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天龙八部的少室山之战?

这剧音乐很好听,又看了一遍,理解了很多小时候不知道的金庸想表达的意思。

少室山一战,乔峰虚竹段誉,分别打败游坦之丁春秋慕容复。

乔峰打败游坦之,是武功上打败,其实引申的是人生的打败,游坦之喜欢阿紫,可阿紫却喜欢乔峰,游坦之输给了乔峰。

虚竹打败丁春秋,是武功上打败,其实也是人生上的打败,丁春秋想当逍遥派掌门人,可是虚竹当了,丁春秋输给了虚竹。

段誉打败慕容复,是武功上打败,也是在人生上打败了他,慕容复想成为皇帝成就大业,可是段誉当上了皇帝,慕容复输给了段誉。

但是...

乔峰根本不想阿紫喜欢他,只想一直当汉人丐帮帮主,却让游坦之当了;

虚竹根本不想当掌门人,只想一直当和尚,却让丁春秋当了;

段誉根本不想当皇帝,只想王语嫣喜欢她,她却喜欢慕容复。

你有他想要的,他有你想要的。哎,他们身份都调换一下就好了。

不过最后,在丐帮人心中乔峰仍然是他们的帮主,虚竹心中有佛在哪里都是和尚,王语嫣也带着感恩嫁给了段誉。

还有北乔峰南慕容的对比,北乔峰死得伟大,虽然他死了,但在别人心中他是活的;南慕容活得悲哀,虽然他活着,但在别人心中他已经死了。

结尾改了,其实这样改更好了。我一直觉得这部剧是个悲剧,每个人都很悲哀,应该包括段誉,而段誉最后跟王语嫣在一起很快乐不符合整剧的意思。

乔峰的主旨是汉人和契丹人(阿朱这个配角的出现和死亡,只是为了让乔峰不喜欢阿紫和让他人生更悲哀一点),虚竹的主旨是能不能当和尚,段誉的主旨是能不能一直和王语嫣在一起。

最后悲哀的是...

乔峰即使武功超群,为大宋做了很多贡献,也不能当个他希望的汉人。

虚竹即使热爱佛教,遵守戒律,也不能当个和尚。

段誉即使有很多女人,最爱王语嫣,也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她在一起。

虚竹本来不想要女人的,只想当一辈子和尚,意外经历很多事后重回少林想继续当和尚,却当不了了,结果和心爱的女人过了一辈子。

段誉本来不想当和尚的,只想和心爱的女人过一辈子,意外经历很多事后得到王语嫣想在一起过一辈子,却过不了了,结果当了一辈子和尚。

这两兄弟人生调换一下多好。

金庸改之前是3个主角和3个配角的所求所得,改之后,增加了两兄弟人生得失的对比。

很好很强大!

至于小时候在意的武功排名,真的没必要纠结,读懂金庸想表达的意思才是精髓,如果排这3个主角的话,我认为是乔峰第一虚竹第二段誉第三,因为游坦之强于丁春秋强于慕容复,也符合三兄弟的顺序,金庸心里应该是这么想的。

三个人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BGM,把他们的人生加上当时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书写了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把他们的BGM在一起加上其他好听的背景音乐串在一起,上演了一部经典的武侠电视剧。97黄日华版天龙八部太经典了!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改了让段誉出家也有这个意思,让3个主角都根佛教有关,乔峰他爸的后半生信仰了佛教,虚竹的前半生信仰了佛教,段誉的后半生信仰了佛教。

金庸让段誉出家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爹段延庆本该当皇帝,没当上,一生杀人无数,所以要他儿子当皇帝,后来要出家弥补他改得的和该受的罪过。正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

虚竹为什么当不了和尚,隐含的意思也是因为他爹玄慈方丈与叶二娘偷情后本该还俗,却抛弃她当了一辈子和尚,所以他儿子与梦姑偷情后,应该和梦姑过一辈子,不该当和尚。也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