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时钟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理解时钟1的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和发现时针在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认时。
2、了解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3.体验数学的生活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能够与同行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钟面四个(7: 008: 009: 0010: 00)模型钟;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纸钟面和日常生活图表。
活动流程:
先讲“小明秋游”的故事,引导孩子看钟的兴趣。
第二,和孩子讨论,引导孩子认识到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游了吗?你为什么不去?
2.他应该什么时候起床?他什么时候起床的?
小明什么时候到达幼儿园?
4.你为什么迟到了?他什么时候睡觉的?
在讨论中,老师及时展示了四个钟面。
三、探索发现小时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正确识别小时。
1,单独指一个钟面,知道分针和时针。
问题:钟面上有什么?
这两根针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
老师总结:细长的手是分针,粗短的手是时针。
老师逐一指向四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孩子就能识别出来。
2.寻找四个时钟之间的相似之处。隐藏了哪些秘密?
老师:故事里说的时间是7点,8点,9点,10点。当颜色显示在整点时,你会发现分针指向谁?
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数字几点?
3.老师指着钟面,让孩子们说出时间。
第四,老师拨钟,小朋友指出错误。
老师先说小时,然后把分针或时针设置错了,再让孩子指出错在哪里。
教显示时钟,划出小时时间,识别小时时间。
1,老师把钟藏在身后,先拨出时间,再显示。
2.请个别儿童设置时钟。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六、孩子试着在纸钟上拨时间。
1,老师讲述起床、上班、下班、睡觉的时间,让孩子在纸钟上拨出来。
2.请个别孩子谈论他们的日常生活时间,其余的孩子在纸钟面上留出。
3.教师渗透早睡早起、生活有序的教育内容。
七、看图钟,巩固对时辰的认识。
1,老师展示幼儿生活的画面,并演示在钟面上画出整点时间,强调时针较短,分针较长。
2、幼儿看图指针活动。
活动反映:
“认识钟表”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钟表,区分时针和分针,了解数字在钟面上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认识小时和半小时。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让孩子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把握教学目的。整堂课,孩子们学习积极,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取和情感体验同步。
我通过参观一家钟表店来引导话题,展示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时钟,引导孩子充分观察这些时钟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了,教室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然后,我引导孩子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重点是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顺时针走的。然后让孩子认识时针和分针,让孩子仔细看两只手的区别,根据手的长短粗细来区分时针和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知道时针和分针的操作关系。两只手往一个方向走,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通过演示,孩子们看得清楚,兴趣浓厚。
在认识小时的过程中,我在课件中展示了12小时钟,让小朋友通过观察,找出时针和分针在哪里。然后我会给孩子看一些整点的钟表,巩固他们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让他们拿出他们的学校工具“企鹅钟”来听老师的时间,他们拨了小时。因为实际操作,大部分孩子对这个环节掌握的比较好。
活动的难度在于了解一点点。孩子如何轻松掌握难度?我用了对比法:让孩子分别观察整点和一点半两个时钟。大部分孩子都是整点报时,也有孩子是一点半报时的,我就让他说‘你怎么知道的?’最后,我会引导孩子自己总结:一点半,时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向两个数的中间。至于是什么时间的难点,我一边拨钟一边借助实体钟解释:看时针在4和5之间,那么时针经过的数字4有没有到数字5,所以应该是4: 30而不是现在的5: 30。当他们再次展示课件,并让他们看一看,谈谈现在是什么时间时,他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然后让孩子看着数字时间,自己拨学校工具,半小时帮他们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为导向,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工具为媒介,给幼儿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的原则,综合运用发现和游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和言语活动促进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的优秀教案:理解时钟2活动的目的
1.通过观察和幼儿自己的尝试了解钟表,初步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掌握整小时和半小时,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了解钟表的使用方法。
2.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要准备的活动
1.营造“钟表展厅”的教学环境。
2.有一个可以拨的小时钟。
3.反映孩子日常生活的图片(起床、上学、吃午饭、午睡等。),以及时钟进化的图片。
4.可用于制作钟面的相关材料(如长短针、1至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纸板或吹塑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孩子的尝试欲望
在“手表店”听音乐的同时,把孩子带入“手表展厅”,引导他们欣赏各种手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请仔细观察,找出并比较这些钟表之间的相似之处。再想想,工人叔叔阿姨们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第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比较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不同,可以知道12的数字及其排列位置。
提问:
1.每个钟面上都有什么?(展示三个形状不同的钟,幼儿发现钟面上有两个指针和1~12的数字。)
2.这两种针有什么区别?他们叫什么名字?(知道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数字的位置是什么?(知道几个典型的数字位置12,9,3,6)
第三,孩子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孩子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和数字的关系(孩子手里有一个钟)
提问:
1.请看一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指向哪个数字。(在12上)
2.请把时针从12转到1,看看分针会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回到12)
3.自己试钟,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4.得出一个结论:当时针每移动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会移动12个数字(一圈),也就是一个小时。
第四,认识整点半小时,发现和发现其间的规律。树立正确的观念
1.老师示范:一个时钟的双手指向12;时针设置为1,分针设置为12;在另一个时钟上,时针设置在12和L之间,分针设置在6。
问问题:
这三个钟有什么区别?它们代表什么时间?
