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请进
放风筝。每年冬春是北方户外放风筝的最佳时间。这时候的原野风大,持续时间长,很容易放风筝。放风筝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玩的游戏。每当风筝放得又高又远的时候,孩子们心里都特别高兴。现在的风筝都是高级的,用丝和尼龙丝做的。我爸爸小的时候喜欢自己做风筝,比较有意思。当时风筝是用纸做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先在柴堆里找几根笔直均匀的艾草杆做风筝骨架,再买两张彩纸糊上。风筝线通常由旧袜子厂的线制成。那时候一切都要长辈服从,规矩很多。制作风筝时,有必要看大人的脸。大人在工作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不能做风筝,不然会被踢。
父亲心灵手巧,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做的风筝有两种:豆腐和月亮。制作一个“豆腐块”风筝很容易,只要风筝的尾部重量合适。制作“月亮”风筝更复杂。“月亮”风筝是圆的,一定要平衡,平衡准确。哪怕是一点点不平衡都不够,只有反复实验才能飞上天。
如果风筝断了,系一个新的。如果是漂亮的,被大人欣赏的,主动找工作。大人做饭,你蹲在灶门口,加一把柴。如果没有柴火,就去抱回来。这样大人就不会生气了。然后,找个时间出去玩一会儿。放风筝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调好绑好线,找个三四级风的好天气,放高放远,放稳,你就舒服了。为了让父亲放风筝,爷爷特意请人绑了一个“飞机”风筝放飞,他也经常去看望邻居放的“大蜈蚣”和“送饭的蝴蝶”。当蝴蝶沿着风筝线向上飞至顶部时,有一个“机制”控制蝴蝶闭合,小盒子里的开关自动按下,散发出一股白烟,特别漂亮。然后,蝴蝶顺着线滑下去,来来回回几个来回,很吸引人。
当时用的风筝线都是自己加工的,不像现在当地垄断。找大人要几只穿破的旧袜子,找一根线“头”拆成线,再把从一只袜子上拆下来的线组合成一定长度。
为了快速放风筝,父亲模仿别人的方法,找了一块20X10 cm左右的小木板,在木板两边各钉了一个把手,做成一根线拐杖。然后,将所有的线缠绕起来,在线的末端系上一根一英寸长的火柴棍,作为与风筝结合的“小活结”。
放风筝需要一些时间。父亲从学校回来后首先完成作业。吃完饭,家里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出去一会儿。有时候奶奶要做饭或者做家务,就让爸爸照顾小弟弟们不要哭,直到哄他们睡着,然后自己悄悄溜出门,到前院最宽敞的地方玩一会儿。更不用说你放好风筝时的喜悦了。但是,这个时候,你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赶紧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