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38)

元年庚辰。(《史记?六国表》安王元年。集解:?徐广曰:庚辰。?)

九年,晋烈公卒,子桓公立。(原注:《韩非子》作?桓侯?。《史记?晋世家》:?二十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索隐:?《纪年》以孝公为桓公,故《韩子》有晋桓侯。?)

十年己丑。(原注:晋桓公顷元年。《史记?六国表》安王十年,晋孝侯倾元年。)

十五年,魏文侯卒。(原注:在位五十年。《史记?六国表》安王十六年为魏武侯元年,是文侯卒于十五年,计在位三十八年。然古《纪年》载文侯、武侯在位年数,均与《史记》不同。《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云:?文侯五十年卒,武侯二十六年卒。?以惠成王元年逆推之,文侯之卒当在安王五年 。)

大风,昼昏。(见下。)

晋太子喜出奔。(《御览》八百七十九引《史记》:?烈公二十二年,国大风,昼昏,自旦至中。明年,太子喜出奔。?)

十六年,(原注:乙未,魏武侯击元年。《史记?六国表》安王十六年,魏武侯元年。)

封公子缓。(《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魏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说见《古本纪年辑校》。)

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史记?韩世家》索隐引《纪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此以为安王二十一年,误。)

二十三年,于越迁于吴。(《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索隐引《纪年》:?翳三十三年,迁于吴。?)

三十六年,王陟。(《史记?周本纪》:?安王立二十六年崩。?)

魏城洛阳及安邑、王垣。(《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魏武侯十一年,城洛阳及安邑、王垣。?)

七月,于越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越人杀诸咎越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索隐引《纪年》:?翳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

烈王 (《史记?周本纪》:?安王崩,子烈王喜立。?)

元年丙午。(《史记?六国表》烈王元年。集解:?徐广曰:丙午。?)

魏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惠成王七年,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

于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余,是为莽安。(《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索隐引《纪年》:[诗铭案:?索隐?二字原脱。]?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无余之。?)

二年,秦胡苏帅师伐韩,韩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水经?济水注》引《纪年》:?秦胡苏帅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不云何年。)

魏觞诸侯于范台。(《魏策》:?梁主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史记?韩世家》索隐引《纪年》:?魏武侯二十二年,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

六年。(原注:辛亥,梁惠成王元年。《史记?六国表》烈王六年,魏惠王元年。)

韩***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原注:以后更无晋事。《史记?晋世家》索隐引《纪年》:?桓公二十年,赵成侯、韩***侯迁桓公于屯留。?《水经?浊漳水注》引?梁惠成王元年,韩***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索隐云:?以后更无晋事。?)

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水经?沁水注》引《纪年》:?梁惠成王元年,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史记》索隐引?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年与人地名俱讹。)

七年,王陟。(《史记?周本纪》:?七年,烈王崩。?)

我师伐赵,围蜀阳。(《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纪年》:?惠成王伐赵,围浊阳。?)

齐田寿帅师伐我,围观,观降。(《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梁惠成王二年,齐田寿帅师伐我,围观,观降。?) ?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史记?魏世家》集解引《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错出奔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