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首映,该影片有哪些精彩看点?

只要谈起“封神”二字,便已经奠定了东方文化的论调。

乌尔善导演携十年磨一剑的精心打磨之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将在暑期档7月20日上映,有幸受邀参加该片首映观影礼,在眼球经历了148分钟的震撼后,大脑有一些对电影的感触不吐不快,下面说给大家听。

电影的本质就是讲故事

随着电影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剧组仿佛丢掉了自己的初心,忘记电影的本质就是要给观众讲故事这件事,反而沉浸在炫技上。就像一些音乐选秀节目,好像只要嗓门大就会唱得有感情。

还好,在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第一部》中,他让电影重新回归讲故事的本质,光凭这一点就已经值一场票价。

“封神”是个很特殊的东方文化,因为西方神话体系文化中,尤其是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神话故事中,神是天生的,神可以生下神子继承神位,但几乎很难听到修道成仙受封成神的传说。

所以,本文开篇便说过,只要谈起“封神”二字,便已经奠定了东方文化的论调。

作为观众,听到“封神”二字,能立马想到的无外乎《封神演义》、《封神榜》等系列作品以及相关内容延展,甚至能想到《西游记》。可以说“封神”类的作品,是个东方泛神话类下的大框架命题作文,从古至今无数的艺术从业者,都在对该题目作出过解答,以至于想要讲出新意,是非常的考验导演功力。

用《封神第一部》来命名电影,一来是能感受到导演的用心,二来也足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毕竟“封神”的故事太大了,大到不能泛泛仅用两个多小时来讲明白所有内容,所以有了《封神三部曲》,在今年7月20日上映的,仅为第一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说起“朝歌风云”,又不由得回想武王伐纣的故事,很多高能神仙打架的场面都在其中,可武王伐纣的起因,又有多少人了解过呢。

别着急,带上这个疑问,前去观影相信你会对整个《封神》的故事脉络有个更加清晰地认知。凡事有因皆有果,没有朝歌风云的因,也难结出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的果。

乌导在第一部讲清楚了因,观众便更加期待封神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果。

精雕细琢方显艺术

有了能讲好故事的基础,精雕细琢剩余的场景效果更显从容不迫。

相比起一些三个月出成品,半年就上映的流水线作品来说,《封神第一部》历经十年打磨,足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另一个,影片中的哪吒扮演者也从当年的小孩,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也从侧面证实本影片打磨时间之久。

除此之外,比影片内容更让人尊敬的,还有无数为此片做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背后工作人员。满屏幕的名字,看得到剧组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敬意。没有这些幕后工作者,也难以产出这部优秀的作品。

顺着这个想法,便有了对《封神第一部》创作阶段了解的心思。

据相关资料描述,本片前后参与制作的人员超过8000人,演员从15000人中甄选出1400人由导演亲自面试,最终才筛选出二十多位年轻演员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才塑造出最终符合荧幕形象的主演们。

而为了建造规模宏大并符合观众心理预期的朝歌城,剧组更是专门在青岛灵山搭建了一座占地800亩土地,总计3万平米的影棚。场地内外置景,全靠工作人员自行搭建,相当完美的呈现出殷商王朝的气势磅礴。

以大见小,朝歌城盖的还原,内景道具也自然不差。几乎从演员的服装,到身上的配饰,再到宫殿的雕刻,都是还原性地制作了商周器物。

所以说,艺术不是夸夸其谈,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地沉下心来去打磨,只有慢慢精雕细琢方显艺术本真。

在这里就不向观众过多叙述特效场景了,作为中国首部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开篇之作,就连道具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特效场景又怎么会甘于人后?

依托最先进的电影技术加上千年文化基座底蕴,这就是观众脑海中神话故事的实体落地呀。至于演员演技就不在本文过多赘述了,单拿出主演列表:费翔、李雪健、黄渤、于适、陈牧驰、此沙、武亚凡、夏雨、袁泉、王洛勇、侯雯元、黄曦彦、李昀锐、杨玏、陈坤,以及足以让观众信服。

最后,给苏妲己辟个谣,不是女鬼纯女狐妖,演员演得非常到位,观众一定要眼见为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