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杀马腾?
这个问题的答案,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小说来讲,是因为马腾参与“衣带诏”事件密谋除掉曹操,被曹操记恨杀害。历史上则是因为儿子马超造反对抗曹操,马腾被儿子“坑爹”连累,被曹操杀死。
一、小说情节
按照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的说法,曹操专权,汉献帝不堪其辱,秘授董贵人之父、车骑将军董承衣带诏,让他联络忠于汉室的大臣***同诛灭曹操。于是,董承与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左将军刘备一同立誓灭曹。
后来,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试探刘备,刘备感到危险,以阻挡袁术与袁绍串联为由带兵前往徐州,自此占据徐州,脱离曹操掌控。马腾也回到了西凉。之后董承联合太医吉平欲在治曹操头风时下手杀他,被董承家仆秦庆童告发。董承一家和吉平、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全都被杀,随后,曹操出兵攻打刘备,马腾因为在西凉有势力不好轻易处置,暂且搁置。
直到赤壁之战后,曹操意欲再伐东吴,担心马腾在后方造成威胁,召其入朝。马腾怕不去会坐实反叛罪名,留长子马超统领西凉军队,自己带着两个儿子马休、马铁、侄子马岱入朝。曹操派去迎接的门下侍郎黄奎与马腾合谋杀曹操,却被黄奎小妾与妻弟泄露消息给曹操,擒杀马腾父子,马岱侥幸逃走。马岱回到西凉告知马超,马超遂起兵对抗曹操。
以上就是小说曹操杀马腾的前因后果。但是历史上就完全是相反的情况,不是马腾先被杀导致马超起兵,而是马超起兵导致马腾被杀。
二、历史记载
历史上的马腾,早期从未入朝,也并没有参与过衣带诏事件,衣带诏事件发生的建安五年初,马腾还是西凉一股割据势力,刚刚表面上接受朝廷招安,自己没有入朝,只是派儿子入朝为人质(关于参与衣带诏事件的人员,不同史书记载不尽相同,《三国志》为董承、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后汉书》为董承、刘备、王服、种辑、吴硕;《资治通鉴》为董承、刘备、吴子兰、王服、种辑。吴子兰与吴硕或许是同一个人,王服也会写作王子服,但所有史书都没有提到马腾)。所以,马腾参与衣带诏事件不成立。
之后,马腾与曹操一直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有时会服从曹操调遣,有时则明目张胆对抗曹操。后来马腾与结义兄弟韩遂反目,韩遂杀马腾妻子,建安十三年,曹操派人调停。最终在张既的劝说下,马腾答应入朝,担任卫尉;马超获封偏将军,继续在槐里统领马腾的部队;马休封奉车都尉、马铁封骑都尉,随马腾入朝。
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夏侯渊率军出河东,攻击汉中张鲁。大军要经过马超等西凉军阀的驻地,马超认定这是曹操假途灭虢之计,意图灭西凉军阀,于是竟然劝韩遂说要以大局为重,让韩遂舍掉在朝中做人质的儿子,马超自己也舍掉父亲马腾。
之后,马超、韩遂联合西凉、河东各路军阀十余万人起兵反曹。曹操亲征马超,虽一度被马超打得狼狈,但还是用离间计使得联军不合,在潼关大败联军。马超退往凉州攻打冀城。次年五月,曹操因马超反叛,杀马腾一家三族,并派夏侯渊征讨马超。
所以,历史上的马腾不是因为密谋诛杀曹操败露被曹操所杀,而是因为儿子马超不顾自己死后起兵反叛才被曹操杀死。马超是“坑爹”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