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豆瓣
民以食为天。时下, 美食 纪录片已经成了纪录片最热门的题材之一。7月才刚开始,视频网站就相继推出了《宵夜江湖》《人生一串2》两档 美食 纪录片。这两档纪录片的口碑和市场反响却各不相同,《宵夜江湖》豆瓣评分5.2分,《人生一串2》则拿到9.1分的高分。在 美食 纪录片市场从“蓝海”渐变成 “红海”的背景下,走怎样的路线才能创新与突围?拍的都是市井 美食 ,为何两部作品口碑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两部评分差异明显。
美食 纪录片1.0阶段:全景式呈现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对于 美食 节目的印象,大抵就是1979年央视开播的《为您服务》,以“服务”的形式向观众科普一些烹饪知识;或是央视1999年诞生、此后红极一时的《天天饮食》——这档节目以“饮食”为主题,通过摄影棚里的现场烹饪,向观众介绍一些 美食 烹饪方法。无论是《为您服务》《天天饮食》,还是之后兴起的一系列模仿《天天饮食》的节目,它们都属于 美食 类综艺,而不是纪录片。
真正让 美食 纪录片一跃登上巅峰的,是2012年央视推出的、陈晓卿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拍一部以“吃”为主题的纪录片的想法,早在10年前就萦绕在陈晓卿的脑子里,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成立,《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项目得以通过,并于2012年惊艳出场,才掀起了之后的 美食 纪录片热潮。
《舌尖上的中国1》海报,用食物描绘的大好河山,设计雅致。
总体而言,《舌尖上的中国》1、2季整体贯穿的一个拍摄思路是:食物实在是太美太香太好吃了——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食物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食物背后有人、有故事、有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既注重“吃”,也注重在“吃”背后的人与事上面做文章。它对 美食 的呈现是全景式的,大江南北、山河湖海,应有尽有的 美食 和口味;它对 美食 文化的呈现也是全景式的,背后立住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人情——经由食物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 社会 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对 美食 及背后文化的呈现是全景式的。
陈晓卿本身就是一个资深 美食 爱好者,他懂 美食 ,也爱吃 美食 ,在他的整体把握下,《舌尖上的中国》1、2季纵然凸显的是“中国”,但“舌尖上的美味”是基础也是根本。纪录片俯拾即是关于食物的种种科普, 美食 的呈现成为纪录片的主体。虽然有人说,陈晓卿拍的 美食 “普通人大多吃不起”,太过高端;但实际上, 美食 既是饮食,也是文化和审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美食 纪录片2.0阶段:垂直化、细分化
陈晓卿一人就将全景式呈现的 美食 纪录片推到了顶峰,后继者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了。直到2018年,离开央视的陈晓卿再次推出了《风味人间》,延续的是《舌尖上的中国1》的模式,依旧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后继者不敢跟随,一方面是超越的难度太高了,另一方面是全景式呈现的拍摄手法难度系数太大——费时、费人力、费钱。像《风味人间》7集,陈晓卿团队的拍摄就历时2年、横跨全球5大洲、探访20多个国家,是相当费钱的。
《风味人间》拍摄的西班牙火腿切片过程。
于是,垂直化、细分化,成为 美食 纪录片可供开拓的一个方向:分区域、分食物、分类型,既可节省拍摄成本,也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2016年,《舌尖上的中国2》的主力团队就制作了一部《寻味顺德》,专注于广东顺德地区 美食 的挖掘,风评极好。《寻味顺德》未能出圈,真正让垂直化 美食 纪录片成为“显学”的,是2018年B站出品、陈英杰等人执导的《人生一串》。
《人生一串》海报,角度垂直,聚焦于“串儿”。
《人生一串》1、2季挺“聪明”,他们在茫茫“红海”里找到了一片“蓝海”,一个专题6集都用来讲烤串。第一季摄制组从32个省近500家店中筛选了30多家进行拍摄,素材丰富,为我们详细梳理了围绕烧烤的方方面面问题:除了烤,还有哪些做法?都有哪些食材?全国各地都有哪些特色烧烤?“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的称呼,名副其实。
地域 美食 有人做过了,某种具体的食物有人做过了,《早餐中国》和《宵夜江湖》找到新的切入点是一日三餐,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饮食特色。像《早餐中国》每集介绍一个地方的一间最受本地人欢迎的市井早餐店,由此也构建出了一个 美食 图谱和 美食 中国。《宵夜江湖》则以沈阳、西安、武汉、重庆、杭州、南宁、厦门、广州八个城市的宵夜 美食 为介质,勾勒出不同城市的品格,以及一幅幅夜市生活图景。
《早餐中国》把视角放在一天中的早晨。
值得一提的是,垂直化、细分化式纪录片虽是小投入办大事,但跟全景式 美食 纪录片相比,它也有一个同质化的弊端,拍的都是大排档、小餐馆、路边摊。有市井气、很生活化,但审美感不足,文化的厚重感也欠缺了些。
没有了 美食 ,也就丢掉了“魂”
无论是全景式的 美食 呈现,还是细分化的 美食 呈现,不同的 美食 纪录片口碑差异很大。像《舌尖上的中国1》豆瓣评分9.4分,第三季的豆瓣评分仅有3.8分;《人生一串2》的豆瓣评分9.1分,但《早餐中国》7.9分,《宵夜江湖》就只有5.2分。口碑悬殊的根源是什么?
