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之旅”大班教案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经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写教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书信旅行》教案,仅供参考。让我们来看看。

《信行》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信件的主要特点和发送过程。

2.通过写信感受新的不同的功能。

3.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给班上孩子们的一封信,幻灯片“信封”,幻灯片“信旅行”

活动流程:

首先,了解信封

老师:“你收到信了吗?老师收到一封信,我们来看看。”

观看幻灯片“信封”,并说出你看到的内容。

1,收件人的邮政编码:用来划分地区,在信封的上角。

2.邮票:用来支付邮局的钱在信封的右上角。邮票上的数字代表钱。它们是不同的(看不同的邮票)。如果你想把信寄到很远的地方,你需要更多的钱。

3.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中间。

4.寄件人地址和邮政编码:在信封右下角。

二、书信旅行

1,“你知道这封信是怎么寄到一班的吗?”

2.“我们带着这封信走一趟,看看它会经过哪里?”

3.观看幻灯片“书信旅行”

4.回想起寄信的过程,“刚才的信去哪了?”

5.“我们刚才看到的信件旅行已经去了许多地方。其实现代信息已经很发达了。有一种更快更方便的信,不用笔写——电子邮件,通过网络传播。

第三,读信

1,“我们来看看屈老师在这封信里说了什么?”(读信,随机教育)

2.讨论:曲老师给我们讲了她在一封信里说的话。你认为这封信会有什么作用?我什么时候可以写信?

总结:原来,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有心理话要说,有祝福要说,想念别人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写信来表达。

第四,写一封信

1,“你有什么要对别人说的吗?”

2.让我们一起写信吧!

活动扩展:

孩子在角落里活动的时候可以继续学习写信。

活动反映:

活动的四个环节:信读、信行、信读、信写,都是围绕活动目标展开的。通过阅读信件,让孩子了解信件的主要特征,对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邮票和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在信旅中,我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寄信的过程。在设计这个环节之初,孩子们并不容易理解分拣、邮戳、空邮和平邮的步骤。后来我想讲故事,比如分拣就是根据不同的邮政编码给“信件”划分“房间”,邮戳就是给邮票穿上漂亮的衣服,空邮就是坐飞机,平邮就是坐车,等等。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在读信的环节,是孩子情绪的培养。通过阅读老师写给孩子的信,孩子可以感受到新的希望和可以托付于人的思想。因此,孩子们意识到字母的功能刺激了他们写信的欲望。

本次活动以我们的城市为主题,正在本班开展。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对字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正在围绕“字母”这个知识点开展活动。让孩子提高认知和情感。

“信旅”大班教案二活动目标:

1.感知和探索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通讯工具,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学会用几种常用电话给亲戚或同伴打电话。了解110、119、120等紧急呼叫号码的号码和使用要求。

3.学会自己做小手机。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眼前”,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交流的兴趣。

5.培养合作探究和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让孩子回家问问父母最近有没有收到信,是谁寄的,看看信是什么样的。

老师准备了一些他最近收到的信。

指导要点:

对话导入:

爸爸妈妈最近收到信了吗?这封信看起来像什么?

为什么信件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到达我们这里?

展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老师最近也收到了几封信。我们来看看可以寄给我们的信封。

老师给每组发了两个信封,让孩子们观察。

问题:信封上有什么可以寄给我们的?-(如果写了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并加盖邮戳,也写了寄件人的地址、邮政编码)讨论:

这些信是怎么从别人那里传到我们这里的?

为什么要写寄件人地址,邮政编码等。信封上除了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

讨论并引发儿童的新活动。

最近,孩子们做了许多漂亮的卡片。你想把它们送给谁?如果我们想发送它们,我们需要做什么?

