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庭游戏集
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无论何时何地,对孩子的教育,大部分都得依靠游戏和竞赛,尤其是对幼儿。”根据实际应用和理论推断,以下20个创意游戏可以帮助儿童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训练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创意手撕画
材料:背景纸、彩纸、铅笔、剪刀、胶棒。
玩法:首先想想这幅手撕画里有什么图案。比如下图,有房子,有国王,有太阳,有树等等。接下来,你要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画出图案,教宝宝沿着你画的线撕下来。然后将手工撕下的图案粘贴在背景纸上,完成作品,告诉宝宝可以送给心爱的人。画画的时候要多和宝宝交流,让他享受过程。
目的:训练宝宝的创造能力,适用于有“撕纸或喜欢纸制品”过度行为问题的自闭症儿童。
2、彩色数字瓶
材料:塑料瓶(最好是没有棱角的瓶子),塑料人像,闪光的亮片,任何微小有光泽的东西,玉米糖浆,水,纸,荧光笔。
玩法:首先在纸上写下“1到10”和10的数字。和宝宝确认10数字的个数并放入空瓶中,然后放入亮片、水和玉米糖浆(玉米糖浆可以减缓瓶子中物体的移动,帮助亮片不粘在一起。)盖上瓶盖摇一摇,就可以和宝宝一起观察这个神奇的数字瓶了!还记得你开始写下的10的数字吗?可以通过对比纸上的数字,让宝宝找到瓶子里对应的数字。
目的:帮助宝宝创造性地理解数字,同时增加语言互动的机会。
3.用彩色冰块绘画
材料:彩色水彩、冻冰模具、雪杖、白纸。
玩法:将不同颜色的液体水彩倒入冻好的冰模中,让他辨认出每一种不同的颜色,同时将工艺棒(雪棒)插入不同颜色的冰块中(冻成冰块时,可以直接拿起冰块进行绘画)。等颜料冻成冰块,就可以拿出来让宝宝画了。把冰块放在纸上,让他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同时你可以选择两种颜色的冰块。让它们融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比如红色+黄色=橙色),这是吸引宝宝与你互动的绝妙方法,但要注意这个游戏可能会比较混乱,在学习中尽量不要实施这个游戏。?
目的: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颜色,观察随着温度的变化从固体到液体的过程,了解两种颜色的组合创造新的颜色。
4.清洁小守卫
材料:小塑料桶、扫帚、簸箕、抹布、刷子,形状和造型尽量可爱,以引起孩子的兴趣。
怎么玩:过家家是孩子默认的成人角色,在生活中扮演角色,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另一种展现方式。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在想象的情境中参与到成人的生活中,从而体验和认识成人的世界。通常男生女生都需要一套清洁工具,厨具,工具,医疗工具。
帮孩子准备一套专属的“清洁”工具,大小尺寸最好适合孩子身高。在家里选择一块区域让他打扫,提供一个角色让他在生活中扮演,尽量让他独立完成,给他设定时间和步骤,帮助他完成打扫工作。重要的是准备一块抹布,及时把水擦掉。
目的: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体验,参与成人世界。学习分类、步骤、颜色和材料等认知概念。
5.颜色词典
材料:笔,纸,不同颜色的色卡。
玩法:在色卡上标出每种颜色对应的名词,比如蓝色代表大海,红色代表口红,黄色代表香蕉等。,建立一个专属于你和宝宝的“色彩字典”。让宝宝通过色卡选择三种颜色,然后将这三种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名词串联成一个故事。比如他选择蓝、红、黄,那就引导他用大海、口红、香蕉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宝宝给你讲故事。可以和宝宝一起读这本字典,讲很多故事,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目的:帮助宝宝练习颜色识别和记忆,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6.匹配游戏
材料:工艺棒(不少于20根)和不同颜色的刷子。
玩法:将两根工艺棒(雪糕棒)直接相邻放置,帮助宝宝在相邻的工艺棒上画出不同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并且画尽可能多的工艺棒(雪糕棒)。然后把这些工艺棒混合在一起。只需拿出一个形状的工艺棒(雪杖),让宝宝找到它的另一半。?
