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晴梵的个人经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上海中国公学读书。
宣统二年(1910) 毕业回陕,先后在同州中学堂、陕西省立第二师范等校任国文教员。
宣统三年(1911)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任西安国民新闻报社经理。
1914年回到家乡合阳,创办合阳县立中学并自任校长,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
1916年5月,陕西成立护国军“逐陆(陆建章)讨袁(袁世凯)”,党晴梵加入护国军,积极参与“逐陆讨袁”的宣传活动。
1918年,于右任、胡景翼等人组建陕西靖国军“倒陈(陈树藩)伐段(段祺瑞)”,党晴梵先后任陕西靖国军第一路秘书长、参谋长、西路财务处处长兼凤翔城防司令等职。
陕西靖国军改编后,党晴梵任陕西督军公署上校秘书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秘书长。
在反围城斗争和西安事变中,协助杨虎城处理军政事务,尽心尽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弃政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西安高级中学、陕西省商业专科学校等校任国文教员。
1944年党晴梵在西安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4年至1945年任合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
1948年冬,在中***地下组织和民盟组织的帮助下,党晴梵奔赴延安。
1949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与杨明轩、李敷仁等民盟西北总支部的负责人筹备召开了西北解放区第一次盟员大会,当选为民盟西北总支部委员兼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党晴梵随军南下重返古城。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兼教育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政协陕西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西北总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西北总支部委员、陕西省支部委员、陕西省委员会委员等职。
1966年9月4日于文革中被迫害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