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学三年级心理教育教案设计
(2)注意情绪的调节,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够感知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运用有效的方法自我调节情绪。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情绪的表达以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2)能够感知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运用有效的方法自我调节情绪。
教学方法
(1)叙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3)玩游戏
教学准备
(1)准备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的故事。
(2)准备各种情绪表达的图片。
(3)准备学生情绪反应不良的几种情况。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
教学时间和地点
1课时团体辅导室
教学过程
一、故事简介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喜怒哀乐”几乎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你可能因为老师的表扬而欣喜,可能因为挫折而难过,也可能因为误解而懊恼。这些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来上一节心理学课(板书题目)。请先听两个故事:
1,听故事。
故事1:三国时期,吴国年轻的军事家周瑜是一位将军。34岁时率军击败曹,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辉煌胜利。但他的气度相当狭隘,总想高人一等。他对能超越自己的诸葛亮一直怀恨在心,多次设计陷害,但偏偏事与愿违,没有害人,却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一怒之下,周瑜金疮三破,终于带着怨恨死去。
问题:如果周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怎么样?坏心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老师总结: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不要生气,要冷静,否则可能会酿成大祸。
故事2:下课后,明明在操场上踢毽子。突然一个篮球飞过来,打在明明身上。他回头一看,是小东干的。小东赶紧说:“对不起!”"明明回答:"还好没伤着,没什么大碍。”后来,他们有说有笑地回到了教室。
讨论:明明和小东做的对吗?好心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好处?
2.教师结合故事,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情绪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向学生解释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而快乐、喜悦、满足、平静等良好情绪对人的健康有益。
二,情境活动
1.教师用电脑展示各种情景,让学生说出自己会有什么情绪,以及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
(1)当有同学叫你小名的时候。
(2)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
(3)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
(4)得知老师明天要带大家去郊游。
爸爸关掉了他着迷的电视节目。
(6)我考了100分。
因为上课不专心,我被老师批评了。
体育课上,我被同学绊倒了。
(9)小哥哥不听自己的话。
(10)被同学错怪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1)你的情绪反应是否恰当?即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你的心情通常是相对平和还是容易激动和愤怒?
(2)产生不愉快情绪的原因有哪些?和你自己对遇到的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有关吗?
(3)面对不如意的事情,如何调整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4)角色扮演。老师在电脑上呈现了几个不良情绪反应导致不良后果的场景。请提前排练几个同学根据场景需要扮演角色,并请其他同学帮助角色中的人调整情绪。
“情况1”
一个同学丢了笔,就拿了好朋友的圆珠笔写。没想到,这支圆珠笔也因为不小心损坏了。朋友有点生气,抱怨对方不珍惜别人的东西。同学觉得委屈,说:“我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这么小气?”?真是个小气鬼。"听到别人骂他是"小气鬼",那个同学更生气了,于是两人激烈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情况2”
在教室里静静的专心看一本有趣的漫画书的时候,小杰突然走过来把书拿走了,小声的要求小杰还给自己,可是小杰就是不听,悄悄的冲过去抢。结果...
