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葬”是智商税还是高科技的商业应用?
5万元将逝者骨灰送上太空,通过卫星追踪功能随时与逝者“保持联系”...这个清明节,“太空葬”这种新颖特殊的殡葬形式闯入了大众的视野。
那么,是智商税还是高科技的应用呢?我觉得是高科技的商业应用,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不好受。
其实“太空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现在普通人把它推到商业舞台的最前沿,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它,就成了一件新鲜事。
公开资料显示,太空葬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的制片人金·罗登伯里(Kim Rodenberry)的骨灰首次由火箭送入太空。从那以后,不仅名人和科学家选择了太空葬礼,而且很多都不是那么知名的人,他们生前热爱宇宙。2018之后,在成功发射极乐星二号和马斯克的Space X猎鹰9号火箭之后,太空葬礼的概念在航天领域被引爆。
在国内,由于技术、价格、社会文化等各种原因,虽然太空葬的概念在国外已经炒了很多年,但在国内还是一片处女地。早在2015年,国内殡葬电商平台“彼岸”就推出了空间殡葬,也有不少人前来咨询,但直到“彼岸”平台关停,也没有做成一单空间殡葬业务。
目前国内只有一家公司——北京星源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源航天)从事“太空葬”服务。5-30万的价格,还是“免费搭车”而不是“专车”。
它是一个大约一克的小瓮。你可以把你的骨灰放在这个盒子里,然后通过这个卫星带到天空。
而且非常非常贴心,会让你成为一个App。当这颗卫星穿过天空时,应用程序会提醒你,你家里有人刚刚飞过头顶。专业来说,通过微信小程序“太空星愿”可以实时知道卫星的具体经纬度,以及何时会掠过地球。
费用不贵,2000多块钱,比买墓地便宜一点,技术也不复杂。
有人说:就拿一克,剩下的骨灰呢,倒垃圾桶?这样不会产生太空垃圾吗?
还有人说:“不贵,2000块钱,但是每个月都要续。如果没有,那就没用。”?
甚至有奇葩网友说“我要把我所有的骨灰做成星星,这样我们就可以来场流星雨了。”
最后,专家解释说,用于星葬的卫星,其实技术上非常简单。只要带着载荷进入轨道,保持在正常轨道高度,长时间在轨就行了。“它相当于一个运行在特定轨道上的太空墓地。”至于剩下的骨灰,你需要自己处理掉。
至于是否会有太空垃圾的问题,星源航天创始人PG One表示,卫星发射前,其轨道和频率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后才会发放发射许可证,而且卫星原本就需要有相应的配重模块来平衡卫星的重量。“我们只是把传统的金属配重模块换成了用户想要发送的物品,它们会一直伴随着卫星,不会变成太空垃圾,也不会干扰科研卫星的正常运行。”
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复杂,也不太难。不需要开发专门的卫星,只需要利用现有商业公司的卫星,把原来搭载在上面的任务设备拆下来,装上纪念品就可以了。卫星上会有一些相对简单的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在轨纪念或追悼服务。这个功能并不复杂,相当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功能,只不过是通过在轨通信完成,可以说是高科技的商业应用。
PG One说很多故事都让他印象深刻。其中,一个年轻人的爷爷奶奶去世后,原本葬在墓地,但因为墓地产权到期,老人的骨灰被直接挖出来放在仓库里,让亲戚带走。“这件事对家庭的打击和伤害很大。他们在了解了太空葬之后,觉得这种永久保障的服务交给我们之后,再也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虽然我国提倡生态安葬,但有些安葬方式也是不能接受的,原因有“被人说闲话”、“后人无处祭拜”、“随风飘散”等。也有人认为生态葬就是随葬和“薄葬”。而且各地推广生态葬的情况不一,有些地区之间甚至差异很大。
专家指出,目前要想进一步扩大新型殡葬方式的普及,需要妥善解决技术、理念、规划、标准化等诸多问题,也需要一条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