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正确唱歌

如何通过歌唱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歌唱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表达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然、自信、富有表现力的歌唱是歌唱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科学的声乐训练、清晰的歌唱语言、丰富的情感表达是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基本歌唱技能。这些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具体训练。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避免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创设各种生动、有趣、有效的音乐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习得这些基本功,提高歌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良好的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歌唱技巧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如翘下巴、鼓肚子、紧咬牙齿、张口、走神等。,并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和良好的歌唱状态:身体自然直立,全身放松,双脚微分(可以一前一后),重心稳定,头挺直,眼睛直视,上胸部打开,小腹微收,面部表情流畅。

从小培养学生保持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如果歌唱姿势不正确,会影响歌唱的呼吸和发声。正确的歌唱姿势要注意身体自然勃起,头部略显威严和充满活力,肩部放松并略向后伸,双手自然放下,腹部微收,全身处于积极的状态,没有僵硬感。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歌唱姿态。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趴在桌子上唱歌,一些学生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唱歌,一些学生手撑着下巴无精打采地唱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一般会训斥学生,要求他们按要求坐好,但在实际活动中,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很快就“原形毕露”,忘记了老师的话。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唱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活动,不断提醒和强化学生保持正确歌唱姿势的观念,避免使用生硬苍白的语言教育学生,可能会取得比简单训斥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展示下图,和学生玩一个“看一看,学一学”的游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片中几个学生的姿势,辨别哪个姿势是正确的。然后号召全体同学一起学习正确的姿势。通过比较和亲身经历,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演唱雄浑有力的歌曲时,可以设计一个“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活动。学解放军叔叔昂首挺胸、精神饱满的站姿,欣赏一个军叔叔唱的一首歌,甚至让学生站起来,学解放军叔叔的样子,挺胸收腹,把歌唱得有朝气有力量。这个时候学生自然会处于一种小腹积极歌唱的状态,非常有利于表达歌曲的感情。

二、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也是唱好一首歌非常重要的因素。呼吸训练时,做一些纯粹的呼吸练习,如闻花香、啜泣、呼气、咳嗽、高声喊叫等。,并体验吸气和呼气的动作和位置。在单纯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控制练习,如吸气→控制→呼气→ …让学生逐渐学会适度控制呼吸的能力。

学生要掌握歌唱呼吸的基本方法,即胸腹联合呼吸,利用胸、膈肌、腹肌共同控制呼吸,使肺的呼吸能力增加,控制自如,有明显的呼吸支点。吸气时,用口鼻同时轻柔平稳地吸气,深而自然地伸展,身体各部位要自然协调,不要僵持;使气息深入肺底,横膈膜下沉,胸肋宽阔,胸下部略膨胀,注意保持;呼气时,肩、颈、颌、口的各个部位都要绝对放松自然,利用胸腹部的肌肉来控制气息,使气息的运用控制自如。注意保持气息,让声音得到气息的支撑,不可能什么都漏。简单来说,打哈欠使发声器官开放通畅,喉结位置放下。教师要在平时多注意学生打哈欠吸气的练习,实现喉结的稳定和喉结的放松张开。唱歌时,他们强调吸气的状态,也就是为了让喉头保持在较低的位置,始终放松张开,不堵塞,不挤压。同时强调声带的收紧和闭合,向下阻挡空气,也促进了喉头的稳定和咽喉的打开和放松。只有依靠平时的发声练习去仔细体会,经过长时间的有意识训练,才能形成正确的潜意识方法和习惯。但是老师的歌唱示范很重要,可以给学生实际的感性认识。正确的示范也可以胜过过多或重复的讲解,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示范中找到自己发音上的不足并改正。

第三,科学的声乐训练

声乐训练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之一。其目的是在自然生理的基本状态下,为学生的发声器官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科学的发声方法,使歌唱达到气息扎实稳定,喉头宽松,声音优美动听,站位圆滑圆润,吐字清晰准确,感情真挚感人。声乐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在人身上做乐器。这种乐器不同于其他乐器。它完全处于人的高级系统的指挥之下,在外面看不见摸不着。

列宁说:“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不合理的。”任何发明都需要想象力,声乐训练也不例外。在声乐训练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的语义不确定性,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把握教师的要求,教师利用视觉语言将较为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在学习中常常运用启发式的感官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拓展想象力,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把发声原理和作用中各种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清晰地区分出来。所谓感觉教学,就是在歌唱训练中运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动作和感觉,通过这些感觉实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小学生的嗓音、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不同,在声乐训练中的状态和问题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教学方法。比如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声乐训练中提不起精神,发声状态不到位,不积极。老师要注意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讲一些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在情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练练嗓子,效果会更好。还可以用激将法,强迫他们按老师要求的去做,多唱停顿或跳跃,有利于他们状态和功能反应的调整。对于嗓音条件差的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用鼓励和表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一些反应慢的同学,要耐心启发、诱导、解释多次,让他们接受。练习曲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进行攻坚,有针对性地进行声乐训练,从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以贯穿训练的各个环节。

总之,声乐训练要符合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要在符合自然生理规律的状态下进行。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加系统完善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为今后演唱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清晰的歌唱语言

清晰的歌唱语言是歌唱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古往今来,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中有一句精辟的行话叫做“字正腔圆”,这是中国一直追求的基本美学之一。试想,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观众听不清楚表演者的基本内容,如何传达基本思想感情,打动观众?从小培养小学生清晰的歌唱语言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音乐课上,最实用的方法有:高姿势、带感情地背诵歌词;还要做一些绕口令练习。

在歌词朗诵的活动中,要强调朗诵要有好的气息和丰富的情感来支撑,这样朗诵的声音才有较高的地位。并且注意元音的纯正,辅音的清晰。不能有“A”不像“A”和“O”不像“O”之类的歧义元音。

还可以借鉴戏曲、曲艺中绕口令的做法,插入音乐课堂,训练我们的歌唱语言,使之清晰有力。比如“八百标兵跑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不敢碰标兵,标兵不敢碰炮兵的枪。”“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的一株藤,藤顶上挂着两个铃铛……”等等,通过各种练习,逐步加强学生的发音和发单词的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丰富的情感表达

众所周知,歌唱情感的表达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有“情以声致,情以声传情,声情俱丰”的说法,这里强调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我们的课堂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情绪的变化和运用,以适应准确表达复杂多变的艺术形象的感受。这种能力不是一个老师用几个形容词解释唱歌的情感就能达到的。需要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获得这种能力。比如让孩子带着感情读歌词,把握歌曲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感受歌词的意境和思想。或者让孩子在声音的概念上发挥想象力。在唱一首抒情柔和的歌曲时,他们可以想到“洁白柔和的白云”,让声音更加优美通透。唱轻歌的时候,可以想到“调皮的雨滴”,让声音更跳跃,更有力量。您还可以创建各种音乐舞蹈和音乐朗诵的场景...让孩子在情境中载歌载舞,用无声的语言和多样的形式丰富歌唱,渲染歌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