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文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活动设计意图:
小班的年龄,孩子对动物特别的喜爱和讨论,所以我抓住了这个特点,推出了动物吃什么,让孩子对身边常见的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游戏、歌曲、美术等活动,让孩子对自己的动作、声音、喜欢的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的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唤起孩子们用语言描述动物声音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口头表达。在活动区为儿童活动提供儿童自主游戏,进一步延伸儿童对有节奏语言表达的观察、理解和运用,体验语言表达的乐趣。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不同的声音和动作以及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2.我喜欢用有节奏的语言来表达小动物的声音和食物。
3.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鸡,小鸭,小狗,兔子头饰;
2.虫子、小鱼、骨头、萝卜的食物教具;
三、活动过程:
(一)、基础部分:
1,鸡是客,秀鸡头饰。
导读: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嘉宾(1)。孩子们想知道是谁吗?让我们闭上眼睛。胡老师数到三,睁开我们的眼睛。123是谁~?(展示小鸡头饰)让我们向小鸡问好。
老师引导孩子们和鸡打招呼。
问题:(1)“鸡怎么叫?(冷笑)
(2)鸡的嘴是什么样的?(夏普);
(3)它喜欢吃什么?”(虫子和大米)
2,小鸭来做客,(扮演小鸭),引出小鸭。
“呱呱呱呱,宝宝们,听听是谁在叫?”
鸭子:孩子们,你们好。我是一只鸭子。今天我也是课堂上的嘉宾(1)。你欢迎我吗?(引导小朋友向小鸭子问好)
问题:(1)小鸭子叫什么名字?(咯咯地笑)宝贝们,当小鸭子来访时,我们该邀请他吃什么呢?(小鱼小虾)
(2)小鸭:毛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嘴长什么样?(平面)
(3)它有什么?(游泳)
3,小狗来做客,孩子玩引小狗。
“咚,咚~ ~”(敲门)
“哎!谁在敲门?”
让一个孩子戴上小狗的头饰,模仿小狗的动作。“汪汪~我是小狗。今天我在课堂上做客(1)。你欢迎我吗?”(引导小朋友拍手和小狗打招呼)
老师:“今天小华狗也是嘉宾。小狗怎么叫?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狗喜欢吃什么。”
4.小白兔也想和你成为好朋友。你愿意吗?小白兔最喜欢什么?(萝卜)
5、展示菜谱,引出儿歌:
老师:今天,你可以说动物吃什么。现在胡老师把你说的变成了童谣。听:(读童谣,展示教具,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理解童谣)
鸡,叽叽喳喳,吃什么,吃虫子;
小鸭子,呱呱呱呱,吃什么,吃小鱼;
小白兔,跳跳,吃什么,吃萝卜;
小狗,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不同形式的儿歌教学)
(2)游戏:
(1),小动物出来玩。
老师邀请小朋友做小动物,戴头套找食物。(请邀请个别儿童)
(2)孩子喂小动物(孩子的餐桌上有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虫子、小鱼、骨头、萝卜。请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食物,粘贴在相应的小动物头饰下)。
老师:老师为这里的小客人准备了他们最爱吃的食物。现在请宝宝们给自己喜欢的动物喂食(老师边说边示范)。来给动物们好吃的吧!~
(3)结论:
小客人吃饱了,吃的很开心。小嘉宾也要感谢小朋友。他们还想和宝宝们玩游戏,你开心吗?嗯,我们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活动扩展:
1.在区的角落里,提供鼓和口袋,用各种动物的玩具、图片和手指木偶玩摸口袋和说童谣的游戏。
2.引导孩子在儿歌中加入动物动作,如:“小山羊,咩咩,吃什么,吃草”。
3.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语言节奏,在音乐区给孩子提供动物歌曲的节奏图和磁带,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方式来表达动物的动作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