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你是否被复杂的平面几何和ABCD迷惑,觉得自己过不了高考的独木桥?

l你是否被困在繁重的工作和微妙的办公室关系中,觉得升职遥遥无期?

l你是否因为TA的不可调和任性而头痛欲裂,觉得亲密关系很难?

生活中有太多的瞬间,我们会陷入自己想象中的噩梦:“这次考试不及格怎么办?”?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无比失望。我该如何面对他们?”“同事一个个看不起我,排挤我。以后怎么在职场混?就这样一辈子没有发展吗?”“TA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短信,接电话,难道她不喜欢我吗?我有那么讨厌吗?“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是非常渺小和卑微的存在,无法处理让我们害怕的情况,被焦虑和恐惧牢牢锁住,无法动弹。

但是面对同样巨大的压力,有些人似乎可以用巨大的压力来突破自己,更上一层楼。“考试不是很好吗?就是考试的知识点没有复习,补一补是可以的。”于是我整理了错题,更认真地查了查漏补缺。“被同事孤立?那是因为老兵们让我跑,所以对他们好一点。”所以他们平时对办公室的“老人”都很客气,主动倒茶买零食,很快就打成一片。“TA不够热情?然后我会发掘共同兴趣,主动出击”,于是我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游戏和摄影,迅速拿下理工男。"

当你对这样一个“挂机”的人充满羡慕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想到,你和他之间可能只有一个特质——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与我们在特定情境下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关。班杜拉(1977,1997)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我们对自己制定计划、完成任务和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的判断,它涉及到我们对自己不同方面能力的认识,以及动机和认知资源的调动。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三个方面:程度、普遍性和强度。

自我效能感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我们在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中都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但是面对微积分的应用,我们很可能会麻木,会有压力。

自我效能感的普遍性与便携性有关。一个在口头表达上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可能会把这种自信转移到他的口语能力上。

自我效能感的强度是由个体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决定的。如果我们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非常有把握,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上升。

自我效能感从四个方面影响我们的生活。

(1)认知过程。个人目标的设定受到自我评估能力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越高,我们设定的目标就越高,实现目标的决心就越大。同时,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我们对未来的预期。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期待充满支持和帮助的积极场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预期一个充满挫折的未来,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当我们面对巨大的压力和他人的目光时,保持坚定的信心也需要很强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的时候经常遇到不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但是缺少一点努力。在讨论志愿的时候,他们说:“以我的水平,去区里的什么学校都好。”他们自己消化负面情绪,很少和周围的人交流:“一切都靠自己,跟老师和别人说也没用。”被一波又一波的考试打得体无完肤,渐渐忘记了当初的雄心壮志:“题目这么难,我怎么吃透?算了吧。”对能力低下的期待,不仅限制了我们的可能性,也让我们对未来看得非常消极,没有勇气与人接触,渐渐消磨掉了之前意气风发的状态。

(2)激励过程。自我效能感在动机的自我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信念,期待努力的结果,设定目标,完成计划,最终实现理想。通过自我调节的机制,期望转化为动力,引导我们努力的方向,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小美是人力资源部的新人。虽然刚进公司不久,但她知道自己很适合这份工作,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她很友善,喜欢和同事、领导打交道。我做事也很认真负责,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觉得很放心。自信满满的小美,每天都精神饱满。她和师傅保持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联系,深入研究自己喜欢的绩效管理部分。熟悉公司的业务内容,对IT行业的人力情况有较好的了解;下班后不断充电,准备更高级别的人力资源经理考试。没过多久,这个有事业心的女孩得到了同事和上级的认可。试想一下,如果小美很内向,认为自己不适合做人事工作,也许她会走上“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道路,不会有学习工作的动力。

(3)情感过程。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会影响我们在压力情境下的情绪。应对压力的自我效能感在引起焦虑中起着重要作用。相信自己能够应对风险的人较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感觉自己无法控制风险的个体,容易被潜在的威胁压垮,经历高强度的焦虑,放大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这样的负面思维会影响我们的发挥能力。

当接到一个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项目时,我们会有很多顾虑:“时间这么紧,我能做好吗?”“汇报进度时被大老板批评怎么办?”“如果我搞砸了,下属会拿我怎么样?团队受不了了怎么办?”应对压力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少被这种不良的思维模式困扰。如果对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可能会把很多事情想得很糟糕,一边工作一边焦虑地挣扎,消耗了很多精力。

(4)选拔过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发展。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环境的选择和决定,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自我效能感与环境选择密切相关。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愿意选择策略高于自身能力的活动,在压力情境中不断提升自己。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坚守自己的“安全区”,避免面对超出自己应对能力的情境。自我效能感越高,我们适应职业和胜任不同岗位的能力就越强。反而会打“安全牌”,少尝试其他位置。

面临毕业,所有的学生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上学还是工作?有些人可以保持开放的心态。除了学术研究,他们还经常利用暑假到公司实习,增加工作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之后即使考研失败,也能迅速调整心态,进入职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不相信自己在其他领域能做好,只专注于自己熟悉的学术领域,害怕离开象牙塔。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因为简历问题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只能一路走到最后,继续考试。自我效能感影响我们的开放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敢于面对不熟悉的情况,尝试新事物。

要提高自我效能,可以尝试。

(1)改变归因方式,尽量把问题归因于容易改变的内在因素。如果把问题归结于智力等难以改变的内在因素,我们很容易变得消极,自怜自艾。“都是因为我太笨,做不好这件小事。”这种内在的、稳定的归因,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无力,强化我们的无助感。负面预期还会降低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影响自我效能感。如果把问题归结为内在的、多变的因素,比如我们自己的努力,“我花的精力比较少,搞砸了很正常。我只需要下次多学习”,那我们就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质疑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2)列举亮点,肯定自己的突破和进步。很多人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很低,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而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他们专注于自己缺失的部分,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消极评价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忽略值得肯定的地方。为了调整这种倾向,我们可以列出我们缺乏自我效能感的领域中的十个亮点;每天晚上睡觉前,列出弱点的突破口;当你觉得无法完成某件事时,回想一些“例外”——你在类似挑战中成功的例子,从而将你在类似项目中的自我效能转移到需要突破的领域,增强你完成任务的信心。

(3)用行为建模的方法,逐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增加自己的成功经验。班杜拉,1977,1982 1982)认为,成功的经历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如果我们真的对实现某个目标缺乏信心,不如把总目标分解成可实现的子目标,通过成功的经历逐渐积累自我效能感。对于内向的销售人员来说,克服害羞,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可以先模拟一下在无人的情况下如何介绍产品。当我们熟悉了产品的特点后,可以尝试和家人朋友一起练习,听听他们的建议。在一次次的演练中,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终于不再怀疑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提高后,你曾经想逃避的挑战,可能会变成你渴望的机会。成功之路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