(5)老师总结。强调不同情绪对人的影响,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情绪的特点,学会用开朗宽容的态度对待不愉快的事情,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三,开展“微笑”游戏活动。
让我们围成一个圈,玩“递包裹”的游戏。如果鼓声停了,花落在谁身上,请他出来站在中间,讲一个他最近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后,每个人都试图逗他笑。依次进行。
第四,归纳和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喜悦、满足、幸福等。)有利于身心健康,而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恐惧、痛苦、仇恨等。)都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要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消除负面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二课理解和把握你的情绪
活动设计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效率。学生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青少年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不良情绪,容易情绪激动,采取过激行动,容易引发一些恶性事故。因此,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当发泄,不仅有利于人们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也有利于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但一个人要想把握自己的情绪,就必须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情绪,并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正确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咨询目的
1,教学生学会收拾,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2.教会学生认识和正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3.了解情绪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咨询模式
1.根据材料画漫画,解释和讨论。
2.多媒体
3.自测
咨询准备
1.制作一张“情绪天气图”
2.为每个人准备一份自我情绪控制测试表。
3.准备一个蝴蝶效应的例子。
4.为每个人准备一份“情绪疗养院表”。
5.每个人准备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辅导时间:1课时。
辅导地点:电教教室。
辅导步骤:
1,教师导入:
谁说的“少年不知愁滋味?”那一定是因为我们不了解青少年。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烦恼和欢乐越来越多,心情时好时坏。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陷入苦恼和悲伤。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是快乐还是悲伤...你知道你的心情吗?如果你不知道,或者你不能说,你需要学会理清和表达你的情绪和感受。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学会承认和正视自己的情绪,明白情绪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2.向学生解释情绪和情感会对人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1)展示一个“蝴蝶效应”的具体例子,让学生边听边画一组漫画,互相交流讨论。
比如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骂了,他很恼火。他回家对妻子发脾气。他老婆无缘无故被骂,也很生气,就摔门走了。走在街上,一只宠物狗拦住去路,汪汪叫。他老婆更生气了,踢了一脚。小狗被踢了一脚,从一位老人身边跑过,吓了他一跳。恰好老人心脏病发作,被突然冲出来的小狗吓坏了。他当场心脏病发作,死了。
(2)说明负面情绪给认知的发展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会侵蚀人的健康身体。
(邀请学生讲述他们的经历。)
3.自测“情绪天气图”
幸福的
快乐,快乐,幸福,自豪,满足
满足、快乐、欣喜若狂、舒服、兴奋、动心
甜蜜而平静
愤怒的
生气,生气,生气,生气,生气,生气,生气,生气
大发雷霆,生气,愤怒,愤怒,愤怒,愤怒
害怕
焦虑、紧张、焦虑、慌张、惊讶、害怕
心悸,休克,畏退,畏寒。
大惊失色,敬而远之,缩着头发愁
同情
悲伤悲伤悲伤悲伤悲伤悲伤悲伤。
悲伤,悲痛,悲痛,愤慨,痛苦,辛酸和不幸
我心痛,我心碎,我难过,我内疚。
(1)最后一周的「情绪天气图」是什么?让我们画出来。在情绪性质列表中选择最符合你情绪体验的词。
(2)你在这张“情绪天气图”上画了什么?多云?阴天?雨天?还是有太阳?(分类、总结)
(3)你的蛋糕是怎么切的?
(4)自我总结。我明白了,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4.当你不开心,不开心,很苦恼的时候,请去情绪疗养院,找出控制方法。
这里有一些发泄情绪的方法。你不妨试试它们。
(1)发布方法
当你觉得特别痛苦难过的时候,不妨好好哭一场。哭可以有效释放积累的紧张情绪,调节心理平衡。哭是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就像盛夏的暴雨。雨下得越多,就越快变晴。
(2)转移方法
受了委屈,受了欺负,可以回家,关上门,使劲打,打到累了,会觉得轻松很多。这样做不仅不会让你生气,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大不了就是枕头会破的快一点,但是再换个枕头总比憋个病好。你也可以举起你毛茸茸的泰迪熊、洋娃娃等。举过头顶然后摔在床上,挺发泄的。
(3)倾诉法
和你尊敬的老师,你最信任的朋友谈谈,或者写日记。把心中的不快、抑郁、愤怒、迷茫等负面情绪倾吐出来,会让你心理放松。
(5)欣赏音乐或散步。
总之,要注意适时应用情绪排泄法,能有效化解不良情绪,让自己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库不断注入兴奋、喜悦和愉悦,让心情之水永远清澈湛蓝。
5、教师做总结
强调情绪是一个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能调动人的行为,决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有不可估量的吸引力。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积极作用,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心理世界更加清晰。
第三课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合作,合作的好处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体验合作,懂得如何与人合作。
教具准备:图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大圆、小圆、三角形、横线、竖线)、一张报纸、粗绳。
授课时间: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1.老师给你讲了一个故事。你想听吗?
从前有五个手指兄弟(展示手指图片),很善良。有一天,他们突然很生气,很不舒服,吹嘘他们的技术很棒,两个人都不服从。
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个球跑过来(展示球的图片)说:“谁能把我举起来,谁就有本事。”大拇指说:“我来,我来!”“然而,不管它怎么努力,它都举不起球。食指说:“让我试试!“但是我抬不起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都试了又试,累得满头大汗,提不起球。球说:“我们一起试试吧!“五指配合,一下子就把球举起来了。
从此五指兄弟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再也不生气了。
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个故事?
