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为什么是拜伦创作的最高峰?(二)
从17世纪开始,欧洲就流传着关于唐璜的传说。传说中的唐璜是一个浮华、玩世不恭的贵族公子,17世纪法国的莫里哀和18世纪德国的霍夫曼都利用这个旧传说进行过文学创作。但拜伦还是以他所处的时代为基础对这个旧题材重新改造,赋予了主人公唐璜新的生命力。
《唐璜》(1818年-1823年)***16章又14节,约计16000行。长诗的开始描写了出生于西班牙的主人公唐璜受到风流的母亲的严格管教。她用封建道德标准束缚着儿子,而她精心选择的品德高贵的妇人——有夫之妇朱丽亚却引诱了年轻的唐璜。事情败露后,唐璜被迫逃亡海外,开始了流浪生活。结果他所乘的船遇到风暴,漂到一个荒凉小岛,当食物极度缺乏时,人们竟然吃掉了唐璜的小狗。之后,人们又想出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个人被杀死分食。拜伦在此揭露了在欲望面前,人的狼性本质。由于唐璜的善良使他没有参与那场残忍的行动,他逃过了沉船之险,幸运地被海盗王的女儿海黛所救,而且两个人真心地相爱了。拜伦歌颂了海黛的纯真无瑕和他们之间的爱情。然而,这场美妙的爱情却以海黛的死而告终,唐璜也被作为奴隶卖到苏丹。苏丹女皇看上了唐璜,她想要利用权势使唐璜屈服,没想到却遭到了唐璜的严词拒绝。在唐璜眼里,自由高于一切。唐璜从苏丹女皇那里逃出来后,又被卷入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中。诗人描写了战争的巨大创伤和破坏,他指出这场战争不过是为了权威和荣誉而战,而并非为了自由而战。但他支持人民反对封建的暴力斗争,他要使石头也站起来反对暴君。唐璜在战争中立了功,奉命出使英国。接着诗人描绘了英国社会的生活图景。如果说拜伦在表现爱情的时候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他对英国社会的表现则体现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成就。他在诗中表现了英国的文学界、议会、上流社会等很多方面,揭露了欧洲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诗人塑造了上层人物阿孟德维尔公爵夫妇的形象,详细描写了他们所过的悠闲奢侈的寄生生活,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堕落,表现了对他们的轻蔑。
诗人在《唐璜》中表现了极其娴熟的技巧。诗中有对壮丽大自然的生动描绘,有对人世间各种现象的精辟评议,还插以对现实的讪笑和嘲讽。全诗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跌宕流畅,把丰富的思想寓于精美的艺术形式之中。按照拜伦原来的设想,唐璜应该牺牲在法国的革命斗争烈火中。他多次表示要写50章到100章,但他只完成了16章和第17章的14节,就因死亡中断了创作。
《唐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