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时期的人吃什么 美食天地
通过那时的器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时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煮,烤,脍(肉和鱼切片生吃),醢(肉酱,很有可能是发酵过的东西)。
那时的主食主要有:粟、黍子、稻子、麦、豆子、高粱、麻(种子可食),那时的主要格局是北粟南稻,麦子种植才起步,木有面粉;中国原产水果:桑葚、桃、杏、李、梨、枣、桂圆、荔枝、橙、桔、柚、柿子、杨梅、梅、石榴等;种植较早的蔬菜:白菜、小白菜、油菜、葵(冬葵、冬寒菜)、藿(大豆的嫩叶)、蔓菁(芜菁)、苋、芥菜、香椿、瓠瓜、藕、慈姑、菱角、荸荠、莼、萝卜、冬瓜、丝瓜、笋、葱、姜、韭等;六畜都已驯化完毕,考虑狗可以护院,牛马可以干活,猪肉、羊肉、鸡肉应该是肉食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一些诸如鹿之类的食草动物和其他飞禽、鱼类。
在调料方面,香料应该已经有花椒、八角和肉桂,考虑八角需要嫁接,所以古时与现代或许有所不同。作料方面,盐已经有了很多年;甜味的来源主要是饴(麦芽糖)、蜂蜜和甜味水果,南方已经有甘蔗,但蔗糖应该还没有或者应用极少;酱油还没有,但是已经有了酱;有了酒以及酒的“失败产物”——醋。
大概就是这样,纯手打,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