3.揭示主题:
好像有些事情不是单靠个人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在黑板上):学会合作。
第二,通过游戏体验合作。
1.老师:你想和别人合作吗?你会和别人合作吗?
让我们一起玩两个小游戏,好吗?
2.游戏(1)拼图
①明确要求:老师给每个学生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印着不同的形状:大圆、小圆、三角形、横竖)。五个学生组成一组,互相配合,大胆想象,配合你手中的数字摆出一个图案。看看哪一组同学,合作出的花样多又快。
②学生小组作业,做拼图。老师巡视了一遍。
3展示成功的“作品”。
老师:哪一组学生愿意向你展示你拼出的图案?
选择三四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他们的“作品”。
学生在舞台上表演;
老师随机点评,及时鼓励。谁想出的这个主意?
其他同学怎么配合?)
④总结:通过群内同学的合作,大家成功摆出了很多有趣的数字。你开心吗?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另一个游戏好吗?
3.运动会(2)渡轮
①明确要求:老师这里有报纸,我在地上铺。这份报纸是一条船,河在船外。老师让一群学生到前面来。你们要一起站在这条“船”上,谁也不要落水。
哪一组愿意试一试?
请一组学生到前面来。
学生们靠在一起,更容易站在这条“船”上。)
老师:为什么要靠在一起?
生:因为船不大,可以待在一起,保证大家都站在船上。
老师:你配合的很好。
老师折掉了报纸的三分之一,使“船”变小了。
老师:“船”现在变小了。还能一起站在“船”上不掉下来吗?
一群学生上来试一试。
(同学,你拽我,我拉你,抱在一起。)
老师:你们为什么要互相拉扯呢?
生:船比以前小了。我们互相拥抱,占地面积更小,可以站下来。
老师:你真会想办法抱紧对方,既能节省空间,又能在这么小的船里站稳。你们合作得很好!
老师把报纸对折,“船”变小了。
老师:现在“船”更小了。你还能做什么?
6.一群学生上来试一试。
几个孩子互相拥抱、拉扯、拖拽,但还是无法用全部八只脚站在“船”上。他们商量了一下,大家抬起一只脚,只用另一只脚站在“船”上,互相拥抱,最后成功站在“船”上。)
老师:老师看到了你们刚才在一起讨论的内容。为什么?
生:我们站不起来,那就讨论一下怎么站起来。
老师:为什么你们都用一只脚站着?
学生:同学xx说一只脚站在上面会是一个很小的用武之地,我们就照他说的做了。
老师:那你为什么拉得紧紧的,靠得紧紧的?
生:站稳了就不会有学生“落水”。
老师:遇到困难可以一起商量,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同学们,让我们祝贺他们。(掌声!)
⑦总结:玩完这个小游戏有什么感受?
在大家的配合下,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合作是有力量的!)
板书:合作就是力量!
第三,看图谈合作
1.进口:我们平时喜欢和伙伴一起玩游戏。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是多么幸福啊!老师认识两个孩子,他们经常在一起玩。一天,他们一起去划船。让我们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显示图片:
两人轻松地划着船,船很快地向前行驶。
他们划船,流汗,船在原地打转。
图1图2
3.仔细观察图片:他们的合作成功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
图一。他们的合作不成功。因为其中一个向前划,另一个向后划,船不得不在同一个地方旋转。
图二。他们合作成功。因为他们在一起努力,他们想往前划,他们都往前划。想划回去,就划回去;而且,同样的力气,船划得又快又稳。
4.总结:是的,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地方想,一个地方努力,这样事情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第四,谈谈生活中的合作
1.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经常与他人合作吗?你的合作成功吗?你能举一两个你如何与他人合作的例子吗?
2.分组讨论。
3.学生发言。(举个例子)
4.总结:好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经常会和别人合作,也正是因为相互合作,很多事情做起来才顺利很多。
五、小游戏,再次体验合作
1.明确要求:两人一组,老师把两人靠近内侧的腿绑在一起,两人配合好。从教室的一边到另一边,哪一组先到达终点,哪一组获胜。
2.找四个同学,分成两组,看哪两个同学配合默契。
3.老师随机点评,鼓励合作意识强的学生。
不及物动词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合作,也体会到了合作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