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有50万兵力吗
诸葛亮南征有50万兵力。
根据时间线来推算,夷陵之战时,刘备手下足足有75万大军。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中写道。“遂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兵七十五万……”按照后续五溪蛮王沙摩柯带领数万蛮兵走水路进攻的描写来看,这75万大军中,至少有65万到70万的汉军。而这些汉军在夷陵一战中全军覆没,“此时先主仅存百余人入白帝城。”
当年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手下兵力虽然没有详细数字,但是后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提到这样一点。“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这里着重提到了地上庸兵,而不是起兵,足以说明上庸兵是昔日刘封孟达驻守上庸带的亲兵。因此当年孟达投降曹魏,实际上就折损了蜀汉10万兵力。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中写道。“孔明辞了后主……***起川兵五十万,前往益州进发。”在这里***计有50万兵力,需要注意的是,南征之后,诸葛亮挥师北伐汉中,能拿出手的兵力只剩下了30万,也就是说蛮王孟获以一己之力就损耗了蜀汉20万兵力。
至此,蜀汉曾一度拥有135万大军,这还没算上关羽失去的荆州兵力,当年刘表手下的荆州兵有30万,加上汉中、江州的兵力,至少有45万兵力。这样算下来,蜀汉截至南征孟获,一度曾拥有180万兵力。
蜀汉败亡的原因:
1、人才凋敝
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以及魏延的早亡,让蜀汉的武将实力大大削减,而法正、庞统、马良、费祎等文臣的早亡则动摇了蜀汉谋略内政的根基。后期诸葛亮的离世,更是加速了蜀汉走向全面滑坡的脚步。
2、地理位置不佳
虽然川蜀号称天府之国,但是受困于山脉环绕的因素,对外扩张的难度较大。不管是北伐还是东进,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困扰,甚至基本的粮草运输也成了问题。
3、本土士族的势力掣肘严重
本土士族主张投降,荆州派外来人士遭受打击排挤。自从刘焉刘璋统辖川蜀的时候,本土士族就是一大顽疾,以至于到了蜀汉后期,谯周等投降派实力见长,频频阻挠诸葛亮、姜维的北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