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弟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纨绔子弟的意思是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富贵人家子弟。也作纨裤子弟、纨袴子弟。拼音是:wán kù zǐ dì。
纨绔子弟是一个成语,出自《汉书·叙传上》。该成语指旧时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纨绔子弟的缺点:缺乏责任感:由于家庭背景通常较为优越,纨绔子弟可能缺乏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缺乏自律:由于习惯性地享受特权,纨绔子弟可能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傲慢自大:由于家境富裕,纨绔子弟可能表现出傲慢自大的态度,看不起他人,难以与他人建立平等和尊重的关系。缺乏耐心和毅力:由于习惯于快速获得成功和满足,纨绔子弟可能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长期目标。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的限制,纨绔子弟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盲从和随波逐流。当然,这并不是所有纨绔子弟都具有这些缺点,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取决于他们的背景、教育和经历等因素。
古语举例:
1、宋·虞俦《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催科里正莫频频,望麦登场更浃旬。纨绔向来无饿死,黄冠此去罢迎神。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
2、宋·苏轼《赠李彦威秀才》:弃书捐剑学万人,纨绔儒冠皆误身。穷途政似不龟手,与世羞为西子颦。
3、元·杨维桢《七哀诗》:“白头洒慈泪,红颜服嫠衰。借问送车人,***惜纨绔儿。”
4、清·曹雪芹《西江月》:“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