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战争时代的故事
楼主,我这里有您最想要的
我给你选择1个很著名的故事,你自己挑选吧,写作当素材可以同时举例这个故事的大体内容
以下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
推荐故事一:(二战期间著名爱国故事)--简介
《卓雅和舒拉的故事》卓娅和舒拉是一对同胞姐弟,在苏维埃政府下他们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三年卫国战争中姐弟俩双双入伍,最后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祖国保卫战中献出了生命。 本书是真人真事,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她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卓娅和舒拉知暂而辉煌的生命历程。
这是一本介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青年英雄的图书。卓娅和舒拉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苏联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在父母的倾心教育下,姐弟俩从孩提时代起就逐步养成许多优良品质:尊重长辈、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积极劳动、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等等。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还在读九年级的卓娅告别母亲,加入游击队,走上保卫祖国的前线,在敌占区烧毁敌人马厩时不幸被捕。坚强的卓娅经受住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没有泄漏游击队的任何秘密。最后,残忍的德寇绞死了卓娅。弟弟舒拉从小就与姐姐感情深厚,他在卓娅牺牲后,怀着为姐姐报仇的决心进入了坦克学校接受培训,成为坦克车手。不久,他驾着坦克奔赴前线,和战友们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他镇定勇敢,冲锋陷阵,屡建功勋,先后荣获一级金质勋章和红旗勋章。最后在1945年4月——二战胜利前夕,在攻打哥尼斯堡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她用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姐弟俩从出生到牺牲的一幕幕生活场景。透过卓娅和舒拉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英雄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姐弟俩从小就善良好学、诚实坚定、不怕困难、坚强不屈。
二:当时的具体情况(楼主应该了解整个过程)好好看下: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里的卓娅雕像 孙勇军摄
前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70多年时间里,曾经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儿女,60年前在卫国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女***青团员卓娅就是其中一位。18岁的卓娅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落入德国法西斯虎口,在惨遭凌辱后被处以绞刑。卓娅的英雄事迹通过文学作品广为传播,《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引起过强烈反响,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近来,随着大量绝密档案的陆续解密,人们对这位女英雄的了解越来越多。前不久,记者冒着漫天大雪,踏寻这位花季少女的英雄之路。
从莫斯科沿明斯克公路西行约70公里,我们见到了矗立在路边的一座巨大雕像。雕像的基座上用镏金大字写着:“苏联人民的女英雄卓娅永垂不朽!”站在高高的基座上的卓娅双手背在身后,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过往的车马行人,显得成熟而自信,使人们一下子想起女英雄站在绞刑架前的临终遗言:“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你们不能把我们全绞死!”雕像四周,摆放着许多鲜花和花篮,缎带上写有“我们永远铭记着您的功勋”等字样。
