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不去尝试什么都不做。
来自万伟钢铁日班;加拿大:爱德华·斯林格兰中文名森格兰
?
无为首先是一种个人状态。无为就是“不努力”。没有刻意的追求和有意识的控制,做一件事似乎特别放松,结果也很自然。(我是技术工人)
做事到无为的程度,需要苦练!儒家培养人的最高目标是无为。
人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不需要主观努力就能运行的快速、自动的“系统1”,也叫热认知;以及一个缓慢、刻意、费力的“系统2”,叫做“冷认知”。热认知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的动作,比如走路,开车,都可以自动完成,而不需要先思考动作的要领。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出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优点是面对新的信息可以随时调整,为不同的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刻意”是指ACC和横向PFC同时开启。任务主要由慢冷认知系统完成,整个动作是有意识的。
“熟练”是指ACC和侧向PFC同时关闭。任务主要由快速热认知系统完成,整个动作是无意识的。
“无为”是意识与潜意识、冷认知与热认知的完美配合。意识放开身体,让身体自发自然地做一些事情,同时意识保持高度敏锐。
无为与精通,无为与刻意,有一点区别。这一点点,抵得上一个大师的一生。
无为和流动
所谓心流,就是你在工作中进入这样一种沉浸状态:
你不需要使用任何自制力,你自动专注于此,外界根本无法干扰你;
感觉毫不费力,但是工作效率特别高;
我被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吸引,以至于忘了自己;
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和强烈的快感。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无私的体验,比如看沉浸在剧情中的电视剧,和朋友聊天,打牌,玩简单的游戏,玩手机,上网。这些经历是流动的吗?为此,心理学家特意给心流增加了两个条件:第一,你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是对你的挑战;其次,这项活动必须涉及复杂的技能。
区分好的无私体验和坏的无私体验,要用另一个标准:做了这件事之后,你是觉得满足还是觉得空虚。
如果以此标准划分,那么好的无私体验不是心流,而是无为!
无为,就是做事符合道。更准确的说,你放松自己,把自己交给“天堂”——你认为真的存在,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如果你做的事情符合你的价值体系,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这就是无为。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成为比你更大的东西的一部分”——成为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企业家爱说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有“目标”、“使命”、“价值观”,都是这个意思。
无为是一种特别自然自发的发挥,这种自然是无法伪装的。当你处于无为的状态时,你确实充满魅力,人们会信任你,亲近你。
但谁都知道,无为往往很难实现。
无为有一个悖论:越是追求无为,越是达不到无为。
中国的这些古代圣贤,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其实都是在追求无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做到无为。孔荀学派认为,要达到无为的境界,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而老子则认为无为是人之常情。人只要探索自己的本性,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达到无为。
心流是内心的狂喜;无为,是荣辱与共的情感平和。无为大于流型。
无为是意识已经放开身体,被自动热认知支配的状态。行为举止都是自发的,动作特别自然,我觉得特别舒服。在这种状态下,我不仅可以毫不费力地做事,还可以得到“道德”的社会加持,可以影响他人,甚至治理国家。
无论你怎么修行,都是在追求无为。
先说儒家思想
孔子认为,由热认知支配的人性,如同野马和洪水,绝不能任其漂流,必须由冷认知控制。其实西方的柏拉图,包括近代的弗洛伊德也是这么认为的。
西方思想家悲观,孔子乐观。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一直非常努力地控制这匹野马。弗洛伊德说,为了在社会中与他人和平相处,人们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本性。他们看到美女就不能动手,看到好吃的就不能带走。所以整天自我约束,整个状态都不舒服,简直就是悲剧。
其实我们也知道,意志力可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我们想用意志力随时控制自己,是很费力的,也不一定能成功。
孔子通过不断学习,逐渐将这些技能凝聚到热认知系统中,成为“肌肉记忆”,可以自动运行。孔子七十岁时,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荀子说:礼的本质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有序地分配给人民。设置“礼”的级别只是第一步。圣贤们更关键的手段是第二步:通过礼仪训练,磨炼人的欲望,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分配!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培养和教育的手段,是一套非常好的技术。现在科学实验完全支持这些训练方法。沉浸式训练可以起到心理学上的暗示作用。即使是不和谐的人,只要遵循礼仪,也会很和谐。一起唱歌跳舞可以加强人们的集体认同感和相互合作。
孔子的武功有一个漏洞:它每培养一个君子,就可能同时培养十个伪君子。即乡愁是指一个外表上完全符合孔子的道,但内心却是伪君子的人。
说说老子吧
相当于美国60年代的那些嬉皮士。
老子派的人认为人最基本的本性是善的。他们形象地说,这些天性就是“肚子”,也就是肚子里的天性——他们要的就是吃饱喝足。真正出问题并带来坏欲望的不是腹部,而是眼睛——“五色使人盲目……”也就是说,当眼睛看到远离自己生活的东西时,就产生了不良欲望。
老子学派认为孔子给人的行为贴上了好的、美的、坏的等等标签,实际上损害了对这些行为的体验。
老子派的武功有两个。一种是用诙谐的话来说明孔子的善恶论是靠不住的,比如“道可不凡,名可不凡”——后世禅宗的“公案”教法,也是这个意思。另一种方式可能是创造一些具体的行动准则,比如“致力于柔软,可以做个婴儿吗?”有人怀疑这可能是一种呼吸方法。
它类似于“跑者之高”——即通过大量的体力消耗,暂时关闭冰冷的认知,达到一种无意识主导的愉悦状态。但这种状态也可以通过喝酒、吸毒、做爱来达到。
总之,孔子练到不需要用冷认知,老子用一些手段关掉冷认知。
老子的无为,看似无所事事,其实只是想干点大事。比如老子说“圣人之后,身在第一,而存在于外。”。不是因为它的无私邪恶!所以可以私”——像这样的话,听起来像是一种神秘而优雅的哲学智慧,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政治手段吗?就像太极传一样,表面上崇尚弱慢,实际上要的是比强快更强大!
