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自愿慰问计划
留守儿童志愿者慰问计划1活动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活动时间:X年1月10下午1: 30团队办公会议(暂定)。
地点:
参加人员:县妇联、县红舞鞋、县志愿者、长仁小学。
活动准备:
宣传组:横幅(“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组:声音,队旗
活动内容:
先教孩子读《游子颂》,解释诗的意思(10分钟)
二、老师讲传统孝道故事(志愿者团队完成)(30分钟)
三、教唱《爱的世界》(红舞鞋完成)(30分钟)
4.志愿者与小朋友跳兔子舞(由红鞋完成20分钟)
动词 (verb的缩写)给出一个“微愿”(15分钟)
第六,合影。(自由拍照和合影30分钟)
七。活动要求:
1.志愿者准时到达集合点。
2.志愿者应服从安排,维护志愿者形象。
3.每个队员都应该熟悉游戏规则。
4.队员们要对自己来回路上的安全负责。
学生人数:
四年级:17学生,9个男生,8个女生。
五年级:23人,男生:16人,女生:7人。
六年级:10学生,5男5女。
* * * 50人。
留守儿童志愿者慰问项目2 x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根据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和校园实际,做了一些探索:
首先召开家长会,了解情况。
每学期开学时,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另一项主要任务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问津,对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人行为习惯差,经常违纪。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在儿童之家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项目。
第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和跟踪,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亲自抓,副校长负责留守儿童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教育十、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能力。
第三,营造氛围,完善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的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充分关注校园里、家访中、班级里、团支部里的“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了留守儿童的人格,滋养了留守儿童对爱的渴望,达到了让留守儿童进得去、留得住、学得进的目的。
2、完善监护制度,明确责任。
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明确了外出务工的家长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知道代理监护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教师与家长和代理监护人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留守学生的每个班级,建立重点帮扶对象,配备帮扶教师。班主任、学科老师和本班留守儿童组成帮扶对子。帮助老师经常和留守学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老师成为“代理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此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他们走出孤独和抑郁。
建立和完善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在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写信或谈话一次,增进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3.开展特色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怀和监管,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校园“留守儿童”要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为留守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东门小学打造“阳光家园”,建立留守儿童QQ群,让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留守儿童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他们可以和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任何烦恼或快乐;五里小学举办主题班会、班级团队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座谈会等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生活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明德小学、金安小学定期为留守儿童举办谈心会,每月指导学生写信或拨打亲情电话,让孩子们有家的感觉,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实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