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舍尔曾经也在尼克斯用过三角战术,最后的效果如何?

首先,三角进攻本身的战术动作非常复杂。复杂性在于形成强弱两翼。如何改变阵型取决于球员在场上的随机反应。没有良好的战术素养和看比赛的能力,无从下手。

其次,三角进攻要求每个球员都参与进攻,即要求球权分配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不是说出手次数均衡,而是每一次进攻基本都需要5个球员触球。

最后,三角进攻严重限制了控卫的发挥。这也是现在很多球队抵制三角进攻的原因。三角进攻要求球保持跑动,不能在控卫手里呆太久。也就是说,组织进攻的不是控卫。某种程度上,三角进攻简直就是控卫的噩梦。在NBA,控卫正在崛起,这是一个控卫盛行的时代,很多球队的领军人物都是控卫。比如:邵伟、库里、沃尔、利拉德等等。一个有这些球星的球队怎么能再使用三角进攻战术?

总的来说,能把三角进攻转滑的球队大概离总冠军不远了。禅师的三角进攻不是最原始的三角进攻。这种策略的发明者实际上是特克斯·温特。

温特是大学教练,后来在芝加哥和洛杉矶做了禅师的助理。他发明的三角进攻提高了禅师。

费舍尔三角进攻,除了维持原有三角进攻的基本框架外,其实更注重巨星的单打。乔丹被抓进季后赛,公牛的比赛往往变得非常艰难。于是费舍尔让球员换位置,打开三角,给乔丹更多单打空间。结果,乔丹面对的是两三个甚至四个中的一个防守球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乔丹在当年与爵士的总决赛中面对拉塞尔的单防,一个后仰跳投将比赛打死。

费舍尔明白,当时乔丹的实力无人能及。只要乔丹打得舒服,球队就有更大的胜算。所以禅师的三角战术更像是为乔丹量身定做的。他发现像史蒂夫·克尔和帕克森这样的球员,因为他们精确的投射能力,可以打开空间,让对手不敢轻易捏乔丹。这一点后来被很多团队效仿。

后来湖人王朝时期,禅师保证奥尼尔在场上打得舒服。在科比时代,费舍尔的角色是明确界定的。半场运球后,他把球递了过去,迅速地扑向自己的位置,等待射门机会。更多时候,费舍尔是个定点射手。

但禅师的三角进攻还是保持了原有的框架,即强势方的三角进攻位置,弱势方的球员自由行走,耐心寻找机会。

注意提到的“耐心”这个词。三角进攻可以归为阵地战术,需要陷入半场阵地,耐心寻找进攻机会,而不是像德安东尼的跑动轰炸那样混乱中取胜。所以耐心是进行三角进攻的必要因素。

温特曾经说过,重建中的球队不适合三角进攻;年轻球队不适合三角进攻。年轻玩家没有太多耐心,不愿意牺牲个人数据。他们更喜欢通过快攻击败对手。落地,节奏拖沓,这不是年轻球员的打法。偏偏这个时代快攻的旋风在上升,进一步加速了三角进攻的衰落。

尼克斯的失败不能单单怪三角进攻,因为尼克斯没有乔丹、科比这样的巨星。诚然,禅师三角进攻需要一个巨星,也就是需要一个能以单打结束比赛的球员,而这个单打必须有很高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