②分针总是指向小时的哪里?一点半,分针在哪里?
(3)想一想,在2点整,时针应该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该在哪个数字上?1: 30,时针在哪里?分针应该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总结:小时上,时针指向一个数字,分针始终指向12;一点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向6。
4.孩子们试着练习第二遍:
(1)按老师的要求拨小时、半小时;
②根据日常生活图片留出整一小时和半小时,小组内幼儿互相核对准确,说出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数字。
五、老师总结了钟表的相关知识。
六、帮助孩子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是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问题:孩子们,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钟?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都用钟表?(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启发孩子说出时钟的用途)
2.老师总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可以告诉人们现在几点了,该做什么;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孩子认识钟,就能按时起床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按照时钟上的时间准时上课,玩游戏,让孩子按时吃午饭。这个钟非常有用。
七、展示钟表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孩子简单了解计时器从古至今的变化,激发他们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老师:在古代,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和滴水来计时。常州天宁寺有日晷。小朋友可以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们设计制造了各种钟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孩子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发明更多更漂亮的钟表,好吗?
扩展活动
提供制作时钟的材料,鼓励孩子制作时钟模型。
教学反思: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游戏为导向,以掌握概念为目的,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把操作做精,在动手和观察的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小时,同时渗透时间观念的教育,把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成有趣的活动。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儿童建立钟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提高儿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以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的激发孩子学习看钟、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少部分孩子在学习时针分针赛跑时,一开始对时针分针的关系有点懵,有些孩子理解后也不会用语言表达。相信下次上这门课,我会更加关注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更加积极有效。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理解时钟3的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以及分针和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时间。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和睡觉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于参加各种运算游戏,培养逆反思维。
活动准备:
1,小朋友有个纸板钟。
2、动物手偶
3.物理时钟
活动流程:
首先,介绍并简单理解时钟及其功能。
1.介绍并简单了解时钟的种类和功能。
老师调好闹钟,介绍一下。
提问:
你能猜出那是什么声音吗?(闹钟)
(2)家里还有什么钟?它是什么形状?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钟。
(3)时钟是做什么的?
时钟不停地走,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人们根据时钟上的时间学习和休息。
2.简单理解一下钟面。
老师:今天老师还带了一个钟。它是什么形状?(圈)请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两针12号码。
提问:
这两种针有什么区别?(不同长度)
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做分针,短的叫做时针。我们在看数字,
提问:
(1)正上方的数字是多少?(12)
(2)正下方的数字是什么?(6)
二、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孩子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老师:今天时针和分针会轮流运行,现在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请猜猜谁会赢?好了,游戏就要开始了,预备——出发!(老师操作时钟)
问题:谁跑得快?(分针)
点评:分针和时针跑起来有什么秘密?老师重复了一遍操作。
总结:一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就是一个小时。
第三,知道整点。
老师:分针和时针的数字表示什么时间?别担心,老师会告诉你的。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当指针指向一个数字,分针指向12时,它表示“几点了”和“一点,两点,三点”...六点”和孩子们一边拨钟。
当你拨时钟时,你必须顺时针拨它。顺时针方向是钟面上数字由小到大的方向。
第四,要求个别孩子练习。
练习拨打7点,8点,9点,10...12.
五、全部练习。
请孩子早上7点起床,9点上课,下午12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请小动物检查。
六、游戏《狼,狼几点了》
1,说说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邀请小朋友做羔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几点了?”老狼双手抱钟,然后拨时间,小羊一起说时间。如果老狼拨到6点,他会吃掉小羊。
2.先请几个小朋友和老师示范一下。
活动反映:
“认识钟表”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钟表,区分时针和分针,了解数字在钟面上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认识小时和半小时。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让孩子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把握教学目的。整堂课,孩子们学习积极,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取和情感体验同步。
我通过参观一家钟表店来引导话题,展示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时钟,引导孩子充分观察这些时钟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了,教室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然后,我引导孩子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重点是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顺时针走的。然后让孩子认识时针和分针,让孩子仔细看两只手的区别,根据手的长短粗细来区分时针和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知道时针和分针的操作关系。两只手往一个方向走,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通过演示,孩子们看得清楚,兴趣浓厚。
在认识小时的过程中,我在课件中展示了12个小时面,让小朋友通过观察找到时针和分针在哪里。然后我会给孩子看一些整点的钟表,巩固他们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让他们拿出他们的学校工具“企鹅钟”来听老师的时间,他们拨了小时。因为实际操作,大部分孩子对这个环节掌握的比较好。
活动的难度在于了解一点点。孩子如何轻松掌握难度?我用了对比法:让孩子分别观察整点和一点半两个时钟。大部分孩子都是整点报时,也有孩子是一点半报时的,我就让他说‘你怎么知道的?’最后,我会引导孩子自己总结:一点半,时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向两个数的中间。至于是什么时间的难点,我一边拨钟一边借助实体钟解释:看时针在4和5之间,那么时针经过的数字4有没有到数字5,所以应该是4: 30而不是现在的5: 30。当他们再次展示课件,并让他们看一看,谈谈现在是什么时间时,他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然后让孩子看着数字时间,自己拨学校工具,半小时帮他们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为导向,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工具为媒介,给幼儿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的原则,综合运用发现和游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和言语活动促进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理解时钟4的教学目的;
1,了解钟表的表面结构,时间上的指针和分钟的运行和规律,学会看小时和半小时。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和睡觉的好习惯。
4.让孩子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实体挂钟,自制大钟(分针上有兔子,时针上有乌龟)。
2.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纸板做的钟。
3、龟兔赛跑课件,5张小朋友日常的图片,小猴子,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首先,老师展示挂钟
1,问题:它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什么钟(大的钟,提醒我们早起的小闹钟,人们为了方便把它们做小戴在手上,所以叫手表)?
