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埃及艳后2》的片名,抗日战争的英雄王光宇率领抗日联军百战百胜,牡丹江却因伤重不治。
王光宇烈士简介
王光宇烈士是吉林省德惠市人。从小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1九一八事变后,加入当地抗日义勇军,参加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1937年3月,中共冀东省委成立,当选为委员、常委,负责宣传工作,任中共第五军党委委员。同年9月,调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5月,率四方面军主力西征,转战渭河县。同年秋,他进入珠江坡活动。65438+同年2月,部队被日伪军包围,遭受严重挫折。不久,在武昌九五顶山与伪军作战时英勇牺牲。
王光宇烈士的人生经历
原名王、王兴,1911,吉林省德惠县人。少年时,他进了县城的两所小学,考上了德惠县中学。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王光宇正在哈尔滨一中学习。一中的地下党组织非常活跃。他入学后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王光宇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1 165438+10月初参加哈尔滨人民反日游行。抗日火炮在江桥开炮后,马占山组织同学上街为马占山部队官兵募捐。在保卫哈尔滨的战斗中,他带领同学在抗日前线与抗日义勇军会师。
2月5日1932,哈尔滨沦陷;1933年6月,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当王光宇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时,他胸中燃起了愤怒的抗日火焰,他再也不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了。为此,他与陶等进步学生秘密商议,决定响应中国号召,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
1933年春,王光宇参加了中国满洲省委组织的秘密培训班。同年6月,学完政治后,他和陶到宁安县,在宁安县委领导下的一个游击队组织中做政治工作。
宁工农志愿军是从失败的救世军中分离出来的一支抗日队伍。中共宁安县委派党员到队里做改造工作,逐步建立了党和团的组织,吸收了抗日意志坚强的队长李。该军改名为“宁安工农志愿军”。中共宁安县委改革,建立了这支抗日武装。派一批党员和团员加入队伍开展工作。何涛到队里就以学生兵的身份出现,宣传抗日形势,教抗日歌曲,帮助年轻战士学习文化。由于工作出色,王光宇在1933年底被秘密吸收为中国党员。
宁工农志愿军成员复杂,江湖忠诚度高。1934后,工农宁安志愿军取得几场连胜,缴获大量战利品,并按规定归还人民。这件事引起了几个smal的不满。
突然,情况变得非常危急。很快和陶商量了一下,然后在士兵中分头行动。过了一会儿,整队士兵都聚集在队部。王光宇在人群中喊道,“队长一直带领我们抗击日本鬼子。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任何人的事。放了队长!”“我们是来当抗日军人的。为什么要当抗日领袖?”“日本人想抓船长。你不是在帮日本人吗?”“放开队长!”“放开队长!”受到威胁的士兵转而要求释放李。几个坏领导退到队办公室商量对策。王光宇和陶静跑进办公室,代表队里的兄弟们为大队长求情。几个坏领导看着屋外荷枪实弹的士兵,不得不答应他们的要求。陶出来后,赶紧放开李,小声叫他赶紧离开。当人群散去,几个坏领导带人去抓李时,李已带着20多名党员、团员和骨干转移了。那天晚上,一些坏领导怕队长带人来收拾,就把队里的东西收拾了,威胁了一些士兵,然后就跑了。
王光宇的智慧和勇气挽救了党的抗日武装斗争。不久,一支以李为队长的新宁安工农志愿军活跃在抗日武装斗争的前线。
1935年2月,在工农宁安志愿军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抗日武装,组建东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五军。王光宇被任命为第五军第一师第一团政治委员。1936年2月,抗日联军第五军更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下辖两个师。曾任王光宇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带领第二师部分成员到宜兰、桦川、富锦等地工作。
作为军队的政治干部,王光宇热衷于政治教育,关心干部和战士。他不擅长用言语说服士兵,更擅长用热情温暖和激励士兵。有一次,团里一个战士生病了,躺在炕上想家。当王光宇来看他时,他说:“政委,我不干了。我想回家。”王光宇说:“好吧,等你准备好了,我就带你回去。”小士兵非常高兴。王光宇经常看望小战士,给他洗脸洗澡,给他讲抗日故事,还经常带游戏。小战士觉得很温暖,病后精力充沛地回到了连队。王光宇问他:“你还要回家吗?”小战士说:“军队就是我的家。我要等日本鬼子回家!”这个小战士现在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当他回忆这段历史时,他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对王光宇的热情和深深的思考。
后来,王光宇担任了第四反联军副司令员,但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关心战士们的疾苦。有一年冬天,抗联部队攻打敌人重兵防守的富锦县太平镇时,十几名抗联战士受伤。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在营地储存食物非常困难。当王光宇看到受伤的人喝土豆汤,吃干菜时,他非常焦虑,于是他让几个士兵在峡谷里摸蟾蜍,煮给受伤的人吃。山里冬天来得特别早,河沟里结了厚厚的冰。王光宇的手被冰割破了,他的十个手指冻得像胡萝卜一样,但他仍然每天都触摸它们。
