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以前的成都保卫战
这是成都的一段没有硝烟,却足够激情的岁月。
在百度里搜索“成都保卫战”五个字,用时仅仅0.054秒便可以搜出来28万个带有“成都保卫战”字眼的网页。其中绝大多数与1995年底那次甲A足球保级大战有关,极少数则是扯虎皮作大旗,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28万个网页,充分说明了“成都保卫战”曾有过的轰动性。
但这些都不是曾经的“成都保卫战”最原始的文字记录,因为在事情发生的1995年,成都还没有网络,即使是电脑也是那种插入5寸软盘的286,新闻根本无法在一连串的脉冲电流之后,像今天这样广为传播。当时,作为中***成都市委机关报的《成都晚报》,是市场上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受市民欢迎的报纸。成都晚报体育部记者许勇和周葱用文字在新闻纸上记录下了这段没有硝烟,却足够激情的岁月。
那一年 成都球市冠甲A
11场比赛,44.2万人次的总观众数,这是1995年中国足协官方数据显示的,也排在当时甲A各个球队的主场首位。
出现如此情况,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成都人爱球、爱看球,也因为在1995年球迷喜欢的四川全兴队走到了降级的边缘,需要一场激情的救赎。1995赛季,马明宇远走广东宏远,整个赛季全兴足球队成绩平平,排名一度垫底,少帅余东风数度被球迷铺天盖地的“下课”声淹没。
1995年9月28日,《足球》报总编辑严俊君振臂一呼“保卫成都”,川中球迷群起响应。不过严俊君的振臂一呼,并没能帮助全兴队取得好的成绩。相反到了联赛还剩两轮的时候,全兴必须两场全胜才能完成保级,而保级对手青岛海牛只要战平即可保级,于是接下来与青岛海牛和八一队的比赛成了不能有任何闪失的比赛。
1995年11月11日,四川全兴和青岛海牛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攻战。因为比赛太精彩了,4人因为过于激动而晕倒,被送进附近的三医院。当场比赛,一个名叫杨为键的青岛球员让很多四川球迷到现在仍记忆深刻,他的一脚惊世骇俗的远射,帮助青岛队客场2∶1领先,也差点打碎成都足球的“保卫梦”。但是随后,当时刚刚年满20岁的小将姚夏成为了当场比赛的主宰,正是他的梅开二度,帮助全兴队3∶2力克青岛海牛,保住了保级的希望,也才将与八一队的那场比赛变成了“成都保卫战”最后的高潮和盛典。当时成都晚报体育部记者(现为华西都市报体育部主任)的周葱写下了《悬崖上的大决斗——全兴勇擒海牛纪实》的文章。
那一夜 成都因足球疯狂
1995年11月19日,这一夜因为足球而出现的热闹场面和轰动程度,是此后许多年中国足球都无法企及的。11月18日,成了成都足球史上最著名的“排队之夜”,面对通宵排队买票的球迷,时任全兴集团董事长杨肇基手拿话筒,高声地说:“一定会满足大家,让所有人进场看球。”而在当天下午,一成都球迷抱着一捆人民币摆在了八一队的面前,唱着“自己的队伍来到了面前”……11月19日晚,能容纳4万多人的成都市体育中心,一下涌进了6万多人。爆满!超载!
