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有哪些文化遗产?

老少牧人——羌族

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98252;主要居住区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其余分散在该州汶川、离石、黑水、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绵阳市北川县,贵州省石阡县、江口县。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神农是传说中中国农业的始祖,姓蒋,也是最早转向农业生产的羌人之一。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产丰富,资源丰富,珍贵药材丰富,也是国宝大熊猫和珍稀金丝猴的栖息之地。

羌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狩猎和各种副业为辅。

羌语属于汉藏语系缅甸语支(另一个分支是藏语支)。有南北两种方言。很多人懂中文。没有文字,长期通用中文。羌族始祖党项羌,曾创制并使用西夏文字。保存下来的西夏文献直到20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

古羌人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开发者之一,是夏朝的主要组成部分。羌人是商代的方国,主要居住在干青地区。隋唐时期进入藏北、川北。宋朝党项羌人建立西夏国,元朝很多将领都是骁勇善战的羌人出身。鸦片战争期间,羌人在广东和浙江驻军抗敌。辛亥革命和红军长征得到了羌族人民的大力支持。解放战争时期,在羌族地区发生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

碉楼塔柱西南

羌族建筑以塔、石屋、索桥、栈道、水利堰最为著名。

羌族人称碉楼为“琼龙”。早在2000年前的《南汉书·列传》中就有记载:冉彦“住在山上,石为房,高十余尺。”碉楼多建在村屋旁,高10至30米,用来御敌,储存粮草柴火。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屑和黄泥。墙基础为1。35米深,由石屑制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自下而上略微倾斜。施工时不需要画图,不需要吊线,不需要立柱支撑,全凭高超的技术和经验。这座建筑坚固耐用。1988年,四川省北川县羌乡永安村发现阿明王朝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完好。

据、李于2006年7月1日在《四川日报》发表的文章,理县羌寨是现存古羌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据史料记载,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陶萍羌寨外有八扇寨子门,呈八字形排列。寨子里有365,438+0的通道,四通八达,连接着所有的家庭,到处都有对外射击的暗洞,是为旧的抗敌战争准备的。目前村里只有两座石塔,都是9层30多米。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称赞,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羌人的房屋是用石屑砌成的平顶房屋,呈方形,多为三层楼,每层高3米以上。屋顶平台的底部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形成屋檐。木材或石板上密铺树枝或竹枝,再铺黄土和鸡粪压实,厚度约为0。35米。有引水渠道,不漏雨雪,冬暖夏凉。屋顶平台是儿童和老人脱粒、晒谷、做针线活和玩游戏的地方。有些建筑建有拱廊(拱廊)以方便交流。

羌族地区的山又高又险。为了方便交通,羌人在1400多年前就创造了索桥(绳桥)。河的两边建有石洞门。门内竖立着石头地基或大木柱,地基和木柱上绑着几十根手臂粗细的竹绳。竹绳上铺木板,两侧设置高出桥面1米的竹绳扶手。

栈道有木栈和石栈两种。木栈建在密林中,用木头铺成,混合土石;在悬崖上放置石堆,在边缘岩石上钻孔,插入树木作为桥梁。

羌族民间泥瓦匠,农闲时经常外出打工。举世闻名的四川冠县都江堰工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造福人民,其中包含着古羌人的汗水和智慧。

羌笛流传千古。

历史悠久,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存了许多古朴厚重的古代遗迹。中国古代最早的两种文学形式是古代诗歌和古代神话。这两种文学形式对羌族仍有很大影响,传承了许多优秀作品。羌族男女老少大多唱山歌,歌词多为四七音节,类似汉语中的四言诗、七言诗。从内容上看,有苦歌、民歌、情歌、酒歌、喜庆歌、丧歌。羌族著名的神话有开天辟地、冲沟平坝、造人、斗安珠、木姐珠等。兄妹结婚射下八个太阳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会羌族的生活。

羌笛是羌族最著名的乐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地有三孔”。马蓉《笛赋》曰:“双笛始于羌,近代也”。唐代《乐府杂记》载:“笛,羌乐也。”宋代杨晨的《乐书》记载:“羌笛五孔”。可见其历史悠久。当然,羌笛声名远播,久负盛名,与初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不无关系。“黄河远在白云之上,它是一座孤城,万仞山。何必横笛怨柳,春风不过玉门关。”以前这个词是被迷茫的幼儿背出来的。如果今天的诗人能写出更多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一定会对兄弟之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羌笛,近代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用竹子或骨头制成。竹子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切成方块;骨头是羊或鸟的腿骨。今天的羌笛长17 cm,直径1 cm,单簧,双管,竖吹,六步,多独奏。音色明亮柔和,哀婉委婉,悠扬抒情,牧羊人常在山中自娱自乐。古代的羌笛既是乐器,又是鞭子,因为叫“鞭笞”。

民间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锅庄舞)、“跳铠甲”(又称“铠甲舞”)、“跳皮鼓”、“兰干手”。“跳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礼俗舞蹈,过去是在有战功的士兵的葬礼上跳的。数十名舞蹈演员身着生牛皮铠甲,头戴雉羽毛和稻草制成的皮盔,肩挂铜铃,手持兵器(多为长刀),相互对舞,吼声宏亮雄壮,表现了勇敢不屈、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生动再现了粗犷淳朴的古代民风。