所以如果隐居的时候想当大官,打太极传的时候想赢更强的对手。你是真的无所事事,还是假装无所事事?
孔子和老子最后遇到了同样的矛盾:动机。这正是我们之前说的,一个无为的悖论:如果你特别想要无为,你就无法实现无为。如果你真的想达到无为,你必须首先想要无为...
后来孟子和庄子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无法解决这个矛盾。也许我们应该生活在矛盾中。
孔子被尊崇,而孟子...很可爱。
孔子的做法是以冷认知为主导,苦学苦练,把周初先王定下的礼仪文化融入热认知体系。过程艰难,很多人害怕。孟子说,其实没有必要重建一套“善”的热认知。每个人生来都有热认知的好种子,你只需要稍微培养一下!
孟子打了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园子,有些是好苗,代表了人与生俱来的“好”和热认知。但是花园里也有杂草,代表了人的本性不好。
孟子说,面对这个园子,你可能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顺其自然,然后这个人可能学不好。另一种是鼓励他人,即试图用冷认知代替热认知。
拔苗助长的极端例子是墨子学派。墨子的思想相当于今天西方的“功利主义”派。他认为判断一件事对错的标准不应该是这件事本身是不是不道德,而应该是结果是什么。墨子的标准是“三有”:
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
有利于增加人口吗?
是否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秩序
在孟子看来,这是违背人性的。你不能一直活在理性的计算中!孟子说,要想让人行善,就要从他善良的本性出发,去培养和引导。
比如“人皆有恻隐之心”,意思是孟子认为移情是与生俱来的。
共情来自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因为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看着别人受苦,觉得自己也在受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可能会哭,这是很自然的。
事实上,科学家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人类大脑自出生起就存在一个“道德模块”,因此可以说道德系统是与生俱来的。我以前读过一本书,乔纳森?这就是海特的正义之心的意思。
所以我们心里已经有好苗子了。如何培育这些好苗子?孟子说,你只需要从自己的本性出发,然后拓展你的本性,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你在这个地方的感受运用到其他地方——也就是“老人与老人,年轻人与年轻人。”
所以孟子和孔子最大的区别是,孔子是用理性来调节感性,而孟子是从感性出发,培养感性。以前西方学者认为要用冷认知来压制热认知,但是今天的科学家明白,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完全模拟和可视化的,所以孟子说的确实有道理。
孟子的做法是在任何人身上找到一个闪光点,然后从这里出发,鼓励他把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
最后一个大神,庄子。
老子学派主张封闭冷认知,让热认知主导。但老子学派把热认知系统分为“腹”和“目”两类,说腹欲为善,目欲为恶。老子学派为了回归善性,必须采取避世隐居的方法。
庄子认为,没有必要区分“腹”和“眼”的热认知!你选择隐居,相当于提前做了一个价值判断。这和孔子给各种行为贴标签有什么区别?
所以庄子的做法根本不是预设什么对错,而是“跟着感觉走”,热点认知带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现代心理学实验确实发现,如果人们通过醉酒关掉冷认知系统,以热认知为主导来思考问题,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发散思维,带来创造力。
这大概就是庄子“无为”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不仅能带来“德”,还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创造性!
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庄子的做法是“忘”。我们看到《庄子》中的人物一旦想做一件重要的事,总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去“忘记”。这种功夫分为三步:
正常状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考虑外界的评价。
不要听外界的,只关注自己的冷认知和是非判断。
忘记自己,不要听从冷认知的判断,让热认知接管。
这套功夫特别适合运动员和演员。比如游泳,庄子特别提到,这个人如果能忘记自己,忘记自己的恐惧,就能游得很好。如果一个人在游泳时总是想着“自己”,他可能连动作都做不出来。
庄子也有漏洞。如果不应该预设任何价值判断,为什么《庄子》中认为冷认知不如热认知?如果所有的道理话都被贴上标签,那你庄子为什么要对惠子说那么多?
“自然”到底是什么?有“对错”吗?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他们的最高目标是让冷认知和热认知完美统一,达到一种无为的状态,即不尝试。但是他们的路线很不一样。
孔子主张以冷认知为主导,通过勤学苦练,把先王的智慧凝聚在人们的热认知中,是一种不尝试的努力;;
老子主张直接封闭冷认知,只保留“好”的热认知,即停止尝试;;
孟子主张人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这些好的热认知要培养和加强,而不是用冷认知强行构建新的热认知体系,这是尝试,但不要太用力;;
庄子跟着感觉走,事先不做任何是非之分。这是关于尝试/不尝试。
那么一个有学问的现代人应该如何达到无为的境界呢?
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都要用孔子的方法,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让习惯成为天性。
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能影响到别人的重要事情,要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要轻易干涉复杂的系统。
培养艺术品位,提高道德水准,可以用孟子的方法,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出来当种子,慢慢培养。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份压力很大,特别重要的工作,那就要学学庄子,忘掉自己,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
这些手段确实是矛盾的,但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无为是一个悖论:越想得到无为,越得不到无为。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文化不喜欢理论上的较真,特别崇尚实践!
无为也是如此。四大门派,我们在这里纸上谈兵是没用的。只有你实践了,你才会知道什么是状态。
正如所谓的精彩操作,有一颗单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