为了给伤员弄点干粮,一天早上,王光宇带着12名战士,在大雪中走了100多里路,去弄点吃的。每个人都带着30公斤的食物回来了。此时大雪封山,沟壑被盖。王光宇背着食物走在雪的前面,为每个人铺平道路。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掉进雪洞里,你必须把我的食物还给我!”“在路上,大家都坐下来休息,又冷又饿,但没有人主动提出做饭。老人吃了太阳的头,年老体弱,休息时睡着了。这一觉过后,他再也没有醒来。王光宇含泪埋下老人的头,坚持要把食物带走,仍然回到t
王光宇就像士兵的兄弟和战友。在两军面前,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很有勇气的武将。
1936年春,王光宇任五军二师师长,率二师四、五团在穆棱、林口等地开展游击战争。这时牡丹江至林口铁路建成通车,敌人开始用它来运送部队和物资。王光宇决定攻击这条铁路。
5月20日上午,王光宇来到林口县五河林场以北的朱家尖岛岛和仙洞。这里是山区,铁路蜿蜒穿过半山腰,是伏击敌人火车的理想地点。王光宇下令把几十米长的铁轨扒掉,然后把部队隐藏在两边。事先,他已经派人侦察,摸清了敌人的行车规律。中午,一辆敌人的卡车经过。司机发现铁路断了,紧急刹车。这时抗联战的炮火开始了,只用了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20多名日本士兵骑着马,但只有4人逃脱。在这场战斗中,缴获了两挺机枪、许多子弹和大量大米。当敌人闻讯派出装甲列车时,王光宇已经带领士兵消失在群山之中,敌人大为震惊。5月25日,王光宇率领另一列敌军列车在三道防线上行进,杀死6名日本士兵。当敌人在铁路沿线部署大部队进行“扫荡”时,王光宇率领部队在密山和勃利开展活动。一个月后,王光宇来到依兰后方的刁岭,成功伏击了二道河子伪军的车队,击毁敌车4辆,全歼30余人,缴获步枪30支、1机枪、棉布、粮食和大量生活用品。
2月21937日,第五抗联军军长周保忠在方正县瓦洪河第九军召开会议,决定第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抗联军于3月联合进攻依兰县,歼灭敌有生力量。今年3月,王光宇当选为中共冀东省委委员、第五反联军党委委员。3月19日,抗日联军进攻宜兰县城后,日军抵抗时,攻城部队转向伏击日军援军。21日,日军400余人向双河镇依兰进发。当他们到达新克伦邦附近时,第5军和第8军的大源军在第5军第2师师长王光宇的指挥下伏击并杀死了220多名日军,并缴获了3门迫击炮、7挺轻机枪、65,438+036步枪和大量弹药。
5月,王光宇率领第二师东进至蔡河地区。5月7日,在土龙山拦截敌运输船队,击毙敌20余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6月下旬,在李洪的东山之眼,击退了300多名日军的多次进攻。7月,王光宇率第二师为骨干,从宜兰远征宝卿,与第三军第四师、第六军第一师、第四军、第七军协同作战,取得多次军事胜利。8月,王光宇率领第五军警卫旅转移到宝卿。途中在太平川伪装成“讨伐队”,开了反动地主李家大院。群众称赞五军二师为“神武救国救民之师”。
1937 165438+10月29日,王光宇调任抗联四方面军副军长后,率四、五方面军之一在富锦、宝卿等地开展游击战争。这个冬天的一天,当王光宇及其盟军领导的第四军正在宝卿作战时,他们突然被数百名日本“十字军”骑兵包围了。王光宇指挥冷静有序,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击毙40余人。1937 12.28,王光宇指挥四军二师、五军100余人,向桦川县聚宝山伪警察局、伪警备队发起进攻。王光宇部署军队,摆出强大的进攻态势,并利用内部人士提供的信息发动政治攻势。迅速瓦解敌军,成功解除伪警察全部武装,缴获步枪143支、手枪6支、轻机枪1挺、步枪100余支。
1938后,活跃在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进入了极其艰难的斗争阶段。敌人调集6万余正规军包围三江地区,集中“讨伐”,企图“集结歼灭”抗联势力。第二,第三路军决定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第三、第六路军向西北进军小兴安岭,第四、第五路军向西进军武昌、舒兰,开辟新的游击区。
5月27日,1938,王光宇、四方面军军长李言平率四方面军西征。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和边境战争,我们到达了牡丹江畔,加入了五军西征的主力。经过混编和休整,我穿越了300里无人居住的森林,于7月8日到达渭河县楼山镇附近。楼山镇有一个假警察中队,是由白俄罗斯和几十个假警察组成的铁路警察中队。7月12日拂晓,王光宇领导了对该镇的突然袭击,分割并包围了敌人。在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和几名白俄罗斯卫戍部队成员向王光宇扔了一把刀。王光宇在危机中避开了危险。反手一击,子弹穿过白俄罗斯上尉的胸膛,击中了他身后另一名敌人的头部。王副司令员一枪两白毛!成了西征途中一个美丽的话题。
楼山镇之战的胜利让敌人大吃一惊,迅速调集兵力打联合部队的西征。从娄山关到和合的路上,部队几乎天天打仗。
1938 165438+10月,经过几天的战斗,王光宇和7名突破日军包围圈的战士,在病重的指挥官李言平的支援下,于19日晚到达贺竹县城,在一座废弃的房子里扎营。他们已经停止做饭,不得不在地里捡一些冷冻土豆和玉米充饥。夜里,北风呼啸,寒风凛冽。王光宇看着烧伤的脸颊,李言平的指挥官感到沉重。他想让李俊长在这里休息。但是第二天晚上,队伍里出现了一个叛徒。三个叛徒偷了李俊长的盒子枪,杀死了李俊长,打伤了王光宇,然后逃跑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吓到王光宇。他命令士兵们埋葬李俊长的尸体,擦干眼泪,拖着残疾的胳膊,带领四名士兵南下武昌。
1938 12,王光宇终于来到了武昌95岁高龄的丁子山,加入了十军的一支部队。不久,年仅27岁的王光宇在一次与敌人的对抗中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他没能突出敌人的包围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