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腾讯:新科研、新文创、新青年

9月28日,清华大学与腾讯公司达成校庆专项合作,以清华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在科研、新文创、大学生实习及青少年科学教育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 科技 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作出双方应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的 历史 ,是民族百年奋斗和崛起的缩影,也是承载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重要文化IP。 科技 、文化、责任,贯穿清华百年辉煌。”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站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的 历史 节点,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 科技 文化公司,腾讯很高兴能与清华大学一起 探索 新科研,发力新文创,拓展新实践,培育新青年,助力清华大学走向下个百年辉煌。”

以下为程武发言全文:

非常感谢向波涛书记的致辞。今天站在这里,见证腾讯和清华大学的战略合作,心情很激动。二十八年前,也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同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清华园,开启了五年的求学时光。每想起那段日子,我想到最多的是在物理系以爱因斯坦为榜样的梦想,还有在校话剧队追求艺术的回忆。科学与艺术,是我在清华的两个关键词,也成为了我人生的重要主题。可以说,清华以它浓厚的科学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改变了我的人生。

明年是母校建校110周年,我为母校送上深深的感谢与祝福。在清华这110年 历史 中,既有叶企孙、吴有训、杨振宁等科学领域的开拓者,让 科技 发展实现强国梦;也有梁启超、冯友兰、钱钟书等文化领域的大师,让中国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清华以“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理念,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推动了中华民族振兴之路。 科技 、文化、责任,贯穿清华百年辉煌。

今年,腾讯很快也要迎来自己的22岁生日。如果按照人生阶段来划分,腾讯才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很年轻,但我们和清华有着同样的理想与抱负。 科技 、文化、责任已经融入公司的骨髓,成为我们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正是这一***同追求,让我们与清华走在一起,面对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 探索 科技 、文化、责任的新命题,促进人类 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简单的说,站在清华110年的 历史 时刻,这次双方的合作有四个“新”:

首先,是新科研。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而基础研究是 科技 创新的源头。正如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说,“应用创新的大厦每向高建一寸,基础研究的地基就要向深挖一尺。” 我们希望做好清华大学的数字化助手,助力基础科研的发展。 就在今年疫情期间,腾讯云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黄牛教授实验室,提供海量高性能计算、存储资源,助力新冠药物的研发。未来,腾讯还将进一步开放云计算、AI等方面的资源和能力,与清华一同 探索 云孵化平台建设。

第二,是新文创。 清华大学的 历史 ,是民族百年奋斗和崛起的缩影:从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学堂,到经辛亥革命洗礼的清华学校;从 探索 学术独立、教育自主的国立清华大学,到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毫不夸张地说,清华大学是承载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文化IP。 未来,我们将通过新文创的生产方式,继续做强“清华大学”文化IP,弘扬和传承民族崛起的奋斗精神。 目前,我们已经在清华启动开拍了《我们的西南联大》电视剧,通过一批青年学子的人生故事,展示西南联大如何在战火中实现科学救国、文化救国的理想。腾讯希望以新文创的理念,重现那段峥嵘岁月,让刚毅坚卓、爱国奋斗的西南联大精神,成为更多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是新实践。 今年疫情期间,腾讯跟清华大学开始 探索 “云实习”模式。通过建立远程的实习机制,我们为20名清华软件学院学生提供了“云实习”课程,学生们在历时5周的培训和实践中,制作出了4款非常优秀的小 游戏 作品,顺利完成了答辩。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云实习”等新实践模式, 探索 高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计划开放腾讯云与智慧产业群的多个科学实验室、以及腾讯影业、阅文集团、腾讯 游戏 等核心业务,为学子们提供上百个的“云实习”名额,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最后,是新青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时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是人类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火种。 我们希望与清华大学一起,点燃少年们内心的火种,培养热爱科学的新青年。 去年,我们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项目,让孩子及家长们和世界顶级的科学家面对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娃娃们都很小,但做的功课却很充足。采访时每个人手上,都是厚厚的一沓英文资料,采访的问题也很有深度,让科学家们十分欣喜。孩子们对于科学的热情,让团队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把小会继续办下去的决心。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站在清华大学110周年的 历史 节点上,我们期待和清华携手,持续发力基础科研,推动文化传承及发展,助力教育实践和娃娃科普,以自强成就卓越,以创新塑造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