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沉迷游戏,荒废学业,那为什么不禁止游戏呢?

未成年人充值几万游戏,荒废学业,沉迷游戏,无视家人,有逆反心理,甚至殴打长辈。你见过有些孩子因为游戏毁了自己的新闻吗?既然游戏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不禁止所有游戏?今天我就来说说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

禁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讨论利弊之前,先看一组数据!

2019年,中国游戏公司海外收入825亿人民币。排名靠前的游戏分别是刺激战场、使命召唤、荒野行动、第五人格和终结战场。

2020年上半年,腾讯游戏总收入为755.9亿元。其中,今年6月,《王者荣耀》全球总收入为6543.8美元+0.93亿美元,位居全球手游收入第一。2020年上半年,网易游戏总收入为273.5亿元。两家巨头游戏公司上半年营收已经超过6543.8+0000亿。

高收入必然伴随着高税收。游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

如果游戏全部下架封禁会怎么样?

首先是从事游戏职业的员工集体下岗,其次是各大平台以游戏为生的主播下岗。当国家GDP下降时,国库财政就会明显减少。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网吧纷纷倒闭,卖游戏辅助工具的店铺也纷纷倒闭。

青少年的休闲娱乐项目将转化为短视频、小说等项目,青少年的休闲娱乐项目将转化为短视频、小说、酒吧、ktv、麻将等项目。

不旅行的好处是没有人会通宵打游戏,降低青少年近视率,杜绝游戏充值高的问题。至于孩子被禁止游泳会得到更好成绩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相比之下,我认为禁止旅游弊大于利,所以我不赞成。毕竟,靠游戏养家糊口的人和不会受游戏影响的人,远远大于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呼吁禁止旅游?我个人认为有两种人呼吁禁止旅行。

第一种人:自媒体人!

归根结底,自媒体的变现手段还是靠流量!无论哪种变现模式,没有流量都不行。

比如:卖产品,你的产品再好,谁知道?或者拍个广告,你的作品连流量都没有。谁让你做广告了?或者卖个专栏,但是你写的再好,也没人知道你有专栏。怎么卖?

所以有自媒体人呼吁大家为了流量禁止出行。列举各种游戏的弊端,家长忍不住把这些弊端加在孩子身上。于是,作者和观众达成了“共鸣”效果,观众宣泄了情绪,作者收获了流量。

至于作者是不是真的对下一代好,谁知道呢?

第二种人:父母!

孩子玩游戏成瘾,家长不知道怎么帮孩子戒掉网瘾,所以一直呼吁禁止旅游。家长的理由简单粗暴:大人都沉迷游戏,何况孩子。

如果这些家长不是在抱怨,而是真的要禁止旅游,那我只能说你太自私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会因为个人家庭教育而失业,你觉得现实吗?

在和未成年人面对面玩游戏的问题上,国家要求游戏需要实名注册制度。22:00-8:00禁止未成年人出行,玩游戏有时间限制。之后强制下线,未成年人充值金额也有限制。

腾讯还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在微信和QQ上看到孩子的游戏动态和消费记录,还有一键禁游功能。

如果有这么多限制,你的孩子还能在游戏中如鱼得水,那你是不是该考虑家庭教育了。退一步说,孩子在其他平台玩小游戏,充值几万元没有限制。你不觉得孩子知道家里巨额存款的银行卡密码不合适吗?

旅游禁令后孩子成绩能飙升吗?现在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多少孩子和家庭被游戏害了?”

