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兴趣
物理学和自然现象密不可分。我们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物理时,我们应该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好习惯。比如说光的折射,可以解释为“三个太阳一起发光”:2002年的一天凌晨,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工作的人发现东方天空出现“三个太阳”,一大两小,小太阳轮廓不清晰,消失了40分钟。其实这是太阳在大气中玩的一个“把戏”,是太阳通过折射光在人们眼中产生的虚像。学生对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渴望探索其中的奥秘,很快就会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与个人、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明白物理可以为改善人类生活条件服务。比如说讲静电,可以介绍一些不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金属伞尖的雨伞,不使用手机等防雷措施。特别说明太阳能热水器室外天线必须接地,因为其安装高度大于建筑物最高避雷针。如果不接地,一旦遭到雷击,雷电流会通过热水器的管道、电源线、信号线直接进入用户房间。学生们意识到物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此外,可以从一些古典诗词中引入或理解物理学的一些概念,或者运用物理学知识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都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也有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与工农业生产和军事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讲静电屏蔽和并联电阻的时候,介绍了坦克不怕高压电网的两个原因;谈红外线时透视相机简介:在讲能量守恒定律时,介绍了英国发明家发明的走步鞋发电装置:在加工好的普通鞋底内安装微型发电机,人行走时,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足以给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等等,学生不仅对这些知识感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介绍课外科技的热门读物,介绍最新的国际国内科技成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如新型电池、室温超导体、光纤通信、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为未来努力学习,鼓励他们“幻想”。比如在讲物质的状态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固体中“流动的液体”的存在;介绍了惠更斯号探测器登陆土星最大卫星泰坦时发回的照片中显示的神秘河道,并介绍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将进行太空行走、互动对接等实验。在谈磁场时,可以介绍未来地球磁场可能逆转,届时太阳粒子风暴将猛烈冲击地球大气层,对地球气候和人类命运产生毁灭性影响;说到电磁波,可以提到能把敌人烤焦的微波武器,引进国外生物工程专家把知识“充电”“磁化”到大脑的想法,等等。
2.2多做实验,开展课外活动。
实验包括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小游戏、科技制作等。要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变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课外活动小组有摄影组、广播组、家电组、航模组等等。要用实验和活动不断营造学习物理的最佳情境,并以此作为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途径。要结合课内和课外活动,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掌握、深化和拓宽物理知识,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1演示
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尽量制作教具,改造实验,尽可能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参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讲台上轮流发言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圆周运动和向心力时,将一个装满乒乓球的易拉罐瓶子倒放在平台上,要求学生拿着倒放的瓶子,瓶口没有任何东西堵住,连同瓶子里的乒乓球一起运送到教室后面(提示学生抓住瓶子,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带动瓶子里的乒乓球沿瓶子内壁旋转,然后移动瓶子)。同学们踊跃示威,对向心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2.2.2实验
教学生经常做一些能说明问题的小实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你在讲磁场的时候教学生把吸力很强的磁铁放进水壶烧水,一周左右水壶里的水垢甚至暖水瓶里的水垢都会自动脱落;气体方程和克拉珀龙方程讲完后,让学生准备一个酒瓶、一个没吹起来的气球、一个脸盆、热水和一根细线,然后把气球放在酒瓶里,让他们不用嘴吹起来(提示学生把气球的嘴放在瓶口上,把瓶子放在热水盆里)。这些小实验可以让学生用脑、用嘴、用眼、用手研究问题,获得活生生的物理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创造性思维。
2.2.3游戏
通过一些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简单易行的游戏活动,不仅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非常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对知识的接受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比如做完力的综合与平衡,让两个学生用一块砖“拔河”。也就是用一根短绳子把砖绑好,然后用一根两米长的粗绳子把砖绑在中点。一个人拉粗绳子的一端,把粗绳子拉直,使之均匀,表示学生赢了,但结果是砖头赢了。学生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两个分量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的理解。
2.2.4小生产科技
对于一些科技小制作,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和实践,并组织小制作展览和评奖,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讲了动量守恒定律和后坐力运动之后,就可以教他们做一个“喷射船”:先在一个空铁桶(或圆罐)里装一些水,注意水量不要超过铁桶容量的三分之一;然后用盖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把铁桶塞住,防止里面的水流出,然后在盖子上钻一个小孔,用铁丝把铁桶固定在一个金属小铁盒(扁铁盒或者金属皂盒)上;在铁桶下面放两三根蜡烛。点燃蜡烛后,过一会儿铁桶里的水就会沸腾,把“喷射船”放入水中。当蒸汽从铁桶的小眼里冒出来时,会把小铁箱推向另一个方向。通过这些小制作,学生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作素质。
摄影活动
给学生介绍一些光学成像原理和基本的摄影技巧,组织学生开展摄影活动,他们的兴趣会高,拍出来的照片质量也会好。这样,我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理论,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学到了一门技能。
2.3以“怀疑”吸引兴趣。
运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启发、指导、诱导其讲课,激发其积极思考解惑,发挥其才能,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努力思考,努力实践,用智慧收集知识信息,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学的越多,就会学的越多,学的越多,就越爱学习。
2.3.1课前提问
课前可以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从设定的情境中引出新问题,引入新课。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复习所学知识时诱发新问题,也可以从常见但被忽视的物理现象中发现新问题,比如在讲磁场之前先问学生:为什么信鸽能从千里之外飞回自己的巢?比如,在讲动量之前,先问学生:递给你一个排球,你敢去接,一个高速的大铁球扔向你,你为什么不敢去接?创设情境要突出趣味性,独特的创意才能扣动学生的心弦,进入角色;提问时要注重启发,启发学生自己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衍生话题;情节设计也要科学,既要使内容富有哲理,准确无误,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完美地教一堂课是不可能的。下课前提问,留下余味让学生自己“品尝”,可以鼓励学生课后独立思考和探索。比如讲完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适合这些定律。
2.3.2课堂讨论
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开动脑筋,侃侃而谈,提出问题,分辨疑点,教师捕捉反馈信息并及时提示,及时启发,跟风引导,抓住讨论的热点话题,清除认知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在讲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问学生为什么大爆炸那一刻的喜庆烟花是球形的?讲向心力的时候提问:为什么生活中很少看到凹桥,怎么过生锈的铁索桥(走慢点),怎么过不结实的石拱桥(跑快点)?为什么老师在讲力量的合成时要求做引体向上?一些平时上课走神的同学可能也不甘示弱,不再坐冷板凳,会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发现他们学好物理的潜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