那夜的四川全兴队是争气的,当那个来自北京的翟飚打进那粒金子般的进球时,在成体中心的看台上一个名叫沈立新的球迷掩面而泣,这一画面成为了中央电视台足球频道保留的经典画面之一。一“绅士”球迷脱下皮尔卡丹西服赤膊上阵,兴奋之余才发现,3000多元的西服被烟头洞穿。球终人散之后,此君清醒过来,为躲过老婆“修理”,竟赤裸着上身跑回家,说自己在路上遇见了劫匪。
比赛终于结束了,四川全兴赢得了比赛,成功保级。与此同时,另一个战场上的辽足和青岛的生死战输赢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两队双双降级。成都又一晚因为足球而不眠。无数球迷在保级之后涌向八一队驻地珠峰宾馆,高喊“谢谢亲人解放军”。随后,球迷们在某火锅城大摆胜利宴,据说那天晚上起码摆了50桌,外地球迷协会也派出了专人前来助兴。
20日出版的《成都晚报》头版则大张旗鼓地宣扬了四川全兴成功保级的盛况,以及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给全兴足球俱乐部发去的贺电。而在当天的《成都晚报》第五版,记者许勇则写下了《可喜不可贺——写在全兴保组成功之后》的评论文章,也就是在这次成功保级之后,四川足球迎来了春天。
回忆·成都保卫战
许勇:告诉你一个“违禁”玉佩的故事
1995年,在《成都晚报》上撰写“成都保卫战”的主笔记者许勇,早就转行当上了一个卖酒人,从最初的成都晚报体育部副主任,到后来的全兴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直到今天的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虽然自己的战场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绿草茵茵的足球场,但是谈到1995年,许勇依旧是激情满怀:“那时中国足协规定,上场球员不能佩戴任何饰品。翟飚上场之前发现自己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玉佩,他情急之下将玉佩塞给了我。”整场比赛,全兴疯狂地进攻,但就是破不了门,这个时候许勇干了一件违规的事情:“我赶紧在中场休息的时候,趁比赛官员不注意,将这个吉祥物还给翟飚。比赛临近终点,翟飚一记头球打破了僵局。下场的时候,翟飚扯着脖子上的玉佩冲向了我,我们两个激动地抱在了一起……”这些情况都是当年许勇没有诉诸笔端的。倒不是他不想写,而是因为当时的体育新闻报道还不需要那么细致,同时“一个玉佩的故事”,本身涉嫌违反中国足协规定,写出来对四川全兴保级并不是什么好事。
姚夏:当时只想着进一个球
如果没有1995年11月11日晚姚夏的那次梅开二度,也就没有后来翟飚的一锤定音。14年过去了,姚夏回想到当时的情况说:“杨为键进球后,我们1∶2落后,当时脑壳里除了进球,什么都没有。就在我打进了第二个进球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赢了,保级有望了。当时我冲到老哥(余东风)面前,和他很热烈地拥抱,当时一起的还有马黑娃(马麦罗),然后才是全队一起庆祝。我到现在仍然很怀念那些日子,为了保级,全队空前团结,球迷也非常支持……”
翟飚:是男人就要站着死
谈到1995年11月19日四川全兴队与八一队的比赛,一个名字是不容回避的,这就是翟飙。
翟飚成为“成都保卫战”的英雄,本身是一个意外。如果不是年初,两名俄罗斯外援谢尔盖和伊戈尔突然要求加薪、走人,四川全兴队当年并不会走到降级的边缘,也许就不需要那个当年15万人民币从北京转会来的高个子在最后时刻的头球破门了。
把玉佩塞给许勇,许勇又还回自己。翟飚自然清楚地记得那个场面,但是在他脑海里更清晰的记忆则是赛前余东风对他说的一句话:“是男人就是死也要站着死!”还有一句则是比赛还有十多分钟就要结束时,魏群在场上吼的那一嗓子:“时间不多了,兄弟伙些搞紧整进去一个哈。”于是翟飚进球了,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足球英雄。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在成都买房,娶妻生子,成了一个地道的成都人。去年从川足辞职后,翟飚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北京,回忆起当年的“成都保卫战”,翟飚有种莫名的兴奋:“那个时候,黄色旋风就是成都激情的代名词。”
采访手记
成都人的激情永不消退
安逸、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很多成都人与世无争的性格。在成都的街头,你偶尔会看到有人因为纠纷而泡沫横飞,但绝少见到老拳相向的。于是一些外地人断定,成都人的性格是温和的,也是缺乏激情的。
一群从小就生活在辣椒、火锅气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怎么可能会是没有激情的人?上世纪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有350万四川人扛着枪走到了抗日最前线,有64万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各省首位——这正是历史上四川人、成都人血性和激情最好的体现。
相比之下,1995年的那场足球的成都保卫战,不过是和平年代成都人激情在足球场上最生动,也是最极致的表现而已。十多年过去了,成都人的激情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消退,如果说1995年成都只有一支顶级职业联赛的队伍,而如今成都有了中超、中甲两支球队,但是球市却远不如以前火,其原因并不是成都人没有了激情,而是足球大环境的不景气,加上成都人的激情有了更多可以释放的地方。比如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成都人通过无数的短信力挺成都女孩李宇春成为冠军;比如一年一度的元旦越野跑,受到市民的疯狂追逐;比如2007年6月,成都和重庆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人高涨的建设和工作热情;比如2008年,地震发生后,成都人充满激情的自救,以及对其他受灾地区人民的慷慨援助……成都人的热情和激情,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展现。激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历史上成都人就没有缺乏过激情,而未来这种激情也不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