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创设情境激发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重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为学生创造自信而充满活力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主体教育过程必须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和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是为孩子的人生幸福提供一个“支点”,“给孩子一个坚实的人生支点”,使我们的学生形成积极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以积极的方式实现人生的发展。根据学校发展的现有基础和新任务,在坚持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我们确立了现阶段的发展主题为“真善美,积极发展”;其核心内涵是“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积极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主体性教育实现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证。一旦课堂教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俗话说,“亲近你的老师,相信你的方式,享受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和师生的情感投入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土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具有思想和情感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尽量以协商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如:“谁有不同意见……”“谁想谈谈……”以及“你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师生之间尊重和信任的真诚关系,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应该加强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营造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学生的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有权利和能力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活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独立的主体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自主学习课本,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其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学习和接受教育。

同时,教育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科学的组织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在时间上有广度,在活动上有广度,在内容上有深度。

新课程对21世纪数学内涵的阐述。明确指出数学是探索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老师关注的是研究的过程、策略和基本方法,而不仅仅是结论。传统的数学教学重在让学生长时间背诵公式、定义、规则,一遍遍重复解题步骤,用这种机械的训练来加强解题速度。新课程倡导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是“做数学”比“讲数学”更重要,“做数学”永远是课堂的主旋律。我们学校在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探索知识或结论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接受现成的结果。此时,学生更多的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认知活动。他们不仅主动感知知识背后的认知过程并理清认知线索,还通过具体的学习场景感知认知主体的生活体验,包括主动探索时遇到的困惑、搜索信息的尝试、发现线索时的喜悦、解决问题时的快乐。通过探索发现、质疑提问、体验鉴赏、合作交流等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尝试探索,依靠自身努力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圆的周长”这一课,让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发展了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思考、操作、自主探索、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做数学,从而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的封闭性,其典型表现是以教案为依据实施计划教学,每节课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以教案为基础的教学是一种封闭的教学,新课程指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一个固定的预设程序。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素质。在处理“圆的周长”课时,我并没有过分强调该课的整体性,而是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上,即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操作、讨论和交流,从而发现规律,得出周长总是大于直径三倍的结论,从而促使圆周率。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特别注重整节课,在数学活动中采用“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起草一份数学活动清单。

a)提问。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b)动手实验:测量真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指导学生计算周长和直径的加减乘除,)

填写实验研究报告表。

c)观察讨论:比较各数据的特点,寻找规律。

d)得出结论,表达陈述——(周长永远是研究直径的三倍以上。)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经历了研究过程,学会了探索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和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而学习的核心是“学习参与”,不是老师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知识生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探究是发现的前提。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更注重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总结来寻求答案、发现规律。

3,联系学生实际,有效创设生活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表现为学生能够按照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自觉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教育者的教学活动。而且,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积极地同化外部教育影响,使新旧经验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素质结构的建构和转化。

同时,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行动,需要内部动机来激励和促进他们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而这种内部动机来源于学习需要。只有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有一种心理力量来激励和推动自己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著名数学家华说:“人们之所以对数学有一种沉闷而神秘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因此,只有联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才能把辛苦的学习变成快乐的学习,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内容时,苦于不能让学生感受“毫升”和“升”,理解体积的含义。上课前,我发现教室的书柜下角有很多种学生喝过的饮料罐,我灵机一动,把这些“健力宝”“娃哈哈”“百事可乐”变成了我学习卷的素材。我也很激动。在反馈环节,我让学生估算饮料罐的容积,并通过商标上的数据进行验证。这个活动把班级推向了高潮。再比如:我在讲授“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家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并猜测每个“分数”的含义。同学们很热情,收集了当时新闻媒体的很多热点话题。从这些学生熟悉的案例数据开始,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深刻理解了生活案例中“分数的意义”。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反映。学生每接触一门数学知识,就要知道这门知识从何而来,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一个开放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思考,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这种情况要以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的东西为基础,让学生的个人体验世界得以拓展,让人类的精神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和学习欲望。

比如五年级下学期单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学结束后,为了避免复习中枯燥的重复,我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进行了创意设计。

