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佛教进入中国的印度文化有哪些?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印度文化也大量涌入。印度哲学、诗歌、传说、寓言、民间故事、音韵学、医学、武术、幻术等。逐渐被中国人所熟悉、喜爱和接受。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最古老的战争史诗,出现于公元前三世纪或四世纪。歌颂英雄罗摩的《罗摩衍那》是后来才出现的。这两首长诗至今仍是印度家喻户晓的诗歌。除此之外,还有《致佛学院颂》和《罗荀谱牒》(荀:hù)《一个男孩的诞生》,都是很长的叙事诗。尤其是《佛颂》的汉译,对中国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如《孔雀东南飞》(全诗353句,1765字,被视为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很可能受到印度长诗的影响;至于传说、寓言、民间故事等。,中国和印度往往是同母异父,很多情节和长相都挺像的。这里的影响可能是相互的,有些可能很难理解。

四声是汉语固有的,但它是受印度语的影响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明确定义为“在同一水平上”。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知识界只重视汉字的形意,不太重视汉字的音。东汉以后,很多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古印度梵文。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印度人注重文字的声音而不是文字的形象,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汉语的声音,并逐渐在中国建立了汉语音韵学。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2年武帝继位,改国号“永明”,在位11年),建康(今南京)居住着许多外国人,他们都改用原来的雅正读佛经。建康的土著僧人学会了这套技能,成为了好听的萨满。据史料记载,生活在建康的文士也受此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zh uyǒng,AD?~ 485年,南朝齐国一位音韵学家写了《四声切韵》),沈约(公元441 ~ 513,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齐文学领袖,著有《四声谱》)是四声的发现者和确定者。到了隋代(公元581~618),有学者在分析每个汉字的辅音和元音的基础上,确定了所有汉字的读音体系。“平上四声”的发现和确定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平仄规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古代印度的医学相当发达。印度医学紧随其后的是佛教的传人中国。中国古代医学中经常提到的齐波,很可能是印度古代一位传奇而神话的伟大医学家吉瓦卡的音译。安世高,最早来华翻译佛经的佛教高僧,翻译了《斯市因缘经》,讲了神医界的种种奇事,指的就是中国医书上齐波所指的同一个人。三国时期有个神医叫华伦,《三国志·华佗传》里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奇事。比如他可以给一个病人洗胃,然后缝合,一个月之内就平静了;广陵知府陈登病了,面红耳赤,不吃饭。华佗摸了摸他的脉搏,告诉他,他的肚子里有很多虫子,是吃了太多鱼腥味的食物造成的。于是给他煮了两升汤,让他先喝一口,以后再喝一口。喝完不久,陈登就吐出了近三升的红头虫子。华佗的故事和《罪福因果经》里的故事很像,大概有一些渊源吧。这个事实说明,像《三国志》(历史著作,西晋陈寿所写,共65卷。这本书是一部传记年表,记录了三国六十年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的中国正史,受到了印度传说的影响。据此可以推断,古印度著名的外科手术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到中国的。

隋书《京畿志》(隋书),候唐郑伟,《隋朝传记史》,85卷。其中,《经书》确立了经、史、子、纪四部分类法,成为旧目录中图书分类的标准。有一些医书的名字,比如龙树菩萨方子,龙村菩萨香火法,龙树菩萨滋补方子,梵天神仙方子,梵天方子等等。光是看书名就知道这些医学书籍都和印度有关。尽管隋书记录的所有书籍都已丢失。失传),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一定在隋唐时期发挥了作用。事实也是如此。唐代医学名著中有很多印度元素,比如《外国台湾秘笈》、《真人急症》、《千金翼》等。易经《南海归内法传》中也有对印度医学理论和药材的介绍。中国很多医典也讲印度的眼科,因为眼科也是从印度传入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公元772-842年)曾写过一首《赠眼科大夫梵僧》的诗,也给我们留下了印度眼科的明确证据。这首诗写道:“三秋非常难过,哭了一整天。今天眼睛黑了,中年像个老人。看到朱正在变成一朵绿花,我不禁感到惭愧。我有金碧的本事,怎么会糊涂?”描述自己患白内障,真实生动。当时的中国皇帝对印度医生有一种特殊的信任。贞观六年(唐朝李世民年,始于公元627年,止于公元650年),太子生病,太宗命印度大夫予言宫为太子治病。予言在宫殿里住了超过65,438+000天。

