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完的人物传说
明朝末年,虞城进士出身的兵部侍郎范志完,曾任蓟州、永平、天津诸路都督招讨使,亲率80万大军把守山海关抵御清兵入侵,人们尊称他为“范招讨”。后来,朝廷以抗清不力的罪名,将其斩首。后人为其正名,在其家乡虞城于是便有了御赐金头、四门发丧的传说。
史记:抗清不力遭斩刑
据《虞城县志》记载:范志完出生于虞城县利民镇,自幼聪明,好文习武,其母作《八行图》以教之。明崇祯四年中进士,任宣府、宁国推官,关内道副使。崇祯十四年冬,升右佥都御史、山西巡府,后任兵部右侍郎。
崇祯十五年,明朝腐败到了极点,内有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大军席卷中华大地,外有清兵不时入关骚扰,致使全国从北到南一片混乱。后李自成占领燕京(北京),由叛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从此中原大地饱受内患外敌蹂躏,黎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年正月,危难受命,范志完升任兵部左侍郎并督师出关,抵御清兵。当时,松山、锦州相继失守,清兵攻陷济南,屠城十几座,掳掠男女壮丁三十余万,骡马财物无数,被杀军民十万人,所过之地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清兵继续南下,开始围攻徐州。范志完临危不惧,要求各州县务必在最短时间内,修缮城池、铸造甲兵、贮备火药、加强防守。他在宁远南筑五城,又修觉华岛城,局势略为稳定。“一城之完,可保数万生灵免遭涂炭。”范志完上报天子后,崇祯大喜,遂钦命范志完督师,总督蓟、辽、昌、通等处军务。
但不久,清兵发起疯狂进攻,相继侵占墙子岭、蓟州城。范志完率军阻击,但势单力薄,所守州县相继失陷。崇祯十六年清兵攻下海州、赣榆、沭阳、丰县之后北进,范志完等将观望不敢支援,致使清兵长驱直入。
在清兵进逼燕京时,崇祯就已经龙颜大怒,《明季北略》记载:“边将不足恃,边抚无可依,更恨邮牒无闻,塘报不发,两抚一镇,悉逮而系之狱,诛之!”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圣旨下,赐首辅大臣周延儒自缢,两位总督范志完、赵光 斩刑。
野传:御赐金头正其名
在虞城,御赐金头、四门丧发的传说在为范志完——“范招讨”正名。
相传,“范招讨”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抗清多年,屡建奇功,手下80万大军,能征善战。当时,清兵正伺机入关,对燕京(北京)虎视眈眈。崇祯皇帝忧心如焚,寝食不安,决定检阅“范招讨”的军队,看士气如何。
检阅那天,崇祯皇帝驾临南苑,登上检阅台,但见校场上刀枪如林,兵马阵容严整,威武雄壮。崇祯龙心大悦,连声称赞,情不自禁挥动手臂,意思是让士兵解散回营,养精蓄锐,准备日后抗击清兵。尽管崇祯一再挥手示意,但士兵却无一人敢动。崇祯纳闷,又提高嗓门喊叫了几声,结果士兵们仍站立不动。原来军队有规定,如果不摆令旗,任你挥断胳膊都无济于事。这时,站在崇祯皇帝御座西边的“范招讨”为执行皇上旨意,遂将手中的令旗挥了挥,果真灵验,只见队伍马上解散回营。面对四散而去的兵士,崇祯大惑不解。这时,一个素与“范招讨”不和的牛太监却伏在崇祯的耳边启奏道:“圣上的金口玉言,竟不如‘范招讨’的一面小旗,这还了得!如今他统领80万人马,若要夺取大明江山,岂不易如反掌?”
崇祯本是一个刚愎自用的昏庸皇帝,听了牛太监的谗言信以为真。立刻传旨,将“范招讨”推出斩首示众。“范招讨”死得冤屈,尸体竟三天不倒。世人见之,无不齿冷心寒。
噩耗传到家乡,“范招讨”的儿女们立刻进京面见崇祯皇帝,为他鸣屈叫冤。同时满朝文武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求为“范招讨”伸冤。这时崇祯皇帝因轻信谗言而错斩了忠良,后悔莫及,为此,除当众斩了牛太监外,又特用上等黄金给“范招讨”铸了一颗金头,并晓谕全国,以慰其在天之灵。
“范招讨”的尸首运回故里虞城县安葬,他的儿女们为防日后金头被盗,就暗自打造四口石椁一起出殡,在东西南北分别建了四个同样的坟冢。到底金头装进哪口棺里,埋在何处,实在无人知晓。发丧那天,全城百姓挂孝送殡,哭声惊天动地。后传其子女哭曰:“金头、银头,也不比俺爹的肉头!”
对于“范招讨”少年时遇鬼让路的事情,在虞城传说得更加神乎其神。
相传,范志完7岁那年的春天,他和小伙伴在村外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断了线,那只风筝飘落到一户人家的院内。范志完见那户人家大门落锁,就跳进院里捡风筝。当他捡起风筝要走的时候,从堂屋里走出了一位中年妇女,她看到范志完,深深地作了一揖说:“大人大人让开道,碰着您了俺有罪。”范志完再瞧时,那妇女竟从紧锁的大门走了出去。
回到家里,范志完觉得好玩,便对父亲说了刚才捡风筝时有一位中年妇女喊他“大人”。他的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原来那位妇女在前几天已暴病而亡了,今天全家人正在为她出殡。此消息传出,人们对7岁的范志完刮目相看,认为他是贵人之身。
见证:至今仍为犯官身
今年70岁的退休教师王剑告诉记者,他曾是挖掘“范招讨”坟墓的见证人之一。麦收季节,记者和王剑老人驱车赶至虞城县利民镇南关沈门楼村北地,老人指着一片刚收割过的麦田,回忆着对记者说:“‘范招讨’的坟墓,就在这个地方。”记者举目望去,老人所指的地方已夷为平地。
王剑老人说,他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到这儿玩耍,当时“范招讨”的坟墓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大的坟头,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气派。挖掘坟墓那年大概是1958年,当时修建虞单公路,“范招讨”的坟墓正在那条公路的规划之中,当地政府认为“范招讨”身为朝廷要员,又有御赐金头的传说,肯定会从其坟墓中挖出稀世珍宝。
挖掘坟墓那天人山人海,大家都想看看这位领兵大帅的真实面目。当时,王剑老人也在,20多个年轻人用了大半天时间小心地将棺椁破土取出,看到“范招讨”素布裹身,棺椁里放有头盔、衣甲,还有一柄锈迹斑斑的佩剑。但棺椁里的东西挖出没多久,“范招讨”所穿衣物被风吹过,化为缕缕布丝,转眼间不复存在。挖掘出的那些遗物,也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了。
作为一位被斩的朝廷犯官,“范招讨”被后人安葬在故里,总算有了一个安息之处。但在“范招讨”的坟前根本找不到石碑和供桌的痕迹,棺椁之中,陪葬品也十分寒酸。从这些可以看出,朝廷并没有给“范招讨”翻案,他的身份至今仍是被朝廷处决的犯官。关于御赐金头、四门发丧的传说,是“范招讨”的后人为其正名故意编造的。在虞城县利民镇,从来没有人见过四个同样的坟冢,史记上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