目的:你可以借此机会教他一些关于对称性的概念,他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更多地了解形状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这个游戏可以满足特殊儿童对秩序和简单的需求。
7、多变的雪花
材料:橡皮泥,金色或银色亮片,不同的雪花形状的磨料。
玩法:让宝宝把橡皮泥揉成一定的柔软度,然后把金色或银色的亮片和橡皮泥混合在一起。拿出不同形状的雪花,让宝宝用磨料做出不同形状的雪花。你可以趁这个机会告诉宝宝,雪花都是六边形的,每一片雪花都是六边形,形状不一。
目的:借此机会介绍对称性。同时也满足了那些喜欢挤来挤去蹭来蹭去的自闭症孩子。
8、色香味站
材料:纸,铅笔,几个小容器,小块布,橡皮筋,大针工艺,各种感觉。
玩法:准备一些小容器,每个容器里放不同口味的水果或香料,只要孩子喜欢的味道就行。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布盖住容器,并用橡皮筋固定布。然后用大针在布上打几个洞,让容器里的气味散发出来。让宝宝闻一闻容器,让他用很多话来描述为什么喜欢这个味道。然后让宝宝给每个容器取个名字。比如布的颜色是蓝色,里面有柠檬,那就命名为蓝柠檬。
目的:既锻炼宝宝的组织能力,又让宝宝学会熟悉自己喜欢的味道,建立自己的嗅觉站。
9、彩泥
材料:一杯玉米淀粉,一个碗,一杯水,一个塑料容器和食用色素(可选)。
玩法:将玉米淀粉和水倒入碗中,将水和淀粉充分搅拌成浓稠的糊状。如果选择放食用色素,也可以将色素放入碗中。这时候可以把彩色的浆糊拿在手里,捏成一个球,给宝宝看会发生什么。
目的:让宝宝了解固体和液体的变化,孩子也会喜欢挤压和飞溅的感官体验。
10,拓片的世界
材料:纸张、不同质地和形状的模具(硬币、树叶等。),安全剪刀,铅笔,蜡笔,白色打印纸。
玩法:将硬币或树叶等模具平放在一张打印纸上,再将另一张打印纸放在磨具上。然后,将蜡笔放在纸上,蜡笔与工作台平行,在纸上用力来回摩擦,让蜡笔填满模具的所有凹痕。当纸上的图形与模具上的图形一致时,你的拓片就完成了。可以和宝宝一起多做一些模子的拓片,然后用剪刀沿着拓片的形状剪开,粘贴起来,形成一幅新的画,比如涂成红如太阳的硬币,涂成彩如孔雀羽毛的细长树叶。
目的:有效提高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儿童创造性想象力。
11,综艺游戏
材料:两条长围巾或毛巾(只要能摇)
玩法:大人小孩各拿一条毛巾。大人抖着毛巾说“我要变成大老虎吃了你”假装吃了孩子。孩子说:“我变成狮子咬了你一口”;大人们说,“我变成了一条蛇,咬了你...
