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菲佐拉·阿明的阿明之死

1979年12月27日,苏联的行动开始了,目标,阿明。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克格勃的“阿尔法”和“信号旗”快速反应部队完成了这次突袭行动,它们在当时的名称是“雷鸣”和“顶点”。其实,真正作为主攻部队的是格鲁乌(苏军总参侦察总局)的特种兵部队,曾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科列斯尼克少将就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官。

1979年5月2日,苏军总参侦察总局局长彼得·伊万诺维奇·伊瓦舒京大将把科列斯尼克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命令科列斯尼克组建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此时,科列斯尼克已经在格鲁乌工作两年多了,担任特种兵侦察副局长职务,上校军衔。此前,科列斯尼克一直在苏联中亚军区服役,调离前担任该军区第15特种兵旅旅长。

第154特种兵分队基本上是一个营的建制,兵员总额在520人左右,下设4个连和4个独立排,分别是1个步兵战车连、2个装甲运输车连、1个混成连(包括火箭筒排、火焰喷射器排和工兵排)、通信排、自行火炮排、汽车连和后勤保障排。

尽管没有人告诉科列斯尼克组建这个分队的目的,但是从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来看,科列斯尼克能猜出这个独立分队将接受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最令人费解的是,侦察总局对该分队人员的民族有特别要求,只能挑选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和塔吉克族的官兵。人员选拔制度非常严格,士兵必须要求已服役时间在1年至1年半期间,必须训练使用特种兵装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必须是一流的。

总局允许科列斯尼克在苏联的两个亚洲军区(即中亚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所有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兵部队里挑选人员。1个半月之后,分队组建完毕,每个连里都配备了军事外语学院的试习学员。直到后来科列斯尼克才明白,原来这三个民族的主要居住地都与阿富汗接壤,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会说阿富汗的普什图语。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指挥官由贝洛诺夫上校担任。

1979年11月19日至20日,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全体队员和装备物资搭乘安-12和安-22运输机进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北部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随后,分队开始在巴格拉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部队安置好后,科列斯尼克返回莫斯科。临行前,科列斯尼克向全体队员传达了上级命令:他们将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喀布尔,抓住或击毙阿明。

1979年12月13日,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根据命令要求进入喀布尔,任务是加强对阿明的“警卫”工作。一周前,苏联曾通知阿明,称“将对他加大支援,并将于近日派遣一支极富山地作战经验的部队到阿富汗来保证阿明与巴基斯坦之间冲突时的优势”。

16日,科列斯尼克乘飞机前往阿富汗,在飞机上,他遇到了和自己肩负同样任务的德罗兹多夫将军和科兹洛夫海军中校。他们将分别指挥克格勃的“雷鸣”和“顶点”特种部队。

来到喀布尔后,科列斯尼克先拜见了苏联驻阿富汗大使馆武官穆罕默多夫将军,他向科列斯尼克介绍了一下喀布尔的局势,并对他们的“警卫”工作进行了安排。

阿明的住所***有三层警卫部队,最里面一层是阿明的私人警卫连,第二层是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第三层是阿富汗警卫旅。

18日,科列斯尼克拜见了阿富汗警卫旅的旅长占达特少校。随后,他们开始就阿明宫的警卫工作交换了意见,占达特少校毫无防备地向科列斯尼克介绍了这里的一些情况,还陪科列斯尼克一起在宫殿周围转了一圈。科列斯尼克没费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该警卫旅的兵力部署情况。

18日晚,科列斯尼克在阿明宫的驻地设宴款待阿富汗警卫旅军官,为的是和阿富汗人“搞好关系”。阿富汗警卫旅***来了15名高级军官。很快,苏联人的伏特加就发挥了作用。

阿富汗警卫旅的一名军官在酒精的作用下,他情绪高涨,毫无保留地向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讲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占达特少校和他自己是如何用枕头闷死阿富汗前总统塔拉基的。

19日,克里姆林宫就收到了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上报的关于塔拉基遇害的真相。当时苏联领导人根本不知道塔拉基已经死了,而阿明在与苏联的交涉过程中,一直在欺骗苏联,他还将保证塔拉基的人身安全作为谈判王牌。苏联领导人在获得这一情报后,更坚定了要清除阿明的决心。