活动反映:

“书信的旅行”是四年级道德与社会第二部分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一封信从发送到接收的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劳动的感情。2、学会正确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知识。3.了解交际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交际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我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信件从发送到接收的主要环节,体会到邮政人员的辛苦,学生对老师一个人的印象不是那么深刻,所以我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看。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效率更高。因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关于寄信的常识,所以我准备了相应的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常识。学习如何写信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它们。交际中的一些规则大部分同学都不太清楚,所以我用了一些反面教材,命令班里的同学提前帮忙做一个视频,让全班讨论,引导他们如何遵守交际规则。

我设计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很清晰,容易让学生接受。首先介绍信件的种类,然后教学生如何填写信封,再介绍通过媒体发送信件的环节,最后让学生了解通信规则。能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充分体现课程资源的全面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正确引导思想道德价值观,从而达到本课程的目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我们要与时俱进,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正确的观念才能引领我们前进。现代教育理论为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与老师互动,我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探索习惯。比如写信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书学习,分组交流来掌握。在手写的过程中,学生基本都能写对。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深受授课老师的好评。

我认为:如果有条件让学生对邮局分拣员的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学生会对他们的辛苦有更深的体会,这是不足之一;还有,写信封之前,老师没有强调信封上的字的大小,导致学生在信封上的字太小,不规范;另外,如果最后能以一个游戏结束,编一首儿歌:“小信封,大嘴,装满文具,邮票,旅行,全世界跑得快,停在邮箱里。”邮局里有邮票,邮递员按门铃,把邮票送回家。“课堂效果会更好。今后要在课前充分考虑学生上课容易出现的问题,仔细考虑,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百科:旅行是指漫长的旅程;去其他地方出差或观光。出去走走。和旅游不一样。旅行和旅行的区别在于,旅行是观察身边的风景和事物,走在万里路上,读万卷书,是个人,是行走。

“信旅”大班教案3活动目标:

1,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便捷;

2.了解人类拥有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愿意选择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体验;

3.通过看图和听来理解题目。

4.要知道人类的智慧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5.激发孩子在群体面前大胆表达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单位墙面装修“信旅”中的图片和问卷,1份铅画纸、钢笔、文具、姓名贴,以及若干手机、电脑、IPAD(数量根据现有条件调整)。

活动流程:

一、回忆以前的经历,激发讨论信息传递的兴趣。

1.分享调查问卷的内容。提出一个要求:“与你周围的朋友讨论你的问卷,‘沟通调查’,看看还有什么其他好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总结:为了与他人分享这个好消息,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来传递这个消息。比如写信,打电话,发微信等等。现在我们可以发送文字、图片和视频。

2.提出新问题,激发讨论兴趣。“古代的人是怎么寄信的?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好方法?”

二、讲图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发展历史。

1.展示古代信息传递的图片,讲述人的信息传递的故事:“这些图片来自于墙壁装饰‘信行’。你觉得哪些寄信方式让你感兴趣?”“这样送信有什么好处?”

概要:烽火台是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旦发现敌情,战士们就在烽火台上生火,告知后方需要派兵支援。但传递信息的距离有限,太远了,后方看不到烽火。类似这种信号传递方式,还有摇旗、打旗。直到现在,船员还会用这种方法传送到对面的船上;在古代,聪明的人利用鸽子的飞行速度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来驯养鸽子,并在鸽子的脚上绑上字母供飞鸽传书。但鸽子只能携带纸条等信息,如果鸽子在途中发生意外,信件就会丢失。骑马送信是古代常见的方式。在古代,邮局被称为“驿站”,骑手们骑着马一站一站地传递信件。但如果路途遥远,要送的东西太多,马就得跑很多天。

2.依次展示现代信息传递的图片,用图片讲述人的信息传递的故事。问:“人家在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

总结:人类交通工具发展以后,可以从一个邮局收集信件,然后用卡车、飞机、火车送到很远的另一个城市的邮局。邮递员将信件分类后骑自行车寄出。如果有什么事情人们想让远方的人立即知道,他们可以发电报。电报是一种可靠、即时的远距离通讯方式,是最早的用电传递信息的方式。后来,西方人发明了电话,人们对着麦克风说话。电话线可以把语音转换成电能,并把它传送到很远的地方。传递信息的方式变得及时和容易理解。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电话。在现代,人们发明了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人们使用各种软件来即时传输声音、图片和视频。因此,使用互联网传递信息是现在人们的首选。

第三,选择并操作某种信息传递方式,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物理操作)

1,选择信息传递工具。

展示笔、纸、手机、IPAD和电脑,讨论它们如何帮助人们传递信息。“这些是什么?”"你现在想让谁帮你传递消息?"

