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为什么三让徐州给刘备

哪有三让徐州?

陶谦是丹阳人,灵帝时为徐州刺史,黄巾起各地官员拥兵自重,陶谦于是晋升徐州牧坐拥州郡。当时徐州受黄巾之乱波及较少,局面的尚算稳定,所以周围郡县的百姓多避难到这里,因此陶谦家底也较阴实。

后来下邳人阙宣造反,陶谦这个州牧起初与他沆瀣一气,打家劫舍携手分赃,后来阙宣实在闹得过大,自称天子,陶谦就又把他杀了。因为如此山东地方大乱,曹操之父曹嵩在泰山也被杀害,所以曹操就去打徐州为父报仇。

刘备因为那时是公孙瓒的客卿,以前在青州帮赞对付袁绍,曹操和袁绍是盟友,让曹操占领徐州就会威胁到青州的公孙瓒部队,所以和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在接到陶谦的求援后,就带着刘备一众人去解救徐州。

同时曹操后方的大本营兖州,被张邈吕布偷袭,几丧根本不得已中断攻打徐州撤退。

刘备这时找到机会,名义上帮陶谦协防徐州,留在了哪里。刘备手里原有几千兵力,后来陶谦又协助他四千丹阳兵给他指挥,陶谦本来就是丹阳人,估计陶谦赖以为本的家底,就是这些号称天下雄兵的老乡兵团。

刘备被派遣去守小沛,小沛这地方地处徐豫兖三州交接,虽然当时被徐州的陶谦实际控制,郡县划分上仍然是属于豫州的地盘,所以陶谦同时请汉朝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

虽然是被陶谦拿来当枪使了,挡在对曹作战的第一线,但是刘备实际获得了一定的兵马与权利,并且他的价值开始看涨。比起原来并没有完全控制,整天替人玩命的青州生活,小沛的日子要安稳的多。曹操这时忙于收复兖州,正与吕布打的昏天黑地,没时间来顾及刘备小沛这颗钉子,因此刘备很是恰意了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陶谦就生病要死了,临死前想把徐州交接下去,但是自己二个儿子能力不足,手底下亲信也都半斤八两,无法治理管控住徐州。

陶谦知道他所以能坐稳徐州,主要是靠了自己的肮脏手段,以及手里那票丹阳兵的关系。一旦他死了,他的家族和子嗣一定会跟着倒霉,徐州本土人并不待见他这个扬州来的外来户,而他也甘心就乖乖把徐州交还徐州的那些人,所以他就想到了和他一样,同是外来户的刘备。

这件事情里有二个人发挥了作用,一个是糜竺,另一个就是陈登,这二人都是土生生长的徐州本地人,所不同的就是糜竺出生商贾,社会地位不高,陈登虽然是徐州士族,但还未到世家大族的层度。所以他们都想插手徐州的同时,背景又让他们暂时无法与陶谦这个曾经的徐州大佬对抗,所以也采取暂时妥协的办法,极力***推刘备出来主持大局,这就有些类似曲线救国的套路,等待机会等将来翻盘。

刘备当然也不傻,这样就让他做,起初一定是不肯的,都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打什么鬼主意,所以故意说让袁术来管徐州吧。

陈登那伙一听,这事哪能答应啊,刘备势弱还能为自己牵制,袁术那种大哥大又岂是他们能左右的,所以一百个不答应,好说歹说,双方大概互相试探了各自的真实目的与底线,终于达成***识,龌龊的完成这起权利交接。

陶谦已经快死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权利交接到刘备手里,转而保证他的家族和亲属,在徐的既得利益以及生命财产安全。

刘备获得了一个属于自己创业的资本与地盘,空手捞回了一个基础还不错的郡县集团。

陈登等人的原利益也得到了保护,并且还有机会继续扩大规模,取得最后的成功。

这就是三让徐州事件的背景真相,赤裸裸的政治黑幕,哪是三国演义那种仁义忠诚,各个嘴脸可憎,心怀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