克里姆林宫收到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情报后的第二天,科列斯尼克就被召到苏联大使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克格勃总顾问伊万诺夫中将,他和使馆参赞穆罕默多夫上将一起向科列斯尼克传达了克里姆林宫要推翻阿明政府的命令。根据他们的计划,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要派出5个排分别占领机场、总参谋部和通信枢纽部等军事政要地,随后,再用1个连和2个排的兵力攻占达鲁阿曼宫。

保卫达鲁阿曼宫的阿富汗兵力除了阿明的私人警卫连和警卫旅外,外围还部署了一个防空团,装备有12门100毫米高射炮、16部防空导弹发射架以及许多14.5毫米口径高射机枪。

达鲁阿曼宫后面还隐藏了3辆坦克。此外,还有两个坦克旅就部署在喀布尔城外,一旦战斗打响,他们将很快赶来支援。从人数上比较,除两个坦克旅外,敌人就有约3000人,而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只有520人。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必须用自己的3个连对付警卫旅的3个营,所以攻占阿明宫的只剩下1个连了。为此,科列斯尼克向将军们要求提供增援。

伊万诺夫和穆罕默多夫将军让科列斯尼克回去等两个小时,可是科列斯尼克整整等了18个小时。再次来到使馆后,穆罕默多夫将军任命科列斯尼克为清除阿明行动的总指挥。然后把他带到使馆的机要室,拨通了苏军总参谋部的电话。

在电话里科列斯尼克详细地向总参谋长汇报了达鲁拉曼宫的警卫情况和地理优势,以及敌我兵力对比状况,并申请增援一个空降连和一个反坦克导弹排。奥加科夫将军认真听完汇报,对科列斯尼克的作战计划表示赞同,也决定立即给科列斯尼克增派援兵。

1979年12月27日,突袭阿明的战斗提前打响,原因在于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的行动已经引起阿富汗人的怀疑,事后得知,科列斯尼克提前行动是正确的,中央情报局已经将苏联人的计划通知了阿明。参加进攻的苏联特种部队***3个部分,分别向达鲁拉曼宫、阿内政部和喀布尔广播电台进发。突击队指挥官贝洛诺夫上校亲自率领12辆T-62型坦克、10辆步兵战车、5辆装甲运输车和120名突击队员逼向达鲁拉曼宫。

19时20分,苏军突袭行动正式开始。由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副营长萨哈托夫率领12名队员乘坐“嘎斯”汽车提前5分钟出发。20分钟后,当他们来到阿富汗警卫旅第3营驻地时,这里已经拉响了警报,所有阿富汗士兵已经携带枪支弹药在营房前集合了,营长和其他指挥官就站在队伍前面,禁止苏联人进入他们原来直接布防的第二层防御圈。

此时,苏联驻阿富汗大使布萨诺夫决定给给阿明最后一个机会。他打来电话说:“鉴于阿富汗目前政治局势混乱、反革命势力猖獗和日益扩大的反苏倾向,苏联***产党中央委员会认为,作为阿富汗主席、总理和人民民主党总书记,你,哈菲佐拉·阿明,已经丧失了控制局势的能力。为了避免阿富汗局势的恶化,避免喀布尔成为帝国主义反苏势力的附庸,避免不必要的流血,莫斯科建议你辞去阿富汗民主***和国主席、总理以及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职务······”

“这是最后通牒吗?”阿明问。

“您可以这样理解,”布萨诺夫告诉阿明,“一小时以后,将有4辆苏军装甲车去达鲁拉曼宫负责你和你家人的安全撤离。”

此时的阿明将希望寄托在了忠于他的部队上。他想给他们打电话,命令他们将他解救出去。可是,阿明不知道,早在当天下午,一批苏联专家就以检修通讯设备故障为名,闯入喀布尔电话局,截断了总统府达鲁拉曼宫与外界的一切电话联系,只留下通向苏联大使馆的一条专线。在现代化的牢笼中,阿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情急之下,阿明唤来两名贴身侍卫,交给他们两封亲笔信,命令他们火速赶到卡尔加和普利查吉,调那里的驻军前来喀布尔救驾。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两名侍卫刚翻出达鲁拉曼宫高大的院墙,就被包围在外面的贝洛诺夫的部队俘虏了。在严刑拷问之下,他们不仅供出了阿明的突围方案,还绘制了达鲁拉曼宫内外详细的建筑结构和防御布防图。

