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轰动网络的黑客案例?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网络系统遭到“黑客”攻击。“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篡改银行账户,将7000万美元巨款转移到国外,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花旗银行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一个“黑客”用同样的方法从银行偷了40万美元。不久前,英国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家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数据库窃取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总部和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就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名21岁的阿根廷年轻人用自己家里的电脑,通过互联网漫游进入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的机构的电脑系统长达9个月。年轻人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用计算机网络...我可以漫游到任何地方,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信息。”直到3月1996,“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轰动一时的网络“黑客”案件中,还有一个事件至今仍困扰着美国人。那是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破解了美军的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军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曾令美军方震惊了。这些事件表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管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都将变得更容易受到敌人和可能的“黑客”的攻击——比如擅长计算机操作的青少年,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遭到至少500次攻击,平均每天14次。拥有654.38+0.2万台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在当前和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1998年2月26日,有人闯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电脑网络,浏览了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巴格达之行的成功阻止了美国“沙漠惊雷”的爆炸,一场针对“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宣布,在过去两周内,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遭到了电脑“黑客”系统的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新闻立即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访问了11个非机密军事网络,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这些网络拥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浏览完这些信息后,“黑客”在网络中插入了一个名为“陷阱掩护”的程序。安装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不止一次遭到“黑客”攻击,但这次与往常不同。“黑客”似乎在逞能,试图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来竞争。哈姆雷说,这是迄今为止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最系统的网络入侵,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誓言不挖出“黑客”绝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个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家叫Netdex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司。它很小,只有3000个用户。这就是“黑客”们露出狐狸尾巴的地方。

1998 65438+10月中旬,Netdex公司的所有者兼总经理比尔·赞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立即向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兹堡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应急小组(CERT)报告。

经过几周的跟踪调查,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可以堵住操作系统的漏洞,但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让门开一会儿。这一开放就是六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三藩市的20多名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24小时严密监视着入侵者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足迹”。这些脚印清楚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站。起初,美国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美国联邦调查局查出了黑客的下落。2月25日,联邦调查局的计算机犯罪调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令,分乘6辆车,来到旧金山以北120公里,只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

晚上八点半左右,一行人到达了这个青山环绕的小镇。在当地警方的支持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间平房。他们冲进房子,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黑进五角大楼的非机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警察封锁了镇中心以南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两个小时。后来,他们搜查了另一所房子,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因为这两个男孩太小,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没收了他们的电脑、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起参加了一个计算机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甚至让计算机专家感到惊讶。赞说,“我们实际上是在网上与他们作战。我们监视他们,他们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努力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消除它们。”

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对“黑客”的追捕并没有就此结束。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年轻黑客背后有一只“黑手”。

赞说,通过分析,他注意到了几种不同的“黑客”方式。这个案子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入侵技术出奇的高超,而且有大量外行犯的错误。也就是说,更高级的专家为这些孩子提供了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密码的人。他们编写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程序。此外,赞斯还收到了很多垃圾邮件。他说,“这些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如果这件事(黑客入侵五角大楼网络)只是几个孩子干的,我会非常惊讶。肯定还有其他人,这些孩子只是被利用了。”

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找出“黑手”。

不到一个月后的3月18日,以色列警方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和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计算机“黑客”。

这台以色列超级计算机“黑客”的年龄是18岁,他的在线用户名是“分析师”。以色列警方女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还逮捕了另外两名年龄为18岁的共犯。

这名“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这名“分析师”真名叫埃胡德·特纳(Ehud Turner)。美国司法部长雷诺兹表示,逮捕这名“分析师”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计算机系统的“黑客”的警告。美国非常重视这种电脑攻击。过去几周,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台超级计算机“黑客”展开调查,并向以色列提供信息,最终帮助以色列逮捕了这名“分析师”。

据估计,“分析师”很可能是最近被中情局逮捕的两名加州少年的在线导师。五角大楼表示,这些电脑“黑客”的目标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和工资单。在加州索诺马被捕的两名青少年中,有一名称他已经进入了200所美国大学的电脑系统。

因为共享的是相同的系统资源,攻击非机密系统也可能带出机密信息,所以这些以“分析师”为首的“黑客”的存在极大地扰乱了美国国防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哈姆雷(John Hamley)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最系统”的电脑入侵。

美国计算机专家丹·贾斯珀(Dan Jasper)和加州桑塔罗萨(Santarosa)的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首先发现了这种网络“黑客”的存在——“分析师”。正是贾斯珀帮助中情局抓住了两名据称是在“分析师”指导下的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师"及其同伙被拘留在特拉维夫南郊的Beit Yam警察局。警察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师”在被捕前接受某网络杂志采访时表示,他侵入计算机系统并不违法,甚至对目标“有益无害”。这位“分析师”说,他经常帮助他修复他攻击的服务器的漏洞,他暗示“一个恶意的‘黑客’做得远比这好。”

至此,对海湾战争期间入侵五角大楼的“黑客”的追击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动摇了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专门开发反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索罗门认为:“不管你锁了多少把锁,总有人会想办法进去。”美国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也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自由流动的领域,每个人都可以进入——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应对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和创造力,这些是我们做梦也没想到的。”由此可见,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对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如果很难处理,就要想办法处理。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安装加密软件。这个软件是由40位信息组成的程序,可以对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进行加密。使用方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从1995年8月开始,这个密码软件已经连续被破解了好几次,甚至新的更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被两个对密码学感兴趣的研究生发现。目前,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已经把对网络安全的关注放在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软硬件公司能开发出更多安全可靠的“钥匙”,让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产生信任。

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攻击的日益增多,美军在加强计算机网络防护能力、防范外国黑客入侵的同时,正在积极准备建立一支“主动黑客”部队,即类似于黑客的“第一代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使用计算机作为武器来麻痹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摧毁敌人的财政资源。

除了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过波黑维和行动权,进驻波黑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安装庞大的通讯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的空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作战计划都是通过这个网络传递的。然而,随着网络化军事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国家加紧为这一网络系统安装“防火墙”等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