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儿童喜欢吃蔬菜的策略研究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高、体重和各种生理机能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其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物质条件日益增加的前提下,儿童偏食、厌食、肥胖、营养不均衡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工作中,我认真观察分析大班孩子挑食、偏食的情况,改善孩子不爱吃植物性食物的不良习惯。我采用各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努力,我们班挑食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孩子不仅不再挑食,还养成了少吃蔬菜的好习惯。
一、餐前活动
幼儿园门口的每周食谱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孩子饭前不开心。原因是他今天不爱吃东西,所以没有胃口,心情不好。为了让孩子在吃饭前有个好胃口,保持好心情,我们采取了“吃饭前小主播”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小主播,结合英语小组活动中蔬菜的小主题,用简单的英语和汉语为大家播报食物的颜色、味道和营养,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吃蔬菜的欲望。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小麦克风和小电视机,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做一个合格的小主播。小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并积极与小主播互动。通过小主播和小观众的活动,孩子们对端上来的食物产生了很高的兴趣和食欲,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一下子看到、闻到、吃到食物。
1.在食谱中介绍不同蔬菜的颜色,从颜色上引起孩子吃的兴趣。
孩子们根据菜谱上的蔬菜种类,描述蔬菜的颜色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只是告诉大家蔬菜的颜色,很平淡,但是渐渐的通过引导,小朋友发现蔬菜颜色的引入也可以影响小朋友,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兴趣。为此,我阅读了相关文献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比如胡萝卜isorange,这是最开胃的颜色,可以让人在阴郁或忧虑的时候振作起来;番茄是红色的,红色,在情感上是一种非常强烈和充满活力的颜色,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情绪,给人一种温暖、喜庆、祥和、开胃的感觉;茄子是紫色的,能刺激神经,激发精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白菜/菠菜是绿色的,代表明亮、清新、自然;黑木耳有利于稳定情绪,缓解紧张情绪。孩子们知道这些后,都想亲自尝试一下,看看看到这些颜色的蔬菜后,是否真的感受到了相应的心情。如果你吃了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你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结果,孩子们都在大嚼蔬菜。
2、深入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从营养价值上激发孩子对其健康成长的关注。
在活动中,我给孩子们讲了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偏食、挑食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解,孩子知道了很多菜的营养成分和好处。有一次我们搞了一个黑木耳营养知识竞赛,孩子们纷纷说起黑木耳的营养价值:黑木耳可以让孩子长得比老师还高,还能减脂,赶走体内的病菌,长得更漂亮,更帅,更健康。黑木耳是黑色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非常好。孩子应该多吃黑色食物。该吃晚饭了。我看到孩子们在大嚼他们以前不喜欢的木耳。饭前总听孩子说我不吃肉或者我不想吃菜。为了让孩子不挑食,消除饭前对食物的心理抗拒,和肉一起吃,我设计了一个蔬菜对抗细菌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到蔬菜对健康的重要性。“蔬菜大战细菌”这个游戏是由孩子们喜欢玩的“植物大战僵尸”改编的。孩子们要想打败“僵尸”(侵害他们健康的细菌),就不得不更多地“使用”(食用)“植物”(蔬菜)。大班的孩子竞争激烈,谁都不想输。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在游戏中,孩子们被生动地告知,如果他们挑食,“细菌”将损害他们的健康。据观察,我们班的孩子以前不喜欢吃的蔬菜和肉类在这次活动后有了明显的变化。
3.上菜的时候注意放在一起的艺术,从造型上激发孩子吃蔬菜食物的欲望。
食堂老师每天辛勤工作,为孩子们制作各种形状的面食和美味的菜肴,用科学的营养端上桌。怎样才能更刺激幼儿的食欲?在最后一道工序——给孩子上菜的时候,我用这些有趣的小面条和颜色鲜艳的蔬菜,上菜的时候注意在每个孩子的盘子里放上漂亮的图案。比如食堂老师给孩子们做的蝴蝶蝴蝶包,配上青菜,上菜的时候在孩子们的盘子里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仿佛蝴蝶在绿色的草坪上飞舞。圣诞节快到了,孩子们吃的袋子也是圣诞树的形状。我把圣诞树放在盘子中间,蔬菜围绕着圣诞树。这些蔬菜就像圣诞树上的挂件。孩子们只有吃完盘子里所有的蔬菜,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所有的孩子都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们把自己盘子里的菜都吃光了。
