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雄伟的景色?

奇山异水游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奇山异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气象万千,险峻奇特;有的秀丽深幽,绚丽多彩。当您置身其中,定会被这些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色所陶醉。 福建 武夷山天游峰、玉女峰、九曲溪、 厦门鼓浪屿、 日光岩 武夷山 天游峰 号称武夷第一胜地的天游峰属六曲,在五曲隐屏峰后。壁立万刃,高拔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承雨弥漫。登峰巅,九曲溪山全势一览而收。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进仙镜,天上遨游,故名天游。 玉女峰 就在二曲流水之畔,有一石晶莹绰约,亭亭玉立。岩顶花团锦簇,宛如少女发髻垂钗,而体态圆润婀娜,如一朵出水芙蓉,这就是人人称颂的玉女峰。相传玉女是玉皇之女,热爱人间,下凡武夷与大王相爱成亲。不料此事被铁板鬼密告玉帝。并施展魔法,将大王与玉女点化为石。玉女峰右,有圆石如镜,岩上刻有“镜台”二字,传为玉女梳妆台。峰下清潭称“浴香潭”。 大王峰 大王峰为武夷山三十六峰之冠, 雄踞九曲溪口, 是游人进入武夷山看到的第一峰。它巍然高耸, 雄伟壮观, 上大下小, 形如王冠。四 周壁立千刃如削斧, 唯有峰南一条裂豁内嵌有石梯蜿蜒直通峰顶。大王峰下有武夷宫, 始建于唐代, 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道观。 武夷山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九曲源出于三保山,奔流数十里,过星林入武夷,盘绕九曲十八弯,长达18里,两岸青山夹峙,巨岩嵯峨,可谓“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抢流”。乘坐形式古朴的竹筏,顺九曲溪而下,可极目纵览峡岸森列的三十六峰,其中有武夷第一峰大王峰,武夷第一胜景天游峰,武夷最高峰三仰峰,以及仙掌峰、大藏峰、小藏峰等奇峰佳景。 厦门鼓浪屿 是厦门西南隅的一座小岛, 面积1.78平方公里。岛上树林苍翠,空气清新,无车马喧嚣之虑,有“海上花园”、“步行者的天国”之称;岛上居民喜好音乐,曾有500多台钢琴,故有“音乐之岛”美誉;因保留着许多18世纪欧美式建筑, 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主要景点有日光岩、日光寺、菽庄花园、郑成功纪念馆和纪念园──皓月园等。 广西 桂林水上漓江、 阳朔、 芦笛岩、七星岩 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广西境内, 属西江水系桂江的上游河段。桂江源自桂东北苗儿山, 上游称漓江, 漓江从桂林至阳朔一段, 长82公里, 蜿蜒于岩溶峰林之间, 江水清澈, 风景如画, 此段即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在地, 沿江有象鼻山、塔山、画山、碧莲峰等风景点。游人乘游船在漓江可饱览“水似青罗带, 山似碧玉簪”的秀美风光。 七星岩 又名栖霞洞、碧虚岩。在桂林市东普陀山西侧山腰。原是一段地下河, 岩洞雄伟深邃, 最宽处43米, 最高处27米, 常年温度20℃左右,游程800米。洞内景物丰富,如大象卷鼻, 狮子戏球、仙人晒网、银河鹊桥等, 奇幻多姿、琳琅满目。从隋唐 (公元六世纪)起成为游览胜地, 留下许多题刻诗文, 十分珍贵。洞上建碧虚、 栖霞二亭。 安徽 黄山、北海、莲花峰、玉屏楼、天都峰、飞来石、始信峰 黄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峰林状花岗岩高山构成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黄山雨量充沛,林木繁茂,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以非凡的自然美赢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1990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海 是黄山中部偏北的一个景区。北海景区峰峦集中、秀丽,知名者有始信峰、上升峰、石笋峰、观音峰、笔架峰、清凉台等奇峰怪石,形态逼真,维妙维肖,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之作。每当云雾萦绕之时,峰峦时隐时现,酷似大海中的无数岛屿,令人神往。 黄山:莲花峰 在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峻峭高耸,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如一朵初开新莲,仰天怒放,绝顶处方圆丈余,明曰石船,置身于此,大有顶天立地之感。 黄山:玉屏楼 在黄山中心地区,莲花、天都两峰间,海拔1680米。背靠玉屏峰,前拱文殊台,左有狮石,右有象石,势若守门。因站在文殊台上可眺望周围的“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等石景,故而有“黄山绝境处之誉”。明万历42年(1614年〕普门和尚在此建文殊院。此外,著名的迎客松、送客松分别植于狮石和象石前,不断的迎送来黄山的游客。 天都峰 在黄山景区东南部,海拔1810米,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天都峰为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锋,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级”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峰头远眺云山相连,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美不胜收。 飞来石 在黄山西部,为飞来峰上一块巨石,高约10米,孤耸峰头,根部和山峰截然分高,似天外飞来,故名,又因石上尖下圆如仙桃,又名仙桃峰。 始信峰 在黄山东部,海拔1668米,传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始信黄山可爱,故名。这里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石笋峰,上升峰左右陪衬,成鼎足之势,峰巅有渡仙桥,桥畔石隙有状似接引仙人渡桥的接引松。峰顶为一平台,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揽景,吟诗作画,饮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