刚开始大人可以说常用动物,等差不多稳定了就可以换了。可以说我成了剪你的剪刀,炸你的炸弹,包你的大包。
尽量用孩子熟悉的东西,带动孩子思考,让孩子表达自己,也可以用你在场景中看到的任何东西作为道具。
目的: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
12,听指令拿物品。
材料:准备不同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纸巾、牙刷、毛巾、牙签、剪刀、汽车等。),这一点孩子已经认可了。水平好的孩子也可以用图片代替。
怎么玩:把所有的食物和物品整齐的放在桌子上,妈妈会给出一个口令,比如我需要纸巾。父亲和孩子将比赛最快把他们送到母亲身边,获胜者将得到适当的奖励。
目的:训练儿童的听力、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13,圣诞老人送礼物
材料:圣诞帽,各种礼物或食物。
玩法:一方家长和孩子坐成一排,另一方家长扮演圣诞老人。圣诞老人说:“现在我要给那些了不起的孩子们送礼物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父亲分别说了自己的优点。比如:我会刷牙,我会穿衣,我会自己吃饭,我会用筷子,我会洗衣服,我会帮妈妈扫地等等...试着让孩子们思考。孩子每说一句话,圣诞老人就送一份礼物(以示鼓励),家长作为同伴可以给孩子做示范,激发孩子的思维。
同伴也要有想法:可以从几个部分说:个人能力,家里自理能力,户外能力,幼儿园能力等等。礼物都发完了,谁的礼物多谁就赢。如果孩子身体虚弱,可以用食物代替礼物。
目的:(1)圣诞老人不仅送礼物,还起到动员的作用。有必要调节一下气氛。只要孩子说出来(但要求不要抄袭同龄人),就要夸张地鼓励。他们可以说:“哇,你真了不起,你还会这样做的。”
【如果!support lists](2)【endif】作为同伴,我们要起到激励、引导、调节的作用,比如我们一直在说我们在家里会做什么。说到同样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一个新的话题,比如我会在幼儿园帮助老师,从而激发孩子的思维跳跃,我们的同伴要把握好这个节奏。
14,造词造句
材料:卡片,黑板
玩法:造词:妈妈出示一张卡片或在黑板上写字,如“人”字,然后和孩子一起造词,尝试用竞赛的形式。如“黑人、白人、家人、成年人、反派、好人、坏人”等。,并适当表扬和加强孩子。
造句:妈妈说一个词,比如苹果,然后和孩子一起造句,一人一句,尽量一起参与,让孩子有动力去做。“我最喜欢苹果”,“苹果是红色的”,“树上有很多苹果”,“妈妈今天给我买了很多苹果”...
句子形式不要太严格,只要有苹果这个词就行。
目的:训练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
15,运输弹珠
材料:弹珠、小锅、塑料瓶。
玩法:把盆里的弹珠运送到一个小塑料瓶里,在孩子运送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干预。让孩子知道东西大小不一,学会比较。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可以直接比较,接生快的会适当奖励。
目的:提高儿童手眼协调性和精细化。
16,吹纸杯
材质:纸杯
玩法:纸杯倒放在桌子上,每个孩子一根吸管,纸杯被吸管吹动。桌子上的缺口可以作为终点线。来比一比,看谁吹的最远最快~
目的:锻炼儿童肺活量。
17,故事会
怎么玩:爸爸妈妈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讲一些适龄的童话故事。在此期间,孩子可以自己阅读,锻炼发音能力。
还可以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故事,加深记忆。
目的:训练儿童的发音能力。
18,捉迷藏
材料:床单、毛毯、大毛巾或窗帘。
玩法:妈妈躲在床单下,问孩子:“妈妈去哪儿了?”并伸手逗了逗孩子,然后伸出头喊道:“我找到你了!”“要给孩子惊喜,他肯定会笑。
然后把孩子变藏起来,就能找到了。这样,他就会明白,即使物体被覆盖,它依然存在。
目的:增进亲子关系。
19,平衡游戏
材料:比头部小的罩子(便于戴在头上)
玩法:头上套个盖子,盖子上放个小玩具动物,委托孩子把这些动物都送到对面,可以和父母轮流。
轮到妈妈的时候,别人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妈妈。妈妈可以做一些好玩的动作,比如张开手,不小心摔倒,让孩子觉得好笑。关注他人,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目的: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注意力。
20、报纸套
材料:报纸,玩偶
玩法:将报纸的两面剪成头部大小左右的圆圈。大人蹲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把报纸放在头上。大人小孩一定要同步走在一起,否则报纸会被撕破,手里的娃娃会被运到对面,报纸就完整了。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孩子,家长和孩子可以一组比赛。
目的:训练儿童手部力量和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