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
寒假前,我给学生们讲了《百年孤独》的节选。我承认我从来没有认真读过马尔克斯的任何一部小说。上学的时候翻了翻《百年孤独》,感觉不理解,不喜欢。现在我没有信心和动力去完成它。
但是我能找到一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作品,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
然后我发现真的美得超出预期,我才知道马尔克斯老头太厉害了。我以为是他七十多岁的作品。经查,何(1927-2014)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于1985年发表《霍乱时期的爱情》。
有时候真的觉得写小说的人是一个神奇的物种。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材料的?还能写得这么地道,好像所有的心理都是他自己经历的,所有的经历都是他自己经历的。
这个故事里,有青春期的疯狂,有成年的选择,有中年的婚姻危机,有老年的生老病死。
和《百年孤独》一样,小说里的名字都很长,但比《百年孤独》更好区分的是只有三个主要人物。终生未婚的英雄,名字里有个丽莎,简称阿里扎;一直被人喜爱的嫁得好的女主角有个名字,简称费尔敏娜;看似各方面都那么优秀的完美女主老公,名字里有个吴,简称乌尔比诺,主要是作者提到他之后会加个后缀——博士。
在小说的开头,一位82岁的医生去处理一起自杀案件。死者是他的朋友,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他的朋友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尤其是他甚至有一个残疾的情人。作为死者的朋友,医生深感震惊,这种心情是他那位充满爱心的妻子所不能理解的。
就在我心烦意乱的时候,我的宠物鹦鹉飞到了院子里的芒果树上,但消防队没能成功抓住它。医生一时不耐烦,自己爬上梯子去抓鹦鹉。梯子滑了,他摔到地上死了。临死前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这位受人尊敬的医生以一种荒谬的方式去世了。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身份显赫的神秘人物一直在默默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他就是阿里扎,曾经一个胆小而执着的男孩,现在已经成为了航运公司的董事长。
医生葬礼那天,在所有宾客离开后,阿里扎对刚刚成为寡妇的费尔敏娜说:“我等这个机会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再次向你重申我永远的忠诚和始终不渝的爱。”
她认为站在她面前的人是个疯子,她愤怒地克制着对他说:你给我滚!在你有生之年不要让我再见到你。(哈哈哈,卑微可怜的追求者)
小说从一开始就讲述了两个人是如何相遇的,阿里扎是如何对女孩一见钟情的,女孩也是因为好奇或者习惯才渐渐产生了一种向往。她误以为那种对爱情的向往,热情地和阿里扎互通书信或电报。越是遇到很多阻碍,她越是坚定,甚至同意了文字版的提议。
然而,就在那突如其来的一天,她抬起头,近距离看到他,发现他根本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个人。原来她的爱情其实是一个影子。她果断的闭上了自己的心门,毫不犹豫!之后她嫁给了一个既有才华又受欢迎的医生,开始了幸福的婚姻。当然中间也会有一些小插曲,比如婆媳矛盾。比如一个疑似中年危机的医生开始了婚外情。但不管是什么问题,都被费尔敏娜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解决了。不得不感叹,她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人,她值得这么优秀的老公,她应该过得很好。
而伤心的爱人,经历就复杂多了。简单总结一下,因为他是船公司老板的私生子,再加上他百折不挠的韧劲和更配得上费尔敏娜的决心,他终于一步步坐到了董事长的位置。
而他的爱情生活更是光彩夺目,甚至有些毁于一旦。后来他发现可以在和女人的狂欢中暂时忘记对费尔敏娜的思念,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勾搭之旅。他记下了20多个笔记本,600多个有据可查的女人,包括一个鸽子女,在他的记忆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杀了她。
对于读者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大概就是他的上一个爱人,也就是14岁的姑娘,她不知道和她的监护人,76岁的爷爷的小游戏,到底意味着什么。当爷爷在医生去世后把热情转向了曾经的爱人费尔敏娜,小女孩敏感地意识到爷爷并不爱她,于是在考试失利后选择了自杀。
这种关系是整部小说中争议最大的。如果把这个故事单拿出来,又是一个* * *初恋天堂!
这本书里有几个深刻的片段,一个是青春期爱情的狂热与不现实,一个是夫妻之间微小而致命的矛盾以及如何达到平衡的状态,一个是人老了无助的时候如何需要陪伴。
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三部,费尔明逐渐接受阿里扎的过程。从最开始的让他走,到写信骂他,到习惯沟通,到和对方聊一些与感情无关的话题,再到阿里扎如何帮助四面楚歌的费尔明纳开道...有了上面的铺垫,她接受他才成为可能,游轮才在最后挂上代表霍乱的旗帜,两人在船上不受打扰的度过了他们的浪漫时光!
看完这本书,我真的很佩服马尔克斯。他怎么能写得如此丰富生动?他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