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个傻瓜,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呢?

首先;刘备的儿子“刘禅”不是傻子,他是大智若愚。诸葛亮在蜀国根基不牢,属于中途空降,在刘备死后初期阶段,军权一直在李严手里。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取“刘禅”而代之?我们接着往下看!

世人皆知的是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说,还屡屡克妻。先后有两位老婆因他而死,以至于刘备立足于沛县事业有成时,又迎娶了第三任老婆糜夫人。但不知是患有不孕不育之症,还是什么原因,一直都未曾生有一儿半女,所以在荆州时刘备过继“刘封”为养子。

后来,刘备在联合孙吴“火烧赤壁”的那一年,即将步入五旬的刘备老来得子,这个孩子就是刘禅。但刘禅的童年时期简直就是经历了一场场噩梦。当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禅,遭遇曹操帐下曹纯率领的虎豹骑在长坂坡追击刘备。此时的刘备就如当年的汉王刘邦一般,丢下妻儿不顾后独自而逃。所幸;刘禅得于赵子龙的护卫,才能够幸存下来。

因此;刘备老年得子,对刘禅倍加疼爱。在古代来说,刘备的年龄可以做刘禅的爷爷也绰绰有余,父子之间年龄相差四十有余。因而,刘备除了能在闲暇之余能给予刘禅的仅仅是父亲的宠爱。

公元219年,刘备立足于成都,自立汉中王时,将独子“刘禅”立为太子。在刘禅十七岁时,奋斗了一生的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承袭父业为蜀汉君王。将内忧外患又战火不断的江山托付给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手上,不要说刘备,就是换成当下的人们,心里也未必踏实。

所以,刘备在临死之前甚是纠结这个问题。刘备弥留之际和诸葛亮有了一番千古对话。刘备言:先生的才智谋略远远胜过曹丕百倍,定能兴邦安国、谋图大业。若是小儿“刘禅”具备帝王潜质,先生可辅政于他;若他不具备君王的能力,先生大可改朝换代。诸葛亮泪流满面言道:臣必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以死相报!

刘备同时又“申饬”刘禅:“儿应礼敬诸葛丞相,务必事之如父。”后世对这件事可以说是有着众多版本的解读。站在刘备一方的人,说刘备为人做事坦坦荡荡,从始至终都相信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以死相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此举显示出刘备、诸葛亮两人的臣子关系和高尚的风格。但站在诸葛亮一方的人则认为刘备为人是发短心长,他顾虑诸葛亮可能会取而代之,因此死之前用此言暗意诸葛亮。

刘备在托孤于诸葛亮的同时,又任命“李严”全面接管蜀汉的军事大权,对诸葛亮加以牵制。“李严”是蜀汉的元老派和半路空降的诸葛亮在诸多政务上意见不统一,二人是明也不和、暗也不和。甚至还有观点说,刘备其实没有那么刁猾,因为作为父亲的刘备担心儿子“刘禅”难以驾驭智勇双全的诸葛亮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