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的事迹

戚继光,字敬,出身武将世家。六祖齐襄随朱元璋起义军北上,死于云南。从此,祁家继承了统领禁军的地位。按照明朝的制度,指挥官是正司武官。

受家庭影响,戚继光自幼习武,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父亲戚景桐去世后走马上任。他才十八岁,可谓成功少年。但是,戚继光不想睡在老祖宗留下的资本上。他想靠自己真正的实力实现自己更高的追求。嘉靖三十一年(1552)参加山东举行的乡试,中了武功。

能在中国做武术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因为当时一般参加武术的人,只有十分之七的人通过了第一次“即射”考试,只有十分之三的人通过了第二次“步射”考试,只有十分之二的人通过了“谋略”考试。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升任都督署,成为规格最高的官员。

在离京赴任之前,戚继光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马上工作》。诗中有云“南北驱车向前报主人情,河花边笑一生。一年360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穿过戈马。”

戚继光的晚年,就像这首诗说的,是忙乱的一生。他在山东、浙江、福建等地与倭寇作战,特别是在浙江和福建,他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从嘉靖四十一年到四十三年(1562 ~ 1564),戚继光先后单独或与连长余在福建取得、、平海卫、仙游等重大战果,消灭了日军在福建的入侵。

在对日作战中,戚继光立下了汗马功劳,沉重打击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正是在戚继光等人的支持下,明朝的东南海防才最终稳固。

扩展数据:

戚继光成就

1.军事上,戚继光写了两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即《姬晓新著》和《实用练兵法》。这两本书是他练兵打仗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练兵的教材。它们在军事科学中的地位很高,被收入《四库全书》,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2.戚继光在当武将时,留下了《停堂集》等一些诗文篇章。当时的他,享受着“男人一样有才华,却很少结婚一段时间”的赞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戚继光的诗“格律有力”,“接近赵岩之音”。王世贞把他列为古今十一大著名诗人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