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侯有枪的?明清时中国的枪炮有多少种?

南宋绍兴二年(1132 年),金兵南侵。一名叫李横的匪首纠集了一群散兵游勇,四处抢夺,骚扰城镇。某日李横带兵攻打湖北德安府(今安陆县),腐败的军政官员慌忙外逃,城内留守的士兵和百姓推举了陈规组织守城。在这次坚守德安的战役中,陈规创造了世界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名叫“火枪”。从前的火器制法很简单,一般是用竹筒或纸筒(呵呵,谁说纸包不住火)装上火药然后绑在长枪枪头附近,交锋时点燃火药引信,既可烧人又可以刺人。这种原始的火器严格的讲,还只能算一种冷兵器。而陈规发明的“火枪”是用粗而长的竹筒做枪管,内装火药。交锋时点燃火线,使火药迅速燃烧时产生大量气体,枪管内气压骤然增加,将火焰喷出,灼伤敌兵。这种火枪必须两人抬放,陈规在防御战中,曾使用20条这种火枪从天桥上射击敌兵,在当时算的上是火力凶猛了。之后的宋人于金人使用的管形火器官,主要是这类火枪,金人又称之为“飞火枪”。

南宋末年的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省寿县)制造出发射“子窠(音同颗,本意是筑在地洞里的鸟巢)”的“突火枪”。这种枪是在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也是用竹筒做枪管,管内填充火药和“子窠”,所谓“子窠”是用瓷片、碎铁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填充的弹窝,这便是后来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前身。那时的“突火枪”已经具备了射击性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子弹。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射击性火器,它射程比陈规的火枪增大,响声如雷,远闻150多步。后来蒙古人仿照该枪样式,制成竹火筒,在西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传入了中东。但是,竹、木制的火枪,由于枪身脆弱,容易被火药炸裂或烧毁,且射程短,威力小,所以,金属管形火器后来的出现就成了必然。13世纪初出现了金属铸造的管形火器。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1332年铸早的一尊铜火铳,口径为10.6厘米,长37厘米,重约14公斤,铳身铸有铭文“绥远讨寇军”。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一支铜火铳,比欧洲最早的青铜枪要早半个多世纪。对于金属管形火器,口径大不利于步、骑兵持放的叫做炮、筒、铳;口径小且利于步、骑可以手持操纵的叫做枪,有时也称筒或铳。明代兵书中说:“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由此可见,古人造枪是用于步、骑兵携带作战,要求短小轻便,造炮则是用语守城攻坚,大型炮要用车载船运或修筑固定的炮台,威力大,足以攻克堡垒,抵御对方攻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药做武器的国家,最迟在北宋时代,中国军队就已将火器列为正式装备。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又发明了具有速射和连发功能的枪械,先后出现了七星铳、十眼铳、五雷神机等连发火器。而在连发火器的研制方面,清代火器专家戴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戴梓(1649—1726),字文开,自号耕烟老人,浙江钱塘人。他的父亲戴苍擅长军械制造,也是当时的著名画家。戴梓自幼聪敏好学,在许多领域里都学有专长。少年戴梓熟悉天文,精通算法,在书法、绘画和音律方面均有涉猎,成为当地有名的艺术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28发。“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连珠铳”在当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

三藩之乱平定后,戴梓因功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康熙二十五年,荷兰政府遣使来华。在荷兰使节带来的礼品中,有“蟠肠鸟枪”。奉康熙之命,戴梓很快就仿造了10支,并由康熙回赠荷兰来使,令后者大为吃惊。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夸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威力无比,但他花了一年时间也没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就造成了。康熙亲率大臣观看试射。试射之时,戴梓监造的“冲天炮”火力威猛、弹无虚发。康熙十分高兴,把这门炮封为“威远将军”,并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镌刻在炮身上以示纪念。“冲天炮”在日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成功试制“冲天炮”,戴梓在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戴梓死后,他发明的连发火器并没有成为清军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给中国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