综上所述,餐前游戏让孩子不仅有了吃食物的欲望,也明白了蔬菜营养对身体的好处。当孩子们看到盘子上如此美丽的图案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回到座位上品尝美味的食物。陶博文以前很少吃黑木耳。当他知道黑木耳会给他带来很多好处的时候,他就接受了。
第二,在进餐过程中,引导孩子真正喜欢吃蔬菜。
在吃饭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故意把不喜欢的菜吐出来,有的孩子会故意把不喜欢的菜凉了再不吃。因此,针对这些现象,我在儿童用餐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1,故事熏陶,帮助孩子尝试吃蔬菜。
吃饭的时候,当我发现有的孩子不吃菜就先选自己喜欢的肉,我会袖手旁观他,及时用故事的形式引导他,一边拍他一边讲故事,以此向他发出信号,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比如吃炒肉丁的时候,我给孩子编了“小白兔拉萝卜”的故事,介绍胡萝卜颜色好看,营养丰富,小白兔吃了以后看起来又胖又活泼可爱。当他们不想吃黄瓜、胡萝卜和水果时,我对他们说:“黄瓜、胡萝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吃了它们会让它们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像美羊羊一样漂亮。”孩子们特别喜欢喜羊羊动画片里的人物。他们一听到就想尝,所以一小口一小口的尝。这时候及时给予表扬,一个表扬,一个微笑,会让孩子觉得这是对他的认可。即使他们没有吃完所有的蔬菜,他们也会很乐意在未来继续这样做。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吃饭,每个孩子都好像融入了故事中的人物,把以前不喜欢吃的蔬菜都吃了。
2、越来越少,鼓励孩子逐渐多吃蔬菜。
有些孩子看到不喜欢吃的蔬菜就没胃口,总是吃得很少甚至吐出来。为了引起他们的食欲,减少他们对蔬菜的排斥,我用了这个方法。“少即是多”。分餐时,给饭量大的孩子和饭量小的孩子半碗饭,让饭量大的孩子吃完后多添饭,并当众表扬这些多添饭的孩子:不挑食,不剩饭。孩子吃饭的兴趣和进取心被调动起来,一些平时饭量少的孩子也要求加餐。这样的用餐氛围让孩子食欲倍增。
3、语言鼓励法,引导孩子乐于狼吞虎咽地吃菜。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在吃饭的过程中,老师总是用语言来激励和引导孩子,通过拟人的方法来引导那些挑食的孩子。这些孩子会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会努力做好。即利用儿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儿童科学饮食。比如米饭和蔬菜是朋友,放在嘴里一起嚼会更好吃;你的牙齿比大老虎还不如。大老虎会嚼肉,不是吗?你是一颗大狮子的牙齿。太神奇了!(用手轻轻抚摸一个咀嚼食物的孩子的面部肌肉)来,我来加油。(请让吞咽困难的孩子张开嘴)让我看看是不是被磨过。你的牙齿真的很有力。你把食物磨碎了。可以让喉咙帮你“咕噜”一声,咽下去。你的喉咙应该和你的牙齿一样大!——宝宝嘴里没有一粒米,太棒了!(举起空碗给孩子们看)他的小碗很干净,一点吃的都没有。
4.同伴互相鼓励,比较谁吃的蔬菜最多。
为了防止一些幼儿故意凉不喜欢的菜,我利用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竞争,采用了“评判光荣组”的方法,不挑食不剩饭哪个组赢。据观察,挑食的孩子看到孩子吃完了,会下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挑食,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群体能成为一个光荣的群体,不想因为自己挑食而拖累其他孩子。通过对比光荣团来激发孩子主动吃饭的欲望,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体现。
第三,餐后活动,增加孩子吃蔬菜的信心。
1,日常生活环节的渗透,孩子知道食物中的知识。
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的孩子们不仅有丰富的故事书可以阅读,还摆放了儿童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的书籍。书中有趣的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从图片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乐趣。
2、营养卡,鼓励孩子真正喜欢吃蔬菜。
为了让每个孩子直观的看到和同伴一起吃饭的进步,我为孩子准备了餐后评价环节。我会把孩子一周吃的蔬菜全部换成图片或者实物,每个孩子根据今天吃蔬菜的情况给自己画出相应的图案。比如,有的孩子今天不仅把老师端上来的菜都吃了,还举手加菜,让自己在名字对应的菜下面画两个笑脸,有的孩子只吃老师点的菜。每个星期五,我们都要做一个比较,看看谁在这一周的笑脸最多,这个孩子会得到一份奖品。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逐渐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
经过对本学年所有儿童的调查,儿童偏食、厌食、肥胖、营养不均衡的现象明显减少。孩子不仅在吃饭时不再挑食,还养成了少吃蔬菜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