从卓娅雕像处驶下明斯克公路南行约3公里,便是女英雄的牺牲地佩特里谢沃村,这里建有卓娅纪念馆。据说馆门口的卓娅雕像更接近女英雄本人:衣衫单薄的少女双手被反剪在身后,粗大的绳索与瘦弱的双肩形成鲜明的对比,赤裸的双脚站在雪地上,紧抿的双唇似乎在无言地告诉人们,这个恬静的女孩子体内蕴含着非凡的力量。
走进纪念馆,墙上挂着卓娅牺牲后的档案照片:蓬乱的短发难掩满面伤痕,纤长的脖颈上仍残留着一段绞索。据说照片是战后从被俘的德军官兵手中缴获的,照片上卓娅的左胸已被残忍地割掉,纪念馆在处理照片时艺术地添加了朦胧光环。
从乖女孩到女英雄
在人们的印象中,卓娅是一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女英雄,纪念馆则以各种展品还原了卓娅聪明、美丽、善良、好学的一面。英雄生前就读于莫斯科第201中学,1936年7月20日学校颁发给她的奖状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卓娅的学生时代。
卓娅·柯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生于1923年9月13日,她诚实、好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学生时代的卓娅心灵手巧,这从纪念馆陈列的她的各项作业中可以得到证明:卓娅的家庭作业字迹工整,她的手工制品中有一块手工刺绣,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也许是姑娘心中最美好的梦想。1936年,年仅13岁的卓娅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述了当年的“五一”节:“1936年5月1日。天气晴好,略有微风。‘五一’节是一个幸福的日子,妈妈早上7时30分去参加节日游行,我醒来后心情很好,快速洗漱,吃完饭后坐电车去红场,一整天都在街上,逛商场、买糖果……”
引人注意的是,纪念馆里陈列的大多是1937年前卓娅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据说,卓娅的父亲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的苏联大清洗运动中遭到镇压,因此这段时期内有关卓娅的记述不多。纪念馆里陈列着卓娅生前穿过的一套裙装和她身穿这套衣服与同学们的合影,挤在同学们中间的卓娅略显腼腆,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后来爆发的伟大卫国战争,卓娅很可能会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女教师。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踏碎了苏联人民的和平生活,艰苦卓绝的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了。战争初期,德国法西斯趁苏军准备仓促之机,迅速向苏联腹地推进,德军指挥官已经可以从望远镜中看到莫斯科了。纪念馆里陈列的战争期间敌我态势图,令人感觉到当时莫斯科面临的严峻形势。著名的宣传画《祖国母亲在召唤》和莫斯科保卫战口号“一步也不能后退,我们背后是莫斯科!”依然震撼人心。
战争爆发时,卓娅还不满18岁,正是一名花季少女。当年10月,正在读高中的卓娅悄悄离开慈祥的母亲,自愿加入游击队,从莫斯科郊外的奥布霍沃村越过战争前线,深入敌后。11月的莫斯科滴水成冰,卓娅和她的战友们爬冰卧雪,顽强地坚持着对敌斗争。
被捕后自称丹娘
1941年11月26日深夜,游击队在执行焚烧德寇后勤基地的战斗任务时,卓娅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卓娅想起了中学时读过的《丹娘·索罗玛哈传略》,这位十月革命期间的乡村女教师、女布尔什维克的英雄事迹深深地烙在了卓娅年轻的心中,于是她自称丹娘,拒绝回答德寇的任何问题,拒绝泄露游击队的任何秘密。据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记载,与卓娅一起执行战斗任务的克卢布科夫在被德军抓获后叛变投敌,并向德寇指认了卓娅(叛徒克卢布科夫于1942年4月3日被苏军军事法庭判处极刑)。身份暴露后的卓娅更加坚强,纵使德寇使出了令人发指的酷刑也没有让这位年轻的女游击队员开口。德军扒下卓娅的衣衫,迫使她赤裸着双脚在严冬的雪地上跑来跑去,惨遭纳粹匪徒糟蹋……
1941年11月29日,无计可施的德国法西斯在佩特里谢沃村口一片空地上架起了绞刑架。无所畏惧的女英雄自己登上由3个空弹药箱摞起的行刑台,任由法西斯将绞索套在自己的脖颈上。站在架前的卓娅大声疾呼:“同志们!你们为什么愁苦地看着啊?你们壮起胆子来,奋斗吧,打击法西斯,放火烧他们,用毒药毒他们吧!”“我不怕死,同志们!为自己的人民而死,这是幸福啊!”随后,卓娅转过身来对德军官兵大声喊道:“你们现在绞死我,可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两万万人,你们不能把我们全绞死,有人会替我报仇。士兵们!趁着还不晚,赶快投降吧:胜利迟早是我们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卓娅用尽全力呼喊:“永别了,同志们!奋斗吧,不要怕!斯大林和我们在一起!”