2.孩子独立操作。

如果受装备数量限制,请分组练习。手机组,IPAD组,电脑组,纸笔组。手机用发信息的功能,IPAD用微信、QQ等功能,电脑发邮件,纸笔直接用铅笔在信纸上乱涂乱画。

第四,想象未来信息传递的表达方式

1.讨论未来的信息传递模式:“你认为未来会有新的信息传递模式吗?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发明什么样的信息传递工具或方法?请画一幅画。”

2.孩子们将一起展示和交流他们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活动扩展:

鼓励孩子回国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收集自己喜欢的信息传递方式的详细介绍和发展历史,做成“我最感兴趣的信息传递方式”小报,带来班级交流。

活动反映:

一,备课的重要性

信仰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为了上好课,笔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和参考,模仿名师的教学设计。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备课,准备教材,准备教学参考,准备学生。

结合教学参考和课程标准,笔者将该班的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一封信从发送到接收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劳动的情感;2.学会正确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常识;3.了解交际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交际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但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信件从发送到接收的七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的辛苦,学生不会只对老师印象深刻。于是,笔者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视频,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开始了书信之旅。在准备学生方面,一方面,为了减少解释“邮政编码”、“邮票”等词语对教学时间的影响,作者命令学生提前回家查“邮政编码”、“邮票”的含义,知道自己家和学校的邮政编码,从而减少这些方面耗时的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对“信”只有模糊的体验,很少有学生知道如何写信封。因此,在《信函旅行》课程的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信函旅行”、“信封写作”、“信函类型”、“通信法规”四个教学点入手,教学重点和难点均涉及“信封写作”。同时,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衔接一定要练五遍,做到烂熟于心,对教学过程有一个居高临下的掌控,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不会手忙脚乱。

在不足方面,笔者也深感对不起学生。在安排学生回家查找“邮政编码”和“邮票”时,忘记通知学生明天带《道德与社会》这本书和同步学习资源包上课,导致教学设计中需要的学习资源包不得不在上课前五分钟匆忙拍摄并插入课件,展示效果不好,以至于大部分学生都在这个学习环节。

第二,及时调整教师心态

“生活就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道德与社会”课程应该体现这一主题。鉴于小学生对寄信和邮政工作的认识比较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如交流分享旅行心得、观看视频、帮乐乐写信封、听邮递员叔叔介绍邮票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寄信和邮政工作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作者对自己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从寄信这个环节引出教学生如何填写信封。虽然作者在这里综合运用了多种材料,但还是很难达到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填写信封的过程中。作者一方面高估了学生写信封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也高估了学生上课默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直接看课本第34页的内容,填写信封;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链接设计考虑不足,让学生直接看正文再填,这样效果会更好。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产生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消耗。说到这里,作者的心态也开始焦躁起来,只能拿出中午临时设计的一个信封,贴在黑板上讲解。但更糟糕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似乎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语速和语气。虽然我在课后问老师和同学的时候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但是以后还是要注意这一点。毕竟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后续教学要学会适时调整心态,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影响到老师自己上课的态度,也影响到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态度。

三、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问题的关键

这是作者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来上课。在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及时捕捉和运用课堂生成行为,深刻感受到其重要性和关键。在这节课中,最让我惊讶的是,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都很积极,很有想法。当笔者认为“挂号信”很好理解的时候,提问的同学中,有几个同学提出“挂号信”就像医院一样,可以先挂号,先预约。引导学生对“挂号信”的理解回到邮局,介绍下一环节的通信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者要求学生将“挂号信”一词拆分,逐字理解,并解释了“挂号信”在投递信件的过程中可以在邮局的哪个环节进行检查,从而导致许多环节出现事故,最终导致与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这也给了作者一个教训。以后上课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上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慎重考虑。只有综合考虑它们,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书信之旅》教案四活动目标:感知和探索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通讯工具,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会用几种常用电话给亲戚或同伴打电话。了解110、119、120等紧急呼叫号码的号码和使用要求。

学会自己做小手机。

活动准备:让孩子回家问问父母最近有没有收到信,是谁寄的,看看信是什么样的。

老师准备了一些他最近收到的信。

指导要点:

对话导入:

爸爸妈妈最近收到信了吗?这封信看起来像什么?

