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中如何促进祖孙有效沟通

代际教育如何共赢?

一年前的六一儿童节,一项全国性的“隔代教育”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比例越高,由此产生的家庭矛盾也越来越多。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隔代教育——受到广泛质疑。有人说,现阶段的这种教育模式会影响未来中国人口的素质。什么情况?

每一代父母的误解

人们习惯把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称为“隔代亲属”。其实,隔代教育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词。在我们传统的家庭中,0 ~ 3岁甚至学龄前主要属于育儿范畴,这个时期是为孩子生长发育的各种心理生理指标——所谓德、智、体——打下基础的时期。当下,传统“隔代父母”的育儿方式下的误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不妨看几个短片:

咪咪一出生,就和父母、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母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她在祖父母的膝下长大。娃娃是她的小伙伴,半导体里的儿歌和音乐是她的老师,跟着爷爷奶奶上街是她了解社会的基本活动。爷爷奶奶年纪很大,步履蹒跚。于是咪咪上学前更多的时间是在家自己玩,直到上学才真正离开家。如今咪咪即将大学毕业,但仍有很深的隔代教养痕迹:安静,不爱说话,不爱运动,缺少独生子女的天真活泼,下课回家,校园里看不到她。这种孤僻的性格和她最初的成长环境有关。

镜头二当刘女士的儿子简佩筠两岁时,她的母亲退休了,搬进来了。本来她和梅梅一家在一起,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时会有一些小摩擦。比如午饭的时候,刘女士做了红烧大虾,说是一人两个,奶奶说“我不爱吃”,就干脆把自己那份放到孙儿碗里。以前,健健喝水并不难。他喝了几口凉开水。奶奶好,放糖水果宝,健健再看到开水就摇头。况且健健已经可以自己穿鞋袜了,却要奶奶来代替,这让健健的自理功能彻底退化了。刘女士真的很头疼妈妈,为了儿子不被她惯坏。

在新浪育儿论坛发布的一个帖子中,用户dsm0922说:我儿子平时在家由保姆带,平时只在周末去奶奶家玩。在家里,他听话,不任性。到了外婆家,我从姑姑的哥哥那里学到了一些坏习惯,比如在地上爬,穿鞋睡觉。每当我纠正他的错误时,我的祖母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儿子,不要穿鞋睡觉。看,奶奶的被子脏了。奶奶洗被子多累啊。”奶奶肯定会说:“不要紧,让孩子踩吧,脏了再洗。”再举个例子,我儿子在吃水果的时候,我说:“我儿子要用手帕包住你妈妈,不然把你衣服弄脏了就难看了。”奶奶肯定会说:“没事。不包围自己,就不要包围自己。”长此以往,儿子逐渐抛弃了原有的好习惯,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奶奶还对儿子说:“在奶奶家,奶奶年纪最大,爸爸妈妈都得听奶奶的。”两岁的孩子已经意识到外婆家和自己家的人生哲学是不一样的,在外婆家可以不听妈妈的话。到现在,即使在奶奶家,也没人听。

对“隔代亲属”确实有一些误解。两代人育儿方式不一致,导致家庭矛盾上升,这是个老问题。平心而论,养育方式不一致也不全是老人的错。海海的爷爷奶奶是老师。从小,他们对海海要求很严格。他们每天按时吃三餐和一个水果,不再喂零食,让海海学会擦桌子、扫地、洗小手帕。海海妈妈偷偷跟老公说:“爷爷奶奶好小气,把孙子孙女当小奴隶。”现代主义者海认为,只要儿子开口,一切都必须让他满意。海海虽然还没上学,但已经能察言观色了。他在爷爷奶奶面前很理智,捉弄妈妈。这说明隔代教育也要具体分析。

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在北京一些日托幼儿园门口,每天上午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多都是老人。偶尔看到一两张年轻的面孔,大部分都是家里的保姆。隔代教育现象之所以在中国如此普遍,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型,各行各业改革的快速发展,年轻人肩负着结婚和创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他们要加倍努力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到家庭的幸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当他们初为人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就成了养育孩子的最大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们虽然对独生子女有很高的期望,但还是力不从心,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这是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的主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继生认为,无论如何,隔代教育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这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当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忙着尽可能多的赚钱的时候,当大多数情况下保姆不专业,难以照顾的时候,孩子基本都是爷爷奶奶的了。