卓娅牺牲后,德国法西斯为了制造白色恐怖,竟不允许村民安葬她的遗体,以致牺牲后的卓娅在绞架上吊了一个多月。苏联红军逼近佩特里谢沃村时,德军官兵在逃跑前用刺刀割断绞索,将卓娅扔进雪堆企图掩盖罪行。然而,一名士兵竟又扒开卓娅遗体上的衣衫,用刺刀将她的左胸割走。德军逃跑后,满腔悲愤的村民将卓娅埋葬在村外的小树林里。
1942年1月27日,佩特里谢沃村解放。当天,苏***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和《***青团真理报》同时刊登题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丹娘!》的长篇通讯,详细介绍了女英雄的英勇事迹。当时人们尚不知道在德寇面前视死如归的女英雄真名是什么,作者只是根据她在敌人面前自称丹娘等事实如实记叙。为了查明丹娘的真实身份,苏联政府下发了寻人启事,有十多位女儿下落不明的母亲为了这具遗体争执不休。后来,苏联政府专门成立了法医鉴定委员会。由于当时天寒地冻,从小树林临时埋葬地挖出来的卓娅遗体基本保持了原貌。经过周密调查,法医鉴定牺牲者确系卓娅·柯斯莫杰米扬斯卡娅。1942年2月16日,苏联政府追授卓娅“苏联英雄”光荣称号,卓娅成为获得这一最高荣誉的首位苏联女性。
有这样一种无从考证的说法,二战后期,斯大林元帅曾亲自签署命令,鉴于德军第197步兵师有关分队参与迫害卓娅,苏联红军拒绝接受该分队任何官兵的投降,凡有刽子手落网,杀无赦!
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和卓娅的英雄壮举激起了全苏联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和更大的斗争热情。广大苏联青年在卓娅英勇事迹的鼓舞下拿起武器奔向前线,其中包括卓娅的弟弟舒拉。
得知卓娅牺牲的消息后,舒拉也悄悄离开了家,参加了红军并成长为坦克中队一名中尉。不幸的是,舒拉在胜利的前夕牺牲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1945年5月5日,即卫国战争胜利前4天,舒拉被安葬在卓娅的安息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姐弟俩相对而眠。
佩特里谢沃村民说卓娅
有关卓娅牺牲的各种说法至今仍争论不已。在英雄的牺牲地佩特里谢沃村,我们又听到了另外一种说法。当时,卓娅根据游击队指挥员的命令,前往被德寇占领的佩特里谢沃村执行焚烧德军后勤基地的战斗任务,她具体负责焚毁德军马厩。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卓娅误将一所民居焚毁了。第二天夜晚,她重又潜回该村继续执行任务时,被愤怒的房主抓获并交给了德军。该村村民认为,卓娅最不该重新返回来,因为时隔一天重返曾被袭击过的地方更为危险。然而,作为一名游击队员,服从命令是她的职责。
卓娅牺牲前最后一个夜晚住过的小房子旁边,立有一个黑色大理石纪念碑,碑上用素描手法绘有女英雄头像。碑文写道:“在这所房子里,法西斯在行刑前野兽般地拷问了女游击队员、***青团员卓娅·柯斯莫杰米扬斯卡娅。从这里,年轻的女英雄走向死亡与不朽。”
献上鲜花祭英雄
去年11月29日,即卓娅牺牲60周年纪念日当天,莫斯科市、莫斯科州政府和各界代表分别在佩特里谢沃村和莫斯科新圣女公墓隆重集会,深切缅怀这位不屈的民族英雄。数百名老战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向卓娅纪念碑敬献花圈,军乐队高奏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官兵在雄壮的进行曲伴奏下列队从卓娅广场走过,向她致以最高的敬意。除了官方的纪念活动,许多普通老百姓也不顾严寒前来凭吊,他们给卓娅带来了鲜花和香烟———女士专用的那种柔和型香烟,用自己的真情、自己的方式祭奠这位坚强不屈的传奇女英雄。▲
有一次阿那托利·彼得罗维奇(卓娅的父亲———编者注)决定要教会卓娅游泳。他拉着她游离了河岸,后来忽然把她丢开了。卓娅沉下去喝了一口水,冒上来,又沉下去了……我在岸上吓得半死不活。固然,阿那托利·彼得罗维奇在她身边游着,他是很好的游泳家,自然无需担心孩子被淹死;可是看着她喝水,看着她不断没顶地沉到水下面去,毕竟是可怕的。我记得,她一声也没喊叫,她用尽全力抵抗着和挣扎着,但不做声。
后来父亲就抓着她,带她游到河岸来。“好种!再过两次就会游泳了!”父亲这样确信地说。“害怕吗?”我一边把她身上擦干,一边问她。“害怕。”她坦白地说。“我们还去游泳吗?”父亲戏弄地问她。“还去。”卓娅坚决地回答说。
———节选自《卓娅和舒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