深情又芬芳。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很悠久,原因之一是古代羌族的一个分支最早从事农业。第二个理由是“禹生于西羌”,而中国酿酒之圣夷狄是禹的大臣,杜康是禹的后代。羌族男子数量较多,所以虽然喜欢豪饮,但很少喝醉闹事。喝酒的独特方式就是喝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为原料,封于坛中,饮用时启封,灌以开水,插以竹筒,大家轮流吮吸,或每人用吸管喝,故称“饮酒”。多喝少喝,量力而行,绝不勉强自己喝或喝。边喝边加水,直到味道变淡。杂酒是一种低度发酵糯米酒。喝酒时,在场年龄最大的人先说出四八句彼此押韵的吉祥话作为“祝酒”,然后按年龄依次击掌。同龄的人在一起喝酒,可以每人在坛里放一个竹筒,同时喝。

羌族还有“重阳酒”、“玉麦蒸酒”。儿童和妇女经常喝加了蜂蜜的甜酒。

羌族的主要节日有“羌历年”、“六月节”、“山节”、“五月初五”。每到节日,人们都会在农村聚会,与亲朋好友相聚,唱歌跳舞,喝着酒诉说自己的心情。如果在院子里唱歌跳舞,坛子就放在场地边上;如果你在掩体里开派对,把罐子放在桌子下面或者墙边。大家跳集体舞跳累了,想喝一杯休息一下,可以去神坛喝酒聊天看节目。

喜酒是大多数民族的习俗,羌族也不例外。羌人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男女双方都要设宴招待长辈,并* * *饮酒,称为“吃坛酒”。

羌人的婚礼一般是三天:一夜花团锦簇,圆圆满满,回访。“花夜”是指婚礼仪式,男女双方都举行,但重点是女方家,所以也叫“女花夜”。在仪式上,男方的红爷爷(媒人兼婚礼司仪)会用羌族语言致辞,主要内容是赞美男女之德和这段婚姻之美,强调“土地房产不够,好人才是美好的公婆”。女方官方在“回答”中称“两家自古就是亲戚,不必提房子的财产,不看彩礼交情更近。”即将出门的姑娘们要祭拜自己的家神和亲人,把一双自己近几年做的大后兜鞋送给司仪,司仪会代表姑娘们表示感谢,送给长辈和亲人。喝着喝着,跳着跳着直到深夜。“郑源”,又称“阎正”,是最隆重的结婚礼物。当新娘的父亲向家神献祭时,新娘开始哭嫁,表达对父母亲人的告别和依恋。当新娘在七八个伴娘的簇拥下出门时,亲友们都泪流满面,哽咽哭泣,不断表示祝福。悲喜交加,情绪复杂感人。当新娘到达新郎的村庄时,整个村庄充满了欢乐。先是礼炮响起,然后鞭炮齐鸣,乐队奏起欢快的曲子,街坊们欢呼雀跃。婚礼上,亲戚们对新人的劝诫主要是说,“尊老爱幼,在莫争对人谦恭有礼,养儿育女,管理好家庭,创家业靠勤奋,这是我们的本分”。第三天“回门”,有的地方叫“谢谢”。是新娘回娘家,带着新郎感谢亲朋好友。在羌族社会,叔侄的力量更为突出。他们和其他长辈的教导大多是:“现在你们已成家,不像过去那样依赖父母。既要勤俭忙生产,又要节俭理家。”午宴结束后,宾客离开,家人和帮忙筹办婚礼的人当晚会在女方家设宴跳舞。

白石莹莹象征着上帝。

过去,羌族的宗教信仰以崇拜自然和信仰万物有灵论为特征。至今民间仍有不少遗骨。他们把白石和冷杉树视为神的象征。白石是一种白色石英石。农历正月初三的凌晨,是各家各户同时庆祝白石节的时候。每户人家屋顶的白石神龛前,都摆放着酒、馒头等供品,用柏树枝点燃香烟敬神灵。村中香烟缥缈,夜晚将尽,仿佛天地一体,给人一种人神相连的神秘感觉。在羌人心目中,山神、羊神、石王子、菩萨、牛王子、珍宝等。都是用白石来象征,或者用白石雕像来膜拜。民间有句话叫“大白石在路上,黑石头在路边”,可见他们黑白分明,白石头在他们的意识中地位很高。白色代表正义和理性,黑色代表淫荡和不规则。在屋顶设置白石神龛的目的是以正压邪保护家庭。关于景白石的来历,民间传说是古羌人在大迁徙中来到现在居住的岷江上游,遭到“葛吉人”的入侵和掠夺。在神的感召下,羌族首领用白石和硬棒打败了敌人。羌人对神灵心存感激,但不知道神灵的形象,所以用白石代替,世代供奉。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对我们祖先的怀念和崇敬,因为他们创造了石器,并与坚硬的棍棒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农具和武器,这对我们祖先的生活非常重要。石头因其坚硬结实而受到原始人的推崇,在中国有一定的普遍性。女娲以彩石填天,精卫以石填海。“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南方很多地方的巨石崇拜,都是例子。羌族人用石头建造房屋和堰,以擅长石匠而闻名。他们崇拜白石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