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二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用这些几何体的表面画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矩形、正方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观察、运算、绘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矩形或正方形的折叠、剪切和拼接,可以直观地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知道这两种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叠图、切图、拼图等活动中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理解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矩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让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把很多图形放在一起,发现图形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和连接,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来,再从曲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认识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平面图形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一步巩固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概念。让学生开始围着钉板,用小木棒拼出平行四边形。教学工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体)、水彩笔、方形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
知识和技能:
通过了解拼图的构成,把拼图拼在一起,可以进一步巩固对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流程和方法:
让学生通过拼拼图巩固他们所知道的平面图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通过摆放给定图案和自由摆放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浅析:
这个单元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要求退位的减法。20以内退位的减法?;第二是用?20以内退位的减法?还有之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铁的实际问题,也就是?用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等数学知识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样重要,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在理解算术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方法,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熟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计算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理解计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懂算术,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安排计算单元课时:约12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口算题
第一类
预览要求:
看8号课本?9页,然后试着算一下: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教学内容:8号?10页的内容(十减九的减法)
教学目标:
答: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可以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多种计算十减九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体验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多减九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正确计算十多减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讨论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减九以上。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
1.口算。
913 917 914 916
九,十,九,九,二,九,五,九,八。
2.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字。
910()= 129 10()= 13
910()= 149 10()= 15
910()= 169 10()= 17
第二,新拨款
1.展示教材P10的图片。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我买了9个气球。还有多少?)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形成?学生思考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5?九
(3)问题:如果没有图形,15减9是多少?
学生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老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报告讨论结果:
(1)9加6等于15,15减9等于65。
(2)15可分为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减4等于6。
(5)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不同想法,鼓励学生多思考。进一步问题:这么多想法都是对的,那你觉得哪种方法又快又好?(鼓励学生用加减法:加9得15,减9得15)?6?。
2.小朋友玩戒指游戏,扔14圈,9圈没中,抓到几圈?提问:
(1)需要多少套?如何列出它们?(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写:14?9=)
(2)多少钱?你怎么想呢?有多少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5?。
3.小结: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十减九)老师板书。
这些题怎么算?老师参考题目,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想要的加减方法,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10?做吧。问题1。
让学生用棍子在桌子上摆一个钟摆,一边操作一边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给它起名字,把数字填在方框里。
2.完成教材P10?做吧。问题2。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修改。
3.完成教材P10?做吧。问题3。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向几个问题。让学生说出他们最喜欢的方法。
四、作业设计:
长度完成教材P11练习2,问题1和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习分类的方法。
2.学生只要看一眼一个点,就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4.我意识到在我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5、学会对同一种商品进行分类,并根据各种标准进行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6.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类: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习分类的方法。
2.学生只要看一眼一个点,就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4.我意识到在我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分一分,看一看,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景,探索新知识
1,感知分类
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怎么分类?
揭示题目,把生活中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这叫分类。
(板书题目:分类)
2.巩固发展经验的分类
根据一个点的形状,如何记录该点的结果?
讨论并汇报。
板块分析法。
还能怎么分?
第二,巩固和加强差异创新
1,课件展示练习7 1,2,3,学生集体完成。
2.拓展思维的开放式练习(分成小方块)老师:学生们从你的书包里拿出另一袋学习用具。请将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和交流。
三、课堂总结
?
学生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猜猜你还对什么感兴趣:
1.2017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2017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3.2017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二册教案
4.2017人教版数学教案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