《舌尖上的中国》1、2季,以及《人生一串》1、2季的成功, 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很好地均衡了 美食 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像《人生一串2》,跟第一季一样,镜头特别简单直接,它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而是直接对准 美食 。一块块肉串起来,一炉炉炭火烤起来,烟雾缭绕、热气腾腾、色泽鲜亮,即便在屏幕前,都可以感到扑鼻的香气。对 美食 最大的肯定无疑就是那操着不同口音说出的“好吃”二字,一部好的 美食 纪录片也应该是让观众觉得“好吃”,并发出弹幕“多谢款待”。《人生一串2》再次做到了。
从第一季开始,在《人生一串》的每集最后刷“多谢款待”成了观众的惯例。
当然,食物从来不只是食物本身,食物背后有人生百态。《人生一串2》虽着力刻画食物,但并不意味着它刻意排斥食物背后的故事,只是它努力做到了不煽情、不刻奇、不喧宾夺主。导演陈英杰曾说,他想把镜头聚焦于市井 美食 、人生百态和草根英雄。很多观众一开始只是接受味蕾的诱惑,可一不留神就发现,走肾走着走着,就走了心。
就比如第一集《您几位啊》最后讲到西南交大峨眉校区月牙山烧烤,食客主要是大学生,很自然地从烧烤摊的聚餐过渡到大学的友情、困惑与别离,令人心有戚戚。《人生一串2》好看的不仅仅是 美食 ,还有 美食 背后的市井烟火气,和“油滋滋的生命力”。
《人生一串2》剧照。
观众会纳闷,这《宵夜江湖》也有 美食 ,也有世间百态啊,怎么口碑差别这么大?症结在于,《宵夜江湖》中 美食 和人文的呈现比例失当,关系颠倒;并且文案刻意拔高,“文过饰非”。《宵夜江湖》中,宵夜更像是引子,不过是起兴,主创团队似乎无意于告诉观众,一道宵夜所需的素材是什么,具体该怎么烹饪,它最后的味道是什么样的,甚至有时停留在食物上的单个镜头就匆匆几秒。节目想重点呈现的是,卖宵夜或吃宵夜的人的故事。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动人的 美食 呈现,你讲述的那些与食物有关的故事,也就显得过分刻意,充满雕琢的味道。
《宵夜江湖》第一集展现的用盆喝酒场景,台下观众纷纷叫好。
像《宵夜江湖》第一集讲述的是沈阳的宵夜故事,第一个小故事谈到的某夜场里的烤牛骨髓、炭烤猪心,其时长是七分钟,但节目对两道食物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分钟(烤牛骨髓不超过30秒),其他时间都是夜场歌手的甘苦谈。问题是,这二者有啥联系?并且,虽然可以理解夜场歌手的不易,但节目大段呈现了大盆喝酒(喝完了吐)、嘴含鞭炮等夜场文化(以一种赞美式的立场),传递的并不是“豪迈”的气质,而是像有人说的,“拿糟粕当宝贝”。
《宵夜江湖》剧照。
再如《宵夜江湖》与《人生一串2》恰巧都讲到了沈阳同一家主打羊枪烧烤的串吧,《宵夜江湖》大概5分钟时长,《人生一串2》近9分钟,《宵夜江湖》主打的是“壮阳”的擦边球来体现市井气(更近乎“俗气”),《人生一串2》不仅对于 美食 有更丰富的呈现,它还善于从老板与老板娘的互动发现真正妙趣横生的市井气,“二哥收拾羊,二嫂收拾二哥”。
《人生一串2》(上)和《宵夜江湖》(下),对同一家店人情味的不同诠释。
总而言之, 美食 纪录片, 美食 的呈现效果定成败。 美食 呈现效果理想,故事才是加分项,否则一切都显得飘忽。
□李愚(剧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