2.时钟的功能是什么?时钟不停地移动,给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根据时钟上的时间工作、学习和休息。
第二,老师展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看这个钟的形状(圆形),还有什么钟(方形、蛙形、心形等。)有孩子看过。
2.让孩子们看看钟上有什么。(有1-12的数字和两个指针)老师解释时钟上的数字“12”永远在上面,“6”永远在下面,并教孩子“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第三,给孩子看龟兔赛跑课件,帮助孩子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脚长,跑得快,乌龟脚短,跑得慢。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跑步。兔子跑了一圈,乌龟跑得有点远。
四、老师会拨“12”上的时针和分针,然后把长针转过来,让孩子注意到短针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大步,或者一个数字)。老师反复拨几次,让孩子明白,长针(分针)每转一圈,短针(时针)就带一个字,就是一个小时。
第五,老师继续拨长针。拨号时告诉孩子,当短指针(时针)指向某个数字,长指针(分针)指向12时,表示“x点钟”。拨一下,跟孩子说“一点,两点,三点……”,直到“十二点”(也就是两根针又重合了)。
6.让孩子看当天作息的图片,让所有的孩子按照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纸板钟面上设定每个小时(早上7点起床,早上9点上课,中午12吃午饭,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从小教孩子按时间做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要迟到,放学不要在路上玩。
七、老师将长短针拨到“12”。请注意老师的拨号,老师一边拨号一边说:“分针从12开始,经过1,2,3,4,5指向6,正好是半个圆(有多远?)"。此时时针走在12和1之间,也就是12: 30。“告诉孩子,分针走半圈,指向6的顶端,时针走半格,就是半个小时。然后老师依次拨打1: 30,2: 30,3: 30。
八、老师让孩子按照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留出半个小时。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猴子1: 30,老鼠6: 30,奥特曼10: 30)。最后老师说下午六点,给狼看,让孩子把桌子上的钟倒过来,不让狼看到。
九、玩老狼,老狼游戏是几点,叫小朋友拨钟。
1,说说游戏规则:小朋友扮成小羊,拨钟。当老师说什么时候的时候,小羊就拨钟。请老狼看钟。当小羊拨钟时,它就停止了。老狼不到时候不吃羊羔。当6点钟的时候,他吃了羊肉。
2.让孩子把钟当方向盘,开出教室玩游戏。
活动反映:
“认识钟表”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钟表,区分时针和分针,了解数字在钟面上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认识小时和半小时。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让孩子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把握教学目的。整堂课,孩子们学习积极,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取和情感体验同步。
我通过参观一家钟表店来引导话题,展示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时钟,引导孩子充分观察这些时钟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了,教室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然后,我引导孩子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重点是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顺时针走的。然后让孩子认识时针和分针,让孩子仔细看两只手的区别,根据手的长短粗细来区分时针和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知道时针和分针的操作关系。两只手往一个方向走,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通过演示,孩子们看得清楚,兴趣浓厚。
在认识小时的过程中,我在课件中展示了12小时钟,让小朋友通过观察,找出时针和分针在哪里。然后我会给孩子看一些整点的钟表,巩固他们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让他们拿出他们的学校工具“企鹅钟”来听老师的时间,他们拨了小时。因为实际操作,大部分孩子对这个环节掌握的比较好。
活动的难度在于了解一点点。孩子如何轻松掌握难度?我用了对比法:让孩子分别观察整点和一点半两个时钟。大部分孩子都是整点报时,也有孩子是一点半报时的,我就让他说‘你怎么知道的?’最后,我会引导孩子自己总结:一点半,时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向两个数的中间。至于是什么时间的难点,我一边拨钟一边借助实体钟解释:看时针在4和5之间,那么时针经过的数字4有没有到数字5,所以应该是4: 30而不是现在的5: 30。当他们再次展示课件,并让他们看一看,谈谈现在是什么时间时,他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然后让孩子看着数字时间,自己拨学校工具,半小时帮他们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为导向,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工具为媒介,给幼儿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的原则,综合运用发现和游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和言语活动促进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