随着佛教的传播,印度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也逐渐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古代印度人有着勇敢而快乐的人生观。在古印度最神圣的圣经集《梨俱吠陀》中,有各种印度人喜欢的游戏,如体操、打羊、射箭、比赛、唱歌、跳舞、郊游等等。当时声乐和器乐齐头并进。当时,印度人使用的乐器有长笛、太鼓、那威等。到了佛教时期,乐器种类更多了。《妙法莲华经》中记载的“箫、箫、竖琴、提琴、琵琶、钹”(钹:náo,钹:bó),在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都能见到,可见这些乐器在中国流传已久。特别是在汝侯,中国人在汉代就能模仿它。风雅之风盛行,有题为风雅的乐府诗,有《孔雀东南飞》的《十五发子弹风雅》诗。雅乐是古印度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印度文献和中国佛经中都有很多关于它的记载。在北魏时期发掘的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吴舟山山南麓)中,有许多乐师的婀娜身姿,敦煌壁画中也画有许多婀娜身姿。印度佛陀伽耶所挖掘的石刻,雍容华贵,是4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的作品。隋唐时向东传到日本,现在还存在于日本奈良的正仓医院,是唐朝的旧物。日本古乐中有“奏雅”,也类似北魏石刻的奏法。

西域的另一种主要乐器是琵琶。琵琶是古印度和波斯共有的乐器,汉代传入中国。《隋书》卷十五《乐志》说:“今乐为琵琶,刚正婉约,且出自西域,非中国古乐器。”由于这些乐器来自西域,所以它们的名字也应该是外文的音译。《宋书》卷十九《乐志》引傅玄《琵琶赋》曰:“欲依当地之说,名曰日本琵琶,易传海外。”可见这个名字在外国谚语中早已有之。当初有的书写的是“枇杷”,有的书写的是“批柄”。《琵琶记》大概是在晋代写成的。

汉唐文献中流传下来的西域琵琶大约有三种:一种叫阮弦,一种叫曲香琵琶,一种叫吴县琵琶。四弦音乐琵琶,又称库兹琵琶。库兹、首义、龟兹、龟兹、屈直、龟兹都是库车的音译,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库车。玄奘《大唐西域记》曰:“屈国,管弦乐,尤擅他国。”在当时,龟兹是能够吸收印度文化并加以发展的民族。从印度文化的东方,到龟兹是中间一站。龟兹的管弦乐传入中国后,在隋唐宫廷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龟兹琵琶的流传和学习,连同印度七音的传人,对中国中古音乐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诗中,有很多歌颂琵琶的诗词歌赋。大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塑造了一个长安的琵琶女形象,成为极具独创性的佳作。

舞蹈印度舞蹈与中国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在现代中国非常罕见,尤其是在汉族中,但在古代中国非常流行。汉唐时期,中国舞蹈吸收外来舞蹈技艺,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外来的舞蹈艺术中,印度和波斯是最重要的元素,尤其是天竺舞,几乎领先艺术界;西域各国的舞蹈音乐都受其影响。

印度人自古以来就喜欢跳舞。古印度人普遍尊崇的大神是湿婆,湿婆的另一个称号是舞王。舞蹈是印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祭祀神灵(Si),聚会和节日,人们都载歌载舞,类似中国古代。这一习俗在印度一直流传至今。在古梵文《乐舞论》中,讨论了各种表情和节奏,解释了不同手势所代表的不同“语言”。在印度阿詹石窟和巴格石窟的壁画中,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舞蹈的优美舞姿。在我国敦煌石窟的壁画中,也有北魏至隋唐时期的乐舞姿态。

中国对印度舞曲的接触可以追溯到汉代。东汉以后,特别是北朝时期(公元386-534年),天竺的舞曲随佛教传入中国,占据了中国古代舞蹈的地位。据现代学者考证,《旧唐书》中提到的大面(换面)、拔头(低头、拔头)、踩母(苏中郎、苏郎中)等舞曲都可以追溯到印度。兰陵武士的戏装面具、拉头舞、胡饮舞等古代舞蹈从传到日本,一直保存至今。此外还有几十种舞蹈,如浑陀舞、苏木盖舞等,多为外来舞蹈,在中国早已失传。

隋唐时期,外国舞曲兴盛。但中国并没有生硬地吞下印度的音乐和舞蹈,而是将其融化吸收。据史书记载,唐代最著名的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尚:cháng)改编自西方酷乐。另一种著名的宫廷乐舞《秦王破阵乐》东传日本,西传印度,可以说是中国吸收外来乐舞后的一大创造。应该说,中国和印度的舞蹈在唐代已经融为一体。

中国汉代以前的古代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到了唐代又分为柔舞和健舞。剑舞的名字可以在古梵文中找到。这些健康的舞蹈姿势在今天的中国京剧的武术和杂技中仍然存在。柔舞,如大手小手,来自印度北部和波斯;波斯的古画,印度北部的古画,唐朝的舞蹈都有这个手势。

