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最初和那种艺术有关
音乐。
“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有尽善也。”说的是孔子评价韶乐,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尽善尽美”的意思是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也作“尽美尽善”。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
人物思想
孔子把礼和乐放在同等位置,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所以他在《论语·泰伯》中说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话。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可以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之上。
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孔子对上古乐教的传承,一方面是来自于他对于音乐艺术精神的新发现。艺术,只有在人们精神的发现中才存在。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明显而又最伟大的艺术精神的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