20时40分,一个小时已到,布萨诺夫再次打来了电话。阿明想争取最后的时间。他对苏联大使说:“事出突然,我担心部下们,尤其是将领们想不通。我想开个会,做做工作。”结果布萨诺夫在电话里通知阿明,他的将军们都在和苏联农业委员会的宴会中被控制了起来。阿明当即挂断了电话。

22时20分,失去了耐心的苏***中央候补委员、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帕普京中将气势汹汹地来到达鲁拉曼宫三楼。他要同阿明进行最后的谈判。随着时间的推移,谈判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双方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阿明把手一挥,把苏联人驱逐了出去。满腔怒火的帕普金中将同4名保镖刚走出大门,就听见枪声四起。帕普金应声倒地。枪声过后,达鲁拉曼宫的院子里留下了5具苏联军官的尸体。“事情办糟了!”本想抓帕普京作为人质的阿明,这时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最后资本。

听说达鲁拉曼宫内发生枪战的消息之后,布萨诺夫立即以第二行动负责人的身份下达了攻击命令。同时,布萨诺夫还给阿明挂了个电话,说帕普京私闯达鲁拉曼宫“完全是个人行为,决不代表苏联政府的意思”,想以此稳住阿明。

接到命令的萨哈托夫当即立断,命令汽车全速冲向敌人的指挥官。直接将第3营的指挥官轧在了“嘎斯”车的车轮下。萨哈托夫和队员跳下车,占据有利地形后,开始向阿富汗第3营射击。

失去指挥官的阿富汗士兵变成一堆拥挤的人群,在赶到的苏联装甲部队支援下,200多名阿富汗士兵顷刻间全被消灭。随后,萨哈托夫又成功地控制了阿明宫后面的3辆坦克。听到萨哈托夫与敌人交火后,科列斯尼克立即下达了总攻的命令。空降兵的喷火器封锁了阿富汗第1营的营房。科列斯尼克的2连、3连和空降兵连驾驶着步兵战车开始封锁敌人警卫旅的其他3个营,1连和克格勃快速反应部队开始向达鲁阿曼宫发起冲锋。

达鲁拉曼宫建在一个小山冈上,比周围高出60米左右,外面有坚固的围墙。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1连和快反部队乘坐步兵战车沿着山路冲了上去。

达鲁拉曼宫的警卫连朝进攻的步兵战车猛烈地射击,冲在最前面的一辆被阿富汗人击中,里面的士兵跳出来,借助云梯开始向山顶攀登。后面的步兵战车推开前面着火的第一辆战车,继续向前攻击。

进攻开始20分钟后,9辆步兵战车全部开上了达鲁阿曼宫门前的平地上。炸开门后,战地指挥官贝洛诺夫带着部队部队冲了进去,在里面同阿明的私人警卫连开始了激烈枪战。20分钟后,达鲁阿曼宫被全部占领。突击队将阿明及其全家赶到他的办公室里。贝洛诺夫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交给阿明。这是苏联事先草拟的“阿富汗邀请苏联出兵”的“邀请信”。阿明瞥了文件一眼,自知已回天无力,愤而将信撕得粉碎。又一阵枪声响过之后,阿明和他的4个妻子、24名子女倒在了血泊之中。

1979年11月27日晚23时40分,喀布尔市内也被苏军全面占领。12月28日凌晨,早已集结在苏阿边境的大批苏军分东西两个突击集群,全面侵入阿富汗。同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选举卡尔迈勒为总书记,正式建立苏联扶植之下的傀儡政权。根据此前一天苏***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议,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宣布“应阿富汗领导集体的请求,苏联政府派出有限的部队进驻阿富汗”。在此后的一周里,阿富汗全境失陷。

毫无疑问,苏联的入侵将无辜的阿富汗民众带入了长年的战争和痛苦的深渊中。然而,苏联这次入侵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不仅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获,还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自此,苏联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出现了极为不利的形势。戈尔巴乔夫总统后来对此做了“阿富汗就是苏联一个日夜流血不止的伤口”这一非常恰当的总结。虽然尚不能说这个伤口一定导致苏联解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苏联解体起了加速器的作用。

阿明生前并未将阿富汗带入富强独立的国度,却把苏联推上了解体的道路,这不得不说是个历史的大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