为什么信件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到达我们这里?

展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老师最近也收到了几封信。我们来看看可以寄给我们的信封。

老师给每组发了两个信封,让孩子们观察。

问题:信封上有什么可以寄给我们的?-(例如写下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和姓名,贴上邮票和邮戳,还要写下寄件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等。)讨论:

这些信是怎么从别人那里传到我们这里的?

为什么要写寄件人地址,邮政编码等。信封上除了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

讨论并引发儿童的新活动。

最近,孩子们做了许多漂亮的卡片。你想把它们送给谁?如果我们想发送它们,我们需要做什么?

《信行》教案5活动目标:1。通过图片展示让孩子认识“邮局、邮箱、邮递员”。2.孩子们自己学习写邮政编码和贴邮票,完成字母的制作。3.体验“寄出信,邮递员盖邮戳,收到信”的全过程。

活动准备:明信片、邮票、钢笔、油画棒、胶水。

活动流程:

一、开场游戏:为手指做早操。

手指运动

金锁和银锁,咔嚓一声锁上了,

门开了,老师走了进来。

全体起立,

做早操,一,二,一,二,一。

跑,一,二,一,二,一。

全体起立,解散。

孩子们都讲得好,做得好,每个孩子都送了一份礼物作为鼓励。(分发明信片)

二、认识明信片:明信片的构成——邮政编码栏、留言栏、地址栏、邮票栏。

三、图片展示:认识邮局、邮政标志、邮筒、邮政专用车、邮票、邮差、邮戳。

制作一封信:写邮政编码(226200)-画画留言-贴邮票-写地址和收信人姓名(由老师完成)

5.明确收发信件的流程:(寄信)邮局-邮箱-邮戳-邮政投递(邮车、邮递员)-幼儿园(收信)

不及物动词活动分享:

1.作为一个小组,伙伴们一起欣赏他们自己的绘画和邮票图案。

2.把信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邮局寄。

家长助教第三场活动:孩子,让我快乐(马梅教完之后的感受)

18年9月的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园6班的家长助教活动。虽然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却收获了从未体验过的快乐。

快乐一:真诚欢迎。

听说我来了,孩子们早早地从午睡中醒来,看着窗外。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梅一音的妈妈!”“教室一下子沸腾了,所有的孩子都冲我喊你好,生怕我没听见。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这么多人真诚的欢迎。灿烂的笑容,稚嫩的童声,真诚的问候,让我享受到了明星出场一样的待遇,快乐无比。

幸福2:被需求所感动

孩子们看到我手里的明信片时热切的眼神;孩子们收到明信片后兴奋得叽叽喳喳;画面展示时,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很严肃;回答问题时,孩子们踮起脚尖拼命举手时的动作;写邮政编码和贴邮票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展示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全身心的投入,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让我感动。这个活动,让我收获了真正需要的快乐。

幸福三:女儿的认可

之前女儿同意我去他们班,但还是有点担心。有一天她教我童谣,有一天她教我读诗,怕我表现不好。活动结束后,带女儿回家。在路上,我问:“你今天在妈妈的课上玩得开心吗?”“开心。”“你平时上课都这么忙吗?”“不会,大家开心的时候,会很吵。”我微笑,女儿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得到女儿的认可和肯定是我最开心的。

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姚老师、顾老师、石老师的配合和帮助,也让我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同时,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作为老师,他们更有耐心,更宽容,更懂得激励学生。在此,我表示感谢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