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偷袭荆州后,关羽败退,曹操为何不派兵追击关羽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荆州的汉水流域进入雨季后,曹仁并未做好长远的准备。关羽趁势出击,进攻吕常据守的襄阳、曹仁据守的樊城。曹操派于禁又率七军***3万人前来救援樊城。到了秋八月,大雨连下十余日,汉水暴涨外溢,于禁的3万大军以及庞德的部队,尽遭大水冲淹。关羽趁势乘船进攻,于禁向关羽投降而全军覆没。庞德等人乘“小船”欲回到曹仁驻守的樊城,水盛船覆,导致庞德被关羽俘获。
在此背景下,曹仁率数千名士兵据守樊城,水几乎淹了整个城池。关羽乘船攻城,围了好几层,城里与外断了音信,粮食也所剩无几,但援兵尚未赶到。但是,不久之后,孙权派遣吕蒙偷袭了荆州,再加上徐晃的援军也赶到了襄樊,从而击退了关羽。不过,面对败退的关羽,曹操却没有派兵追击,这无疑是让人感到疑惑的。那么,问题来了,吕蒙偷袭荆州时,曹操为什么没有派兵追杀关羽呢?
首先,《三国志》中记载: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在关羽败退后,曹仁召集众将商议战事,大家都说:“如今关羽处境危急,一定会惊慌失措,乘胜追击定能将他活捉。”在此之前,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斩杀庞德,再加上长期围攻襄樊,这自然引起了曹魏将士的愤怒情绪。于是,等到关羽败退时,大家自然希望可以追击关羽,甚至活捉这位名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赵俨这位谋士站了出来,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三国志》中记载:俨曰:「权邀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於彼,将生患於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魏)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