孩子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倾家荡产,最后害人害己。我承认,但你说这是游戏的全部,我不敢苟同。在我眼里,游戏只是一个背锅的人。

80年代末,主机游戏风靡全国,各种游戏卡层出不穷。90年代,小霸王游戏机诞生,将主机游戏推向高潮。

当时国家响应号召,禁止主机游戏。20多年前,没人能说清为什么会被禁。但是玩过的人都知道,它不需要联网。插电视就可以玩,也没多大关系。

然后到了2000年,传奇网游风靡全国,甚至现在还有各种版本的复古传奇。随后几年,盛大、网易、腾讯崛起,各种网络游戏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0手游又开始流行了,比如水果忍者,小鳄鱼爱洗澡,捕鱼达人等等。2013年,腾讯全国系列游戏爆发。2015王者荣耀公测,将手游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16我记得我的城市,那里的街道、公交、公园等地方随处可见玩王者的人。

从80年代末到2020年,三十年,曾经的孩子,现在的父母。30年来被游戏“毒害”的人不在少数,那为什么培养了那么多社会精英,培养了那么多硕士博士?这些人小时候没玩过游戏吗?对游戏不感兴趣?

有人说那时候电子设备没那么发达,玩游戏不方便,所以没那么中毒。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问问在座的80、90后,在还没有游戏机的时候,你们是在业余时间学习吗?如果没有家长看,你不是在看动画片,就是在和朋友玩游戏,对吧?

那时候你不是沉迷于电子游戏,也是沉迷于其他游戏。很少有人能真正把学习当成乐趣。

而且2010后游戏行业特别发达,2010到2020年在宿舍玩游戏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都是顺带毕业的,学业也没荒废。

我觉得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取决于玩不玩游戏。这取决于孩子的天赋和家庭教育。我说这些不是赞成孩子天天打游戏,而是希望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学会引导孩子,而不是天天嚷嚷着让游戏成为背锅侠。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戒网瘾的问题。

如何戒掉网瘾游戏是为了娱乐放松,过度沉迷游戏有害身心健康。分享一下我戒网瘾的经验:

我以前也有网瘾,很大的一个。从2008年到2014,我一直沉迷于地下城,经常通宵刷图PK,甚至毕业后还要去网吧打两分。2014年开始沉迷剑灵。当时觉得游戏太好玩了,这辈子都戒不掉。

就这样一直玩到2015,那时候工作很忙,每天工作+旅途消耗11小时。即便如此,下班后我还是会打3、4分的游戏,甚至遇到剑灵周年活动会向公司请假在家打游戏。过了一会儿,整个人变得很疲惫。

每天打游戏做任务做副本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快乐变成了压力。是的,我的快乐已经没有了。

那时候玩游戏感觉是一种压力。越玩越累,甚至有点厌倦游戏,但是不敢停,因为玩的越少,得到的越少。

后来因为网费过期,游戏玩了两天才可以续费。虽然我没有玩游戏,但是感觉莫名的轻松。整个人精神更好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从那以后,我就没有那么沉迷游戏了。如果我想玩,我会玩一会儿放松一下。如果我不会玩游戏,我也不会错过。

当时有一种“看透红尘”的感觉,也是那时我才明白“沉迷游戏有害身心健康”的真正含义。

我觉得玩游戏是为了快乐,当“快乐”变成了压力。当你在游戏中找不到快乐的时候,你的网瘾很快就会停止。有人很喜欢玩游戏。你让他在游戏工作室工作,天天在游戏里“搬砖”。日复一日,过几个月你再让他玩游戏,他肯定没心情玩了,因为他觉得累,找不到快乐。

放弃孩子网瘾,发布一些解决方案,仅供家长参考。

想办法让孩子在游戏中找不到快乐。时间长了,他觉得不开心就放弃了。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加大训练力度,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没有爱好,试着给他培养一个爱好。让孩子在游戏之外找到存在感和自豪感。花一两天时间强迫孩子玩游戏,让他什么都不做,让他玩到吐为止。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短时间停止玩游戏。课余时间带孩子去外面玩,不要让孩子觉得太空虚,也不要让游戏有机会进入。约定一个好玩的游戏周期,一周一次,两周一次。适合从小遵守约定的孩子。戒网瘾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戒网瘾就意味着孩子这辈子再也不玩游戏了。其实戒网瘾只是让孩子不再沉迷游戏,不会因为游戏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想让孩子完全退出游戏而不去碰它是不现实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适当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游戏,强行限制孩子玩游戏,只会适得其反。你可以见他一段时间,不是一天,是一天,不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