在西方国家,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到上小学,每个年龄段都有专门照顾孩子的机构。这些国家特别重视0 ~ 3岁儿童的教育,有非常完备的托幼机构。员工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考核,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专业育儿人员给予孩子从生活、学习到心理的全方位关爱。有了完善的托幼机构作为保障,他们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完全可以安心工作。

因此,王继生教授认为,在城市化加速和独生子女的时代,人们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家长的素质,尤其是不同世代的家长,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

面对这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子女教育初期,如何既能克服隔代教育容易出现的弊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能让年轻父母更容易投入工作,争取事业?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缺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0 ~ 7岁是个人品质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子女都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和父母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如果任由“离异父母”的特殊宠爱泛滥,将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例如:

容易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很爱自己的孩子,很容易溺爱和迁就孙子。尤其是孙子辈是独生子女的时候,老人会有更多的心理顾忌——万一出了差错,对不起孩子,又怕孩子责怪我。结果老人总是依赖孩子,处处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家庭的核心。孩子犯错不及时纠正,往往会满足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他们享受餐桌上的特殊待遇;安排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安排玩具,代替孩子自己喂食,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厌其烦地抱着孩子上下楼梯...

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了孩子四肢发育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父母,一切以我为中心,全家都得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者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生气,发脾气。对老人的过度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也让他们变得极其自私、胆小和脆弱。

很容易破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

老年人容易被传统观念束缚,接受新事物慢,教育和育儿观念相对落后,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易改变。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听话、稳重而不出格,不善于用科学的、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为好奇而产生的“打扰”“破坏”等冒险创新的探究行为,总是急于制止。

比如,当孩子抓几只蚂蚁来喂,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看看根是什么样子,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开一辆玩具车,他们的祖先总会停下来批评他们。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玩蚂蚁是脏的,拉花是故意的,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是不能“毁”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这些蛮横行为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一个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何形成开拓创新的人格?

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窄,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大多数老年人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也不喜欢出门,因为年龄的原因。子女和爷爷奶奶朝夕相处,长期受限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他们听到的、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说的都是成年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的本性。另外,户外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缺乏体育锻炼,会造成身体虚弱,生病;另一方面,被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不到新鲜事物,可能会导致孩子视野狭窄,缺乏活力,不敢面对陌生人,无法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窄,固执,退缩,心理老化,等等。

最好的方法是扬长避短。

现实生活中,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很多爷爷奶奶养大的孩子都有很大成就。在《一路狂奔》奥运会110米栏赛道上,获得冠军的刘翔因为父母忙于生计,早出晚归。一直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不仅和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

北京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黄海波认为,祖父母很关心他们的孙辈,也很喜欢他们。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陪孩子,能耐心听孩子讲故事。爷爷奶奶有抚养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知道得多。爷爷奶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没必要强求这个或那个。事实证明,祖辈带大的孩子,很多身体素质都很好,在生活照顾和安全感上也比其他孩子强。

但是,祖先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与现代社会不同。此外,祖先在生理和心理上也必须具备老年人的特征。因此,隔代教育必然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它的长处,避免它的短处。

对于扮演孩子和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来说,一定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老人沟通,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只要注意,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玩游戏讲故事,周末带他们出去活动。同时要尊敬老人,经常和老人聊天,讲科学育儿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导;买一些科学育儿的书籍,和老人交流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接受新事物;既要坚决表明态度,又要耐心与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年轻的父母必须明确他们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不要为了图省事,孩子一出生就扔给老人;不要怕老人宠孩子,不肯照顾孩子,切断祖孙之间的亲情。无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在老人家中临时寄养子女,都要注意协调好与老人的关系,以子女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争取代际教育的双赢。

中国教育先锋网

不记得原来的网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