雕塑在古代,中国雕塑和印度雕塑各自独立发展。东汉以后,在与印度雕塑艺术的接触过程中,中国雕塑发生了变化。从印度现存的雕刻遗迹来看,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人们就已经能够创作出相当成熟的艺术品,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的雕塑,最初是木头做的,后来逐渐变成石头做的,所以很多雕刻的艺术品保存至今。

东汉以前,中国的雕塑相当精美,但缺乏巨制,与印度风格大相径庭。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正好是犍陀罗时期和笈多时期。在印度艺术史上,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这两个时期。犍陀罗艺术是由入侵印度的希腊人创造的。人们以希腊诸神为原型创作佛像,采用希腊罗马风格,表情丰富,造型生动。笈多时期,印度人试图利用犍陀罗艺术复兴他们固有的文学、宗教和艺术,他们的雕刻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大同云冈石窟的雕塑受到笈多时代艺术的影响。云冈石窟开凿于4世纪,正好是笈多王朝的全盛时期。据文献记载,云冈石窟不仅从印度取样,而且印度僧人也参与了发掘。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其石雕有佛、菩萨、天王、力士等。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大佛虽然还在动,但看起来庄严安详。洞壁多以浮雕装饰,有佛像、佛事、礼佛等,体态逼真,情景生动。云冈石窟的雕刻技艺继承和发展了秦汉的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隋唐艺术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石窟雕刻佛像起源于印度。从北魏到隋唐,这种方法传入中国,取得了许多伟大的工程。除云冈石窟外,还有新疆白子溪千佛洞、敦煌千佛洞、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北响堂山石窟、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河南珙县石窟寺、洛阳龙门石窟。如此绚丽多彩的艺术雕像,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乃至中印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更是流芳百世的艺术瑰宝。

印度原始绘画和汉以前的中国画也是独立发展的,所以风格不同,没有相似之处。汉明帝在东晋时,蔡、奉命前往天竺,用白马将佛像和佛经运回洛阳。白马寺内墙上的《绕塔三圈千乘图》被认为是中国人创作的最早的佛教绘画。与蔡、秦一起来的天竺萨满,迎接叶墨腾等人,还画了《第一冷艳二十五景》。当时中国还没有画佛像的画家。此后,随着佛教的传播,修建佛像和寺庙之风逐渐从洛阳蔓延到大江南北,擅长制作佛像画的画家也越来越多。西域带来的佛教绘画和东来传教的印度僧人,常被中国画家作为临摹和书写的范本。于是,佛教画像及其装饰和建造方法在中国的艺术园林中生根发芽。

三国时吴国人曹步兴,擅长画龙、虎、马、人物。后来,他受到天竺高僧康桑辉带到吴国的佛教绘画的影响,成为中国最着名的早期佛教画家之一。曹步星喜欢制作大型佛像。据说他曾经在50英尺长的丝绸上画人物,他的笔又快又快。西晋画家谢威,是曹步兴的弟子,在技法上更有进步。他吸收了印度艺术的优点,画出了童话、佛像和人物。著有《七佛》、《上林苑》、《北风诗》等。画的人物自然逼真。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约公元345 ~ 406年,ɣ一世)继承了汉代的艺术,也创作了许多神仙、佛像和人物的肖像。建康(今南京)瓦罐寺制作的壁画《维摩诘》光芒四射,轰动一时。他的绘画和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张僧繇,南朝梁画家,擅长画道教和佛教人物。梁武帝(萧炎,公元502年至549年在位)信奉佛教,在大兴修建了一座佛寺,并经常请张僧繇作壁画。张僧繇画的如来、维摩诘、路舍那,奇幻传神。相传他在安乐寺画了四条白龙的壁画,画龙点睛之后两条龙立刻飞走,于是就有了“画龙点睛”的典故。

中国绘画从六朝向隋唐的过渡,形成了唐代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局面:大画家辈出,新画派不断出现,在吸收外来技艺的基础上,逐渐确立了民族风格。这一时期,佛教题材在绘画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很多大画家都和佛教有关,都画过佛教的画。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颜、韦赤仪、吴道子、(又名孙瑜)和大诗人王维。

宋元时期,中国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壁画不再像唐代那样占据重要地位;山水画、花鸟画、世俗人物画都在向卷轴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时尚。但毕竟宋元时期佛教还是存在的,其影响是存在的,所以佛教绘画还是离不开的。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绘画进入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期,各种流派竞相发展。这一时期佛教对绘画的影响并不像宋代以前那样主要表现在佛教绘画和佛寺壁画的绘制上,而主要表现在画家的宗教信仰和创作中对意境的追求上。画家中有大量的僧侣或佛教徒。画论方面,也有以禅入画的倾向。其代表画家有董其昌(公元1555~1636)、陈洪绶(号老连,公元1598~1652)和八大山人(本名朱耷zhádá,公元1626 ~ 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