案例片段:老师:王老师要给小孙子送生日礼物:金鱼。我应该给小金鱼取什么形状?生: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我们选好了形状,可以做成长方体,也可以做成正方体。除了它的形状,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生1:需要考虑多少素材?你需要多少玻璃?生2:鱼缸的大小,也就是它的容积;生3,鱼缸的面积。老师:学生提出的很好,老师也提了几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们。

1.做这个金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表面积)

2.如果在这个金鱼缸周围贴上防雾透明玻璃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纸?(周围区域)

3.如果金鱼缸周围的玻璃在玻璃之间的粘合处镶嵌了铝合金。

产品的边条起到加固作用。你认为需要多长时间?(边长之和)

4.把金鱼缸带回家,放在客厅的桌子上。这张桌子的面积是多少?(占地面积)

5.这个鱼缸最多能装多少升水?(不包括玻璃圆筒的厚度)(体积)

6.在这个鱼缸里加入5毫米深的水,然后在鱼缸里放一些金鱼和珊瑚石。现在水深5.2dm,请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金鱼、珊瑚石等所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7.如图,我想用硬纸包两个一模一样的金鱼缸,不计损耗。我至少需要多少硬纸?(包装问题)

在这次“给小金鱼安一个合适的家,做一个金鱼缸”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将有关表面积和体积、边长之和、所占面积、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包装问题等相关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让学生用脑思考,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超越教材,创造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收集和查询教材中没有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那么他们就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仅他们的“智、心、手”会得到满足和发展,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因此,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精心营造一个充满美与智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客观情况有具体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投入学习,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

4.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积极的创造力。

数学思维方法隐含在知识中,体现在其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会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更有利于记忆,这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除了设计一些情境,还要将科学的思维方法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更广泛地迁移,多方向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具备这种能力,就能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下面这个案例是教师很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生长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积极的创造力的成功案例。

教研室的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全区开公开课。活动的主题是“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题目是“一个圆锥的体积”。之前听了几堂《锥的体积》公开课,教学设计很套路。我在研究教材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般老师在这堂课上都能通过实验成功得出结论。但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什么突然要比较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大小呢?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未知做这个实验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数学活动,完全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是由老师主导的。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起了无意中在《中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于是对教材的编排做了适当的改编,在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是这样设计圆锥体积的教学的:学生通过猜测学习新知识。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回忆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矩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的三维图形。显示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长方形的长边等于直角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短边等于直角三角形的底边。老师问: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课件动画演示分别旋转矩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得到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圆柱体和圆锥体,并进行比较。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们观察后说,基数相等,身高相等。老师接着提问:请猜一猜,一个底相等、高相等的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由于之前比较面积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是1/2,有同学通过空间想象猜测是1/3,有同学猜测是1/4。1/2和1/3有什么关系?关系,还是1/4关系?

老师: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我们做什么呢(老师拿出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让学生观察交流。)有同学说:可以试试用锥筒往缸里倒水。学生们这么一说,我高兴极了,我引导他们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给出的材料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做实验验证的必要性。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兴趣设置悬念,制造矛盾的认知冲突,会让学生产生怀疑和好奇。

我刚才说的“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不缺猜测-验证-归纳这样的思维方式,但是用起来很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典型的课例,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并从中学习,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本课创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教师按照“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问题解决”的流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加以探索和应用的过程。看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因素,科学地改编教材内容,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及时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来促进。而学生的情感也在认知的过程中得到了和谐的发展。他们在合作和交流中加深了理解和交流,尝到了成功探索的喜悦。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让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努力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千方百计,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学习就有了动力,从而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智力和能力。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观点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从教近20年,参加学校的主教育实验,学到了很多东西。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树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由此可以探索出一条自己教育教学的思路。让我真正明白,在课堂实践中实施主体性教育,首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环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交流反馈——拓展延伸教学环节,要贯彻学生主体性的指导思想,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启动,对话思考,让学生体验,感受,猜测,验证,观察,思考。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个性。而每一个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活的主体,更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学生的潜力和才能,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每个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准确理解编写教材的意图,明确教学目标,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学习、生存、创造、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