如何评价电影《消失的黑仔》?
作为“消失”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消失的黑仔》在阵容上看似“弱”,但实际上作为一部中国悬疑推理片,无论是娱乐性还是悬疑性,都实现了对类型片的“全方位”挑战和探索,其背后不同内核的打造自然充满了创意和话题。
一、场景:《遗失的子弹2.0版》
与罗志良过去的作品相比,消失的黑仔无疑是场景中的“美”。一方面,《丢失的子弹》中兵工厂的“灰色”和“灰暗”气氛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民国时期上海“十里洋场”的华丽外表,足以令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影片中的洋车、古装、狙击枪甚至霍教授()的教室都是贴近“时代潮流”的,还有一辆巨大的蒸汽火车助阵,无论格局还是气势,都足以让影片的视觉效果“高大上”。
当然,如果只看现场,可能不足以吸引所有观众进入影院。因此,《消失的黑仔》在动作设计和场景尺度上都全面升级为《消失的子弹2.0版》:
影片中的一个动作场面是,路(饰)和傅元()至少躲过了保安队的追击。如果采用常规设计,“无非”就是马与车的速度,主创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他们不仅骑马进了医院,甚至还把马变成了另一种程度的“人”,和保安队一起在密室狭小的空间里跟着宋冬路和傅源!这样有创意的玩法,无疑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中前所未有的。
此外,影片中的火车也充满了刺激有趣的视觉奇观。按照传统,反派和反派同时出现在火车上,那么“车厢之间的战斗”和“追车顶”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一次,消失的黑仔对双方有了不同的设计,比如怎么上车顶,怎么从车顶回来,车顶和车厢之间的战斗。而且影片还为观众设置了一个悬念:在另一辆火车将要迎面撞上,而反派和反派都无法阻止火车的情况下,主角是只能同归于尽,还是可以化解危机?只能说,这一幕营造的“千钧一发”的气氛,从头到尾呈现的视听效果,一定要在影院里亲眼目睹,才能体会到什么叫“酣畅淋漓”!
侦探:为什么是“或”刘青云?
除了场景升级,观众对消失的黑仔最大的期待无疑是刘青云。不为别的,就因为它是当今众多中国男星中与推理电影最“匹配”的!
更难得的是,每当刘青云扮演“侦探”的角色时,总能通过他的演技和魅力形成一个独特的“派系”:1993在《7月14日再见》中,他扮演的警察通过他“鬼混”的言行释放出他深沉的“第六感”,从而找出命案的蛛丝马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方法派”。1995,在《无味大侦探》中,他成为“体验式大侦探”,在失去味觉和嗅觉的状态下追踪嫌疑人,体验从未有过的内心感受,最后即使毒气被炸,陷入火海,也能化险为夷;在2007年的代表作《神探》中,刘青云塑造了“侦探表现主义”的形象。通过想象和再现嫌疑人的日常行为,甚至看到他们内心的“幽灵”,他揭露了嫌疑人的阴谋...总之,在消失的子弹之前,刘青云对“侦探”这个角色的诠释已经涵盖了左脑、五官甚至“心智”。
那么,从“子弹”到“凶手”,宋冬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侦探?
首先,他对破案极其执着。就像《消失的凶手》里,傅园曾说的,“只有案件和线索才能留住你。”因此,最后一颗“幽灵子弹”已经够难了,但还是被宋冬路部分破解了。从能力和信心来看,即使是“全城参与的杀人游戏”,他也是从第一起命案坚持到最后。这是宋冬路的一大特色。
其次,他总是克制自己的感情。在《丢失的子弹》中,宋冬路和傅源的关系只有淡淡的“征兆”,其他时间他们都在专心查案;但在《消失的黑仔》中,两人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他们可以在午夜挽着胳膊走在上海街头,骑着马在街上躲避追捕,这比很多电影都浪漫。遗憾的是,宋冬路对傅源的感情正如影片所说:“跟我在一起不会幸福的。”所以两者的纠葛自然是整部电影最具戏剧性的核心。
此外,他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宋冬无疑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侦探。所以面对富商高的威逼利诱,他总是不为所动,甚至更义正言辞的回击:“我做事从来不后悔!”堪称侦探中的“佐罗”!然而,他“不后悔”的心态在消失的黑仔遇到了一个“克星”,那就是他的助手兼“前妻”常胜(李小璐饰)。在影片中,他们两人互相帮助,并被告知法官,这为影片增添了一层幽默和趣味,也使宋冬路的形象更加丰满。
而且,他对线索是亲力亲为的。在《丢失的子弹》中,宋冬路几次模仿上吊试图“射”中自己的头部,这已经比《神探》中的陈维斌更加绝望了。但是说到消失的黑仔,他是跳楼死的,他竟然还跳楼还原了案发现场,那么如何跳楼而不取自己性命和分析线索当然是宋冬路的本事了,但是只能说过程还是蛮好玩的!
最后,他勇敢地面对危险。在《消失的凶手》中,宋冬路比消失的子弹还要绝望n倍。他不仅要在跳楼时“躲避子弹”,还要坐在挂着十几层楼高的木板上,还要当众“拆弹”,甚至在火车上上窜下跳。所以,全片最精彩的场景这次都集中在宋冬路,这也注定了消失的黑仔是近年来刘青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之一。
综上所述,《消失的黑仔》中的宋冬路是一个集七月十四日、无味侦探、侦探于一身,同时又有自己特色的“理念侦探”,而他的执着和执着的理念,正是罗志良在影片中所说的“正义”。
所以,宋冬路无疑是民国中的侠义“佐罗”!
三、元素:悬疑推理片配西部片+神配乐
宋冬路之所以是民国的“佐罗”,不仅仅在于他主持正义,与邪恶作斗争,还有消失的黑仔的元素,堪称系列的另一种启动方式!
如果说《丢失的子弹》倾向于夏洛克·福尔摩斯式的双人组和凌乱的场景,那么《丢失的凶手》则是一部包裹在西部片里的悬疑片:宋冬路把马变成人的骑术,狗被驯化成武器,甚至还有用帽子破敌的绝技,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左轮手枪,都和美国意大利西部片里的传奇牛仔有几分相似。而且,虽然民国时期的上海有很多现代场景,但是当火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时,无疑能让人想起西方电影中无数经典的场景。
最难忘的是电影的配乐很西方。这只是宋冬路和富源保安队之间的一场PK赛。有节奏的旋律和断断续续的哨声不仅会让粉丝想起《fistful of dollars》、《神枪手与智慧之星》、《七侠传》等经典配乐,就连普通观众也会随着音乐带入剧中。而且影片中警察和游行者先后与治安队对峙,用的歌曲气势恢宏,激情澎湃,气势十足,正能量十足。总之,消失的凶手不仅在配乐中被称为“神”,而且结合不同的场景,让人“过目不忘”!
当然,既然是“悬疑推理片”,“悬疑”无疑是正在消失的黑仔的另一个核心。《幽灵子弹》上一集发生在兵工厂里,这一次是全城参与的“杀人游戏”。从富商、工人、学生、警察、教授,到作为“逃犯”的傅源,几乎每出现一组人物,都会带出一个悬念。此外,每组人物的悬念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最重要的是,谜题也比上一集更大,观众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答案,这就是《消失》系列的品牌价值。
无论如何,《消失的凶手》始终是类型片的一次有益尝试,在一部中国悬疑推理片中发挥如此丰富的创意和突破,无疑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值得观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