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文章《如何预防校园暴力》来自留学网:/A /a/3015752.html
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教育环境。
(一)。国家的责任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保障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为打击和遏制校园暴力伤害案件的发生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暴力事件)的监督检查,完善校园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此外,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二)。学校的工作
1.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现代教师要有21世纪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各级各类中小学要摒弃只重视教学成果,轻视德育的教育观念。把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求知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要尽力消除任何诱发、强化、扩大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学校社会环境;要培养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友好、可靠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导致暴力事件的苗头,对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暴力事件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2.完善校园暴力(安全事故)预防和监督管理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部分中小学暴力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建立一套完善的预防、监督和责任机制。每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打架或暴力倾向的迹象,不仅要做必要的心理疏导,还要用法律、道德、纪律、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校园暴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尝试与所有老师、家长、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让安全责任落实到所有人,做到防患于未然。
3.老师应该避免体罚或伤害学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中小学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改进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不应该体罚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最大限度地避免师生矛盾激化或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家庭环境
1.转变教育观念,远离家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有教育孩子的功能。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品质和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并设置了禁止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条款,严禁滥用亲权[5]。一方面,夫妻双方要避免因家庭琐事引发家庭暴力,影响或伤害孩子;另一方面,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要避免“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现象。目前,有许多未成年儿童的情感发育严重不足,他们普遍具有冷漠、孤独、易怒等情感特征,这与儿童在家中受到暴力伤害等因素密切相关。
2.改变人才观念,把孩子当人看。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许多家庭把智育作为压倒一切的教育活动。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出人头地,孝敬他们的祖先。如果孩子在一次考试中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或者做错了事,就会成为申斥和惩罚(或体罚)的导火索。孩子想成功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此以往,他们会生活在抑郁焦虑的状态中。如果将这种情绪带到学校,很可能会被同学之间的矛盾所诱发,使其他同学成为发泄的对象或者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所以家长要改变对人才的看法,学会尊重孩子,把孩子当真人看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社会责任
校园暴力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环境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一方面,社会各界要下大力气整治不良社会风气,改善治安环境,特别是要防止中小学发生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案件;另一方面,要限制或禁止媒体对暴力文化的不当传播(如暴力电影、暴力玩具、网络暴力游戏、口袋书等。)以最大限度净化文化市场。此外,有关部门应尝试开通“反暴力”热线,为有暴力倾向的中小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同时,对遭受暴力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尽快摆脱暴力事件留下的阴影。
(五)青年学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而父母、老师、社会不可能一直关心我们。中小学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才能有效防止来自社会生活的侵害。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中小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有事,不要三缄其口,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尽量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受到暴力攻击时,立即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不刺激对方,以减轻被攻击的程度,事后立即报案。
2.提高社交能力。交友要谨慎,避免与品行不端的人接触,不要网上交友,不要网上交友或私下会见网友。外出工作不要单独行动,要和同学结伴同行,以免发生意外。
3.养成谨慎的习惯。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不要说任何让他人兴奋或伤害他人的话;公共场所尽量避开形迹可疑的人;化妆打扮得体,不要太暴露;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给陌生人送现金和货物;和别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和手段处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