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一事无成?

这是一个人的城市。

你总是喜欢安慰自己:今天我可以好好休息,明天我会尽力的。然而,你说的明天将成为永远。

01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者实践:我为什么不等呢?反正也不是特别急。

比如今天领导给你一个任务,没有明确告诉你什么时候完成,你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反正你也没告诉我Deadline,那我明天就开始做,可惜,一个小时后,你的领导过来了:运气,你的工作有完成的吗?快给我,我急用。所以你傻眼了。这会导致你拖延的后果。明明可以在领导眼里留下好形象,但是你的拖沓让你大打折扣。可能领导下次有任务就不找你了。这样你就自己脱离了职场的边缘,因为你太容易给自己找借口,让自己处于舒适区。

约定你今天早上要早起锻炼身体,你也信誓旦旦的发朋友圈,希望朋友为你作证,明天一定要早起,并且你为这个清晨计划定了两个闹钟。结果第二天早上,你的第一个闹钟响的时候,你安慰自己:再睡5分钟,再睡5分钟,就这样继续做梦。10分钟后,你的第二个闹钟响了,你挣扎着睁开眼睛。还困,还不记得,不如明天去锻炼吧?你开始试着安慰自己,你放开自己,重新开始睡觉。

于是明天就是下一个明天,明天变得遥远。就这样,你在别人都很安静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胖子。其实你有想法的时候本可以对自己坚定一点,狠一点,但是你没有。所以最后你怪自己让自己失望,活的一团糟。

现在开始。

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借口太容易了,这其实是我们现代人的通病。我们总以为以后可以有时间去做一件事,明天可以抽出时间去做。于是我们把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放到了明天,白白错过了完成它的最佳时机——这一刻。

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举例说明。已经做好了计划,约定明天上班,但是计划才实施没几天就中断了。一旦你在一件事情中途突然停下来,你大脑中的懒惰细胞就会迅速占据上风,而由于你没有坚持足够的时间来形成你的肌肉记忆,形成习惯,你之前的所有努力都被放弃了,你就更难重新捡起来,因为你又要迈出第一步了。

不过,事后我也做了总结。我没有把30天轮班计划执行到底有三个原因:

1.最近由于公司周年庆。作为一名活动志愿者和领队,我的工作一般是每天下午11-12结束,最晚的时间是下午1之后,第二天早上7点就需要起床到达场地。因为需要排练准备一整天,公司给我们订了会场附近的酒店。所以这几天除了每天听新闻,几乎停止了所有的学习。而这也成了我最好的借口,一直在想:今天太累了,算了,明天有空再写。但是明天还是一样的忙,所以我也说了同样的话安慰自己。

2.简书的签名被拒绝了。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到大很少被拒绝,因为很多我想要的东西都会通过我的努力得到。这个拒绝让我有点意外。而这也成了我放弃坚持的最好借口:反正我一时半会儿也签不了合同,反正离我的目标还很远。我请一两天假有关系吗?就是这样。我停止了前进,沉溺于放纵。

3.感觉懈怠的时候没有及时调整。一旦有什么东西制约了我们的步伐,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把这种想法扼杀在摇篮里,让它停止生长,而我的不作为却助长了这种情绪,让我在心里获得了一种堕落的认同:我以后也可以做这件事。

一切都不应该等到明天。你做好工作的最好机会总是现在。

坚持一会儿

02

在大学图书馆复习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经常上课不及格的不是上课不听课的孩子,而是经常交朋友吹嘘自己在图书馆学习的同学。我的室友萧艾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天去图书馆之前,他总有一种仪式感。他先买一堆零食,然后在朋友圈发消息,怕别人不知道。然后他慢慢地去了图书馆。当他到达图书馆时,已经快9点了,但他并不着急。他安慰自己:要不你先玩手机,以后再学?于是他开始打开手机,给好朋友点赞,然后刷遍了所有的微博,空间,头条。看这位同学出国,那位同学做了代购,某明星又有了外遇。他叹了口气污渍。很快就到了中午吃午饭的时间,然后吃完饭还要午休。下午2-3点醒来,慢慢来到图书馆。就这样,晚上拖着自己回到宿舍,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学习真的很累,明天继续。还有一张图,晚上的图书馆。然后我又得到了一片赞扬。

是的,他把评论放在第二天。但是第二天他又重复了前一天的头发状态。所以期末的时候,他傻眼了。他根本不看复习,自然考砸了。就这样,他陷入了恶性循环,别人复习,他在等明天,别人在学新东西,他在等补考。

当你想到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做,朝着成功的方向不断努力,而不是一味的告诉自己,等待合适的机会去做。你不知道的是,其实当你说你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悄悄开始做了。当你开始想着去做的时候,别人已经成功了。所以,放弃拖延,等待明天,也就是现在。

没有任何事或任何人能让我轻易放弃。

如果你想到了,请设法及时去做。想读书,就不要劝自己泡一杯茶,等下雨天的早上再看。如果你想旅行,不要骗自己。等我有钱了,就看够了。那天你可能再也走不动了。

最好的时间是你开始的那一刻。不拖延,不妥协,你就足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