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考后,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隐藏动机”。
先说我的立场:我不同意,因为这个没有限制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
什么是内隐动机?
首先要明确动机的概念。我觉得只有有意识的行为才一定有动机。条件反射行为只能算是本能,条件反射反应必然趋利避害,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因为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是生存和繁衍。那么有意识的行为动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1)从行为发送者的角度来看,人的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后行为意识;第二,行为中的意识;第三,前行为意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往往是事后的理性解释。如果他们在行动时未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动机,这自然是一种隐性动机。但不符合逐利者的定义,要看行为人的意识水平。
但是,如果行为人在行动之前能够正确地感知和分析自己的真实动机,并根据这种动机制定行动策略,甚至参照动机所指向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及时修正行为,那么从行为人的角度来看,这显然应该属于外显动机。
2)从行为与目的的相关性分析,如果行为发送者的行为直接明确指向甚至明确宣示了TA的真实目的,即行为直接指向真实目的,那么无论是行为发送者、相关者还是旁观者都是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动机的,自然不是隐性动机。
如果行为人有意隐瞒动机,或者错误地归结为自己的,那么相关的人就需要运用相关的思维技术和调查方法来解剖性行为人的真实动机。这种情况自然属于隐性动机,这也是本周课程所研究的隐性动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有意识的行为都有自己的动机,但不一定有隐藏的动机,因为有些行为的动机可以都属于显性动机。
(2)
人的行为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吗?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人是否有足够的理性来帮助自己选择真正有益或者非常有益的行为?
第二,人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吗?
人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吗?人是完全理性的吗?显然不是。世界遍布全球,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因果关系时空分离。人脑能处理的信息极其有限。思维水平较高的人只能做出相对有利的选择,他们甚至无法判断这是否是现有选择中最有利的选择。
一个意识水平低的人,往往会被情绪所控制,很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冲动是魔鬼”,魔鬼往往不利于他人。比如一个人玩世不恭到不小心伤害了别人,最后被拘留赔偿,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种行为绝对不是最好的考虑。
那么利己行为是衡量一个理性程度的最高标准吗?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一个人自觉行为的根本内在动力取决于他自身意识的模式和水平。也就是模式层面决定了行为的动机。
请看下图:
上图中,我把一个人能达到的模式等级分为四个等级:
在辨别模式时,也需要区分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只有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相匹配,这个人才能真正处于某个层次。思维模式一旦上升,一般不会再走下坡路,除非在实践中一蹶不振。
而行为模式往往是大起大落的,往往是因为缺乏外界条件,使得行为模式往往在思维模式之下。因此,有必要区分这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格局四级在上升。
2)模式的四个层次是包含性的,上层包括下层。即四级不分,除非进入上一级,否则不受下一级格局的影响。
3)驱动力成为任何层次行为的主导力量,
4)如果需求层次发生变化,行为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思维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人口分布按照格局的四级来区分,从响应者到超越者肯定是急剧减少的。超越者基本是千里挑一,使命也是百里挑一。但是,再小的数字,也是更高更好的人生境界。所以,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考量标准,未必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3)
有人会说,就算是超越,在拯救别人的过程中,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也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因为实践自己的理想就是最大的利益,你不觉得他已经被表扬了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那么利己主义是无法证伪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所考虑的“利益”的边界。当我们说“利益最大化”的时候,那么这个利益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在我看来,人生在特定的情境和阶段可以有一个买卖价格,但这个价格其实不是人生的价格,而是需求的价格,而且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愿意转换的价格也不一样。
所以,我认为人生是无法量化的。同样,声誉、晋升空间、理想这些无形的东西,也无法用一个客观统一的总单位来表达。所以排序时只能对不可测量的行为结果进行加权,权重只代表个人的重要程度,这是个人偏好。偏好不仅包括兴趣,还包括情绪和偏见。所以,在利益的考量中,不包括偏好。
其次,我们谈论思维层次的模式和目的,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提炼思想、确定情感倾向的出发点应该是自己内心的渴望,所以衡量一个人行为动机的高低,应该是自己想要获得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结果或者别人的评价。
这个世界大概率还是“善有善报”、“天道酬勤”。不能说有了善行和努力的现象,就决定了人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这些善行和努力。
对于慈善是否属于利己主义,人们总是有争议。认为是利己主义的人总能拿出很多证据,比如税收优惠刺激人们的捐赠行为,捐赠者受到社会的表彰和尊重等等。其实这忽略了相关性和因果性。
一个人的行为总是被后天的文化塑造的。社会上存在什么样的现象,就会在人们心中种下什么样模样的种子。至于这颗种子能不能开花结果,一是看个人自身内在的认知水平,二是看社会环境中是否有足够的氛围。
税收优惠和社会好评只是外在因素。虽然他能激励人们行善,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消除行善的障碍,降低行善的成本,抵制人们心中固有的惰性。
其实反例很多,比如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的战士,被一代又一代人称颂的伟人。虽然数量可能不多,但离我们很远,也不是每个人的行为和每个决定都能得到,但只要知道有人有更高层次的格局和人生境界,就意味着我们爬上去看到了那里的风景。
(4)
所有不能应用于实践并带来思维和行为改变的理论都是耍流氓。
分析隐藏的动机和模式层面,至少可以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看众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群体有多复杂,决定群体行为的是整个群体的一般内在驱动力。在人际关系中,看清一个人,就是看清他的欲望,这决定了他的模式层次,进而分析他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与欲望的匹配程度。如果结果和欲望匹配,那么他的动机是主导的;
如果不符合,就有隐藏的动机,需要分析。不然驴的嘴唇在处理的时候肯定是不对的,工作上也是一样。更高层次的格局,必然是在与同事相处时更善解人意、更人性化、更包容,在做决策时更有洞察力、视野更开阔、更坚定、更抗压。
看自己:有了更高层次的格局,才能更清晰的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进化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为元思维提供一个模型。元思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思维的知识,帮助我们理解思维,应用思维,进化思维。二是监控和纠正思维过程。内隐动机和模式层次是关于思维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来拓展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有序和结构化,就是通过思维的监控和修正来促进我们生命层的进化。
最后:
“而如果你不知道从生到死的奥秘,你就只是地球上一个平淡的过客!”?