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简介
WCS总部位于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总***拥有600多名员工,以及GIS、教育以及野外兽医等方面先进的设施。WCS在纽约还管理着其他4个动物园,有1000多名员工,包括中央公园动物园、景观公园动物园、皇后区动物园及纽约水族馆。所有动物园和水族馆的2008年的游客量达到四百万人次。
WCS除纽约总部外,在全世界有3000多名员工。WCS国际保护项目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从事科学和探险、培训和能力建设专家、生命景观专家和GIS实验室专家、野外兽医专家和保护教育专家。
WCS著名野生动物保护学家威廉·毕彼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做过雉鸡类的研究,继威廉·毕彼后,首席科学家乔治·夏勒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长期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保护工作。1996年WCS在上海建立了中国项目办公室,2005年,中国项目的总部转移到北京。目前,WCS中国项目在西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开展有蹄类保护,在东北地区开展跨国界东北虎保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扬子鳄和斑鳖进行保护,还在华南地区开展减少野生生物消费和贸易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项目,并从2008年起设立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WCS注重与政府、社区合作,开展长期的野外科学研究,用收集到的野生生物与生态系统的第一手信息推动保护工作。到2008年底,WCS中国项目一***有4个办公室,分别是北京办公室、拉萨办公室、珲春办公室和广州办公室。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策略是支持综合的野外研究课题,培训当地的